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焦点新闻资讯 > 正文

谢明华:绸缪天然气供需安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10 14:04:01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369


能源结构加快调整

01

我国能源转型的进程滞后于世界能源转型的整体进程。我国从传统的薪柴时代转入煤炭时代的时间大约比英国晚200年,比德国晚100年,目前我国仍是全球少数几个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

回顾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发初期,煤炭占比明显下降而石油比重持续上升,水电、天然气等清洁低碳能源占比很低;第二阶段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05年前后,煤炭占比基本保持在75%左右,石油占比基本维持在20%左右,煤炭曲线和石油曲线具有明显的互补性,水电、核电占比有所上升,但总体仍然较低;第三阶段是2005年至今,能源结构加快向清洁、低碳方向调整,煤炭占比持续下降,石油占比相对稳定,水电、核电、风电、天然气等清洁、低碳能源比重明显上升。如图1所示,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比重从建国初期的接近95%下降至目前的62%,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石油保持相对18%左右,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快速上升至13.3%,天然气占比也持续上升至6.4%。

长期以来,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在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在近些年我国雾霾污染呈现频率高、范围广、难治理、常态化等特征的形势下,多地政府纷纷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此形势下,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成为雾霾治理的主要行动之一。从上述分析中可知,不管是在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中还是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在其中所占的比例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反映出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将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天然气从深度和广度不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02

一方面,天然气消费规模越来越大。200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为247亿立方米,2017年已经上升到2404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高达14.3%,约是同期全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的2倍。2016年,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印发的《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将天然气培育成为主体能源之一,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政府规划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天然气在能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017年,随着国内经济形势企稳、大气污染防治深入推进,全国天然气消费爆发式增长,比上一年增长15.3%,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上升至7%。

另一方面,天然气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城镇人口气化率从2000年的5.62%上升到2017年的41.71%,也就意味着在我国目前大约8亿城镇人口中,有3.4亿人已经处在天然气使用覆盖范围之内。天然气消费区域不断扩大,消费重心从气田周边陆续向东部、西部地区拓展。其中,环渤海、长三角和西南地区三个地区天然气消费量约占一半。2017年用气量超过或接近百亿立方米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有10个。

随着天然气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不断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就意味着如果天然气面临供应中断或者价格大幅波动,将会对经济和社会活动产生影响,因此,保持天然气供应的持续性以及价格的稳定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进口的作用与风险

03

2006年以前我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之间基本平衡,依托国内天然气产量就可以实现“自给自足”,2007年我国开始净进口天然气之后,天然气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如图1-4所示。据统计,过去十年间我国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率约为7.6%,而消费量年均增长率约为12.5%,消费量增速比产量增速高出近5个百分点(数据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8)。需求增长迅速而产量增长缓慢使得我国天然气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在开放经济环境下,我国可以通过贸易来满足本国日益扩大的供需缺口。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达到2404亿立方米,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达37.95%。2018年进一步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进口依存度达到45.3%(中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但是,不管是通过与周边国家签订长期协议并通过巨大投资建设管道来进口天然气,还是与相关国家签订长期或短期协议并通过液化天然气的方式来进口天然气,都存在不确定性。

从世界范围分析,全球天然气仍以区域内资源利用为主,但跨区贸易量的比重在稳步增加。2017年全球天然气贸易量1.1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天然气消费量的31%。其中,管道天然气贸易量7407亿立方米,占总贸易量65%;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贸易量3934亿立方米,占总贸易量35%,LNG进口增长主要来自亚洲和欧洲(CIECC,《我国天然气供应保障问题研究》,2018年12月)。从贸易方式看,现货和短期合同LNG贸易量占比持续提高,合同趋于“短平快”,新签合同期限缩短、合同量缩小,新签合同中35%没有目的地限制。随着LNG贸易量和占比的上升,天然气逐渐从区域性大宗商品转向全球性大宗商品,其金融属性也不断增强,这种形势对于我国而言,既有可能是机遇,也有可能是巨大的挑战。

从我国情况分析,2017年天然气进口达到946亿立方米,其中管道天然气进口42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6%,占总进口量的44.4%;LNG进口约526亿立方米,占总进口量的55.6%,成为全球第二大LNG进口国,液化天然气已经成为我国天然气进口的主要来源。我国天然气进口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来源虽然初步实现多元化,但是,土库曼斯坦、澳大利亚和卡塔尔三国供应量就达到656亿立方米,约占我国进口量的70%以上。不管是管道天然气还是液化天然气,天然气进口安全的不确定性增加。一方面,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中亚三国与我国地理上属于同纬度,冬季进口管道天然气易受寒潮影响造成短期供应紧张;而且跨境油气管道具有里程长、投资规模大、运营周期长等现实特征,使其更容易遭遇各类风险。另一方面,LNG进口受气象、海况、航道等影响,不可控因素增多,而且LNG作为一种大宗商品的价格受国际资本的影响较大,因此存在较大的价格波动风险。

未雨绸缪应对天然气供需安全形势

04

随着天然气从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不断融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天然气安全事件趋于多发且影响越来越广。从2004年底开始,局部地区已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近些年天然气供应紧张的情况也开始由局部向全国蔓延,天然气供不应求的矛盾逐渐加大。2018年1月份北方地区出现了迄今为止我国最大范围的一次“气荒”,天然气供需紧张迅速席卷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部分地区甚至连学校、医院等都被迫停止供气。天然气供需紧张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天然气供不应求时,液化天然气价格翻了一番,从每吨4000多元上涨到上万元。分析造成天然气供需紧张的原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包括“煤改气”政策、季节性因素引起需求快速上涨,以及基础设施调节能力不足等;外因则包括在需求高峰期阶段,中亚进口天然气供应减量更是加剧了供需紧张局面,但是,其矛盾的根源在于天然气需求快速上涨而我国天然气产量增长乏力。当前国际地缘政治环境日趋复杂,天然气等大宗商品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升,国际能源市场不确定性凸显,我国天然气供需面临的外部风险正逐步加大。

总的来看,在我国经济转型和能源转型同时加快的背景下,面对天然气需求增长快速而产量增长乏力的“背离”趋势,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对于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天然气进口量已居第一的中国而言,过度依赖进口天然气来满足国内需求,显然是存在长期“隐患”的。天然气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也是资本投机追逐的全球性大宗商品,在全球地缘经济政治复杂多变的格局下,我国应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境内外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加强科技投入尽可能地提高峰值产量,优化进口来源减少对单一气源的过度依赖,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提高保障调节能力,深化油气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天然气供给和需求之间、上下游之间、内部开发和外部进口之间均衡协调发展,在保障合理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放缓天然气依存度迅速上升的趋势,为推进经济和能源平稳转型争取时间和空间。

 
关键词: 天然气 核电 我国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无线充电拓宽应用领域 “国家能源生物燃料研发中心”获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