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保节能 > 前沿技术 > 正文

四川省华蓥市海绵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4-16 10:00:34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环保网  浏览次数:303


四、“大海绵”视野下的华蓥市海绵城市规划实践

(一)华蓥市现状概述

华蓥市位于四川盆地边缘,东与邻水县接壤,南连重庆市渝北区与合川区,西接岳池县与广安市广安区,北邻广安市前锋区。城区东靠华蓥山山体,西临渠江,内部有清溪河、蛮溪河、漩溪河以及李家沟水塘、深沟洼地、猫儿沟水库等水系和水体。

城区总人口为9.06万,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676立方米/人,相较于国际用水紧张警戒线人均水资源量(1700立方米/人),水资源相对匮乏,故合理利用非常规水资源是华蓥市急需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城市粗放式地快速扩张,以及沿用传统不透水地面、硬化岸线等建造方式,使得华蓥市河道的涵蓄功能减弱,水生态系统被破坏,城市洪涝灾害频发。此外,华蓥市老城区仍旧采用合流制管道,长期以来,雨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流,使得水质污染严重,水环境状况亟待改善。

面对城市水环境、水安全、水生态和水资源等综合问题,四川省积极推进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试点,以期通过良好的示范效应,最终带动全省范围内的城市向内涵式发展转型。其中,华蓥市于2016年9月成为四川省15个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

(二)华蓥市海绵城市规划策略

规划基于“大海绵”视野下的小城市海绵城市规划理念,依据其规划框架,构建“面要素—线要素—点要素”三个层级的分类要素,并通过构建“大海绵”空间格局、实施分区建设指引与管控、完善城市水系统、建立动态的监测平台等规划策略,解决城市现状问题。

1.面要素—构建“大海绵”空间格局,实施分区建设指引与管控

(1)构建“大海绵”空间格局。

要解决华蓥城区现状所面临的综合问题,仅仅局限于中心城区范围内的水治理策略,无非是“治标不治本”。规划首先对华蓥市市域范围内的资源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城区外围的河湖水系、农田林地、村庄建设、自然山体、重大涉水基础等区域水生态敏感区、区域生态空间和区域绿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与规模大小(图2)。

在此基础上,规划以城区外围各类要素为生态基底,构建“两河连江山、三片拱绿心、绿野拥蓥城”的“大海绵”空间格局,以协调城区扩张与外围生态基底保护的关系。其中,“两河”为穿城而过的清溪河与漩溪河,“江山”分别指西部的渠江与东部的华蓥山,即通过保护清溪河与漩溪河的生态纽带作用,串联渠江与华蓥山,形成城市的整体生态骨架;“三片”指城市的老城片区、同城片区和广华片区,“绿核”为城市中部的绿化核心,即城市的三大片区围绕绿化核心发展,形成以生态为中心的向心式发展格局;“绿野”指城市周边的农田、山林,“蓥城”为华蓥城市,即城市镶嵌于山林、农田中,农田、山林簇拥城市,呈融合发展的态势(图3)。

其次,为了巩固区域的“大海绵”空间格局,规划进一步制定了区域要素的分类管控策略(表2),对山体空间、水系空间、农林空间、城镇空间、村庄空间和基础设施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及开发原则,以保障区域生态承载力不受破坏,提高区域生态资源多样性,并将城市周边的自然冷源引入城区,为“小海绵”空间的建设打下相应基础。

(2)实施分区建设指引与管控。

依托“大海绵”空间格局,规划进一步细化目标范围,通过城区范围内的海绵城市建设适应性分析、分区建设指引与管控策略,实现“大海绵”基础上的“小海绵”空间建设。

首先,规划进行海绵城市建设适应性分析,选取综合坡度、城市建设、土壤透水性和地质灾害等因子,通过模型计算,得出城区范围的海绵适宜建设区、海绵不宜建设区与海绵有条件建设区三种类型用地(图4)。

延伸阅读:

马洪涛:关于海绵城市的经验分享—系统化方案编制方法及要求

如何建设海绵城市?任南琪谈总体思路及技术措施

海绵城市生物滞留设施误区你中招了么

海绵城市绩效评价的指标权重设定分析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
 
关键词: 海绵 理念 城市

 
推荐环保节能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