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保节能 > 市场分析 > 正文

中国垃圾分类服务市场机会与展望:“三观”垃圾分类市场现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19 13:00:04   来源:环保节能网  编辑:环保节能网  浏览次数:199


北极星环保网讯:历史意义堪比“除四害运动”

当下政府正强制推进的“垃圾分类制度”,是新中国继1958年“除四害运动”以来,第二次“向旧习惯”说“不”的全民行动,它的深远历史意义将在日后被社会所重新估量。

而我们每一个人,则正是这场全民行动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次全民行动的成败,关系到每一个人,因为它不光是考验全民智慧的一次大考,更是检测当代中国人文明程度的一张试纸。

第三篇

环境司南独家策划:中国垃圾分类服务市场机会与展望(三)“三观”垃圾分类市场现状。

“三观”垃圾分类试点现状

(微观、宏观、试点城市)

1

微观现状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1.1%的受访者平时会做垃圾分类处理,54.2%的受访者对已经设置的分类垃圾箱的使用效果表示满意。垃圾分类进展缓慢,64.4%的受访者直言分不清什么可循环、什么不可循环。67.6%的受访者建议在典型居住社区试点,发现并解决问题,61.0%的受访者希望以村、小区或街道等为单位“划片”普及垃圾分类概念。


注:2005个受访者样本中,90后占15.0%,80后占51.8%,70后占25.4%,60后占6.1%,50后占1.2%。居住在一线城市的占35.1%,二线城市的占38.6%,三四线城市的占20.2%,小城镇、县城的占5.0%,农村的占1.2%。

2

宏观现状

中国大陆90%以上可以利用的废弃物,却被填埋或焚烧掉。比如每年15亿多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仅有几千吨,而实现最大利用的前提便是垃圾分类。在北京、杭州等,垃圾分类试点已经推行了14年,却未见明显实效,尽管小区门口放了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但仍然各种垃圾混杂、免费发放的可降解垃圾袋也被用来装其他垃圾。

如杭州,从2000年便成为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后来不了了之。2010年3月25日再次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对应红色、蓝色、绿色以及黄色四种颜色垃圾桶,并免费提供可降解的厨余垃圾垃圾袋。垃圾分类已经覆盖了杭州98%的生活小区,一年93万吨垃圾进入可回收渠道,但推行情况却并不乐观,倒是让各种颜色的垃圾桶占了风头。


即使居民分类捡运,也没有回收利用的地方。大部分垃圾都有两个去向,能烧的都送到发电厂焚烧,烧不了的就送到垃圾填埋场,这也就意味着前期居民及运输环节均做了无用功。经费不足也是垃圾分类工作迟迟不能推行的原因之一。以广州为例,如果持续3至4年,仅垃圾袋就需14亿元,以200人配1名指导员计算,广州市1800万人,每年需花费40亿元。

 

 
推荐环保节能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