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汽车 > 行业动态 > 正文

交付难、品控差、降补贴,造车新势力面临困难“三重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26 12:03:45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汽车网  浏览次数:345


2018年对造车新势力来说是里程碑式的交付元年,共有5家新造车企业启动并计划交付,蔚来、威马、小鹏、前途、奇点等造车佼佼者都在其中。但是在交付元年内,兑现了交付承诺仅有蔚来一家,尽管交付也曾一再推迟。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批量交付俨然已经成为一道分水岭,分隔着新造车势力的虚与实。然而,完成批量交付也并不代表着就此一帆风顺,随着新能源造车行业的持续推进,造车之路上的重重困难也逐渐现出端倪。

一、 交付元年难交付

今年8月时,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曾在朋友圈与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立下赌约,蔚来若年内完不成10000台车的交付李斌赔台车给何小鹏。这场交付赌约也为造车新势力赚足了流量,而如今年关将至,这些曾经承诺交付的造车新势力们在交付方面的表现却很难如人所愿。

今年上半年,经过多次延迟交付后,饱受质疑的蔚来终于在6月28日开始了ES8批量交付。11月27日,蔚来汽车在合肥工厂下线第1万辆ES8,这几乎确定,蔚来将在今年年底完成1万辆ES8的交付。而从销售数据来看也确实如此,今年11月份蔚来已经交付8030辆车,并且交付量来看每个月都以1200辆的速度激增,12月份的交付量达到2000台没有任何问题,完全可以突破一万交付量。可以肯定的是,李斌赢下与何小鹏的这场赌局已经只是时间的问题,蔚来在数次延迟交付后终于可以实现一万辆交付这一预设目标,率先完成了批量交付的难题。

相比之下,其他造车新势力在交付方面的表现却没有这么乐观。威马汽车的创始人沈晖在“9·28”发布会中多次承诺2018年批量交付1万辆汽车,而近日沈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示交付延期时间至明年一月份。小鹏汽车也同样做不到按时批量交付,在G3上市发布会现场仅向24位车主交付了车辆,原定于今年年底的批量交付不得不延期到春节过后。奇点汽车今年4月宣布iS6将在年底量产并上市,而10月份奇点汽车CEO沈海寅召开记者发布会宣布交付延期到春节前后,此外因还拖欠工资爆出财务危机,隐隐有掉队之势。

二、品控差饱受质疑

进入交付元年,造车新势力必须从幕后走向前台直接服务用户,而交付先行的造车新势力,都曾因质量问题备受争议,比如蔚来的智能系统未能搭配完整、威马的电池质量争端等等。率先完成批量交付的蔚来,因其日渐庞大的用户数量,一直饱受质量诟病,最近更是因一起撞车事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12月16日,广州海珠的一名ES8车主撞上路灯柱,致使车头损坏严重。蔚来一向以高端自居,由于很早就开启了交付,上路车辆已有不少,其出现的问题也迅速被舆论放到了放大镜下,事故现场的“惨状”让蔚来引来不少品控和安全方面的质疑,而ES8车头损坏如此严重,不少人质疑蔚来7系全铝车身的是否真正达到当初宣传的“军工级”高度,而且驾驶舱内并无气囊弹出,也另人怀疑其安全气囊传感器是否存在故障。虽然蔚来针对这两项质疑分别进行了说明,但是,一直以来网络上对蔚来的质疑不断,续航、车机系统混乱死机、充电等问题不断被曝光,上个月就有自称蔚来ES8第1589号的车主在蔚来官方app上发文要求退车。

安全问题始终是汽车生产的重中之重。目前,国内造车新势力要么选择从零开始“自建工厂”,要么选择“代工”,而不管选择怎样的生产模式,其品控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广大消费者也充足的理由对车企的品控进行质疑,并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并非是单独针对蔚来的“有色眼镜”。事实上,对所有造车新势力而言,品控差就代表着质量缺陷,一旦问题爆发,将影响品牌声誉,继而决定品牌存亡。

三、购车补贴一降再降

早在2015年,财政部就印发了《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明确提出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虽然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细则尚未出台,但预计降幅将或达30%-40%,且地方补贴将被取消,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终止。

明年随着特斯拉国产,传统车企新能源汽车的大量推出以及越来越多造车新势力的新车落地,留给造车新势力的时间窗口期在逐渐“收窄”,而补贴降低又让造车新势力迎来新的考验。对于尚不具备批量化规模的造车新势力公司来说,成本压力会非常大,补贴降低促使各车企必须进行电池升级或者降低车身载重,进一步提高造车成本,而成本的升高是由车企承担还是转嫁给消费者,又成为车企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如果选择自身承担,将会淘汰一大批成本控制不力的车企,如果选择转嫁消费者,则又让汽车在市场上丧失竞争力,仍免不了被淘汰的命运。

对困难重重的造车新势力来说,率先启动或完成交付的蔚来、小鹏、威马等企业已经取得领先地位,其余沉寂的品牌都在等待熬过寒冬。在AI、智能、互联网的风头之下,新势力造车的“产品”作为"车"的属性到底会如何发展,现在还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对造车新势力来说,往后的竞争会更加白热化,面对的困难也会越来越多,除了按时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这条硬性准则外,仅靠PPT和营销很难赢得长久的市场。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安全】燃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的安全要求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
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如何看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推荐新能源汽车
热门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