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太阳能资讯 > 正文

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交流推进会发言摘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2 10:09:01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331
核心提示:2019年12月12日关于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交流推进会发言摘登的最新消息::全国工商联、生态环境部11月15日在河南省郑州市联合召开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交流推进会。会上,5省(区)工商联、生态环境厅,中国民生银行和天能集团的代表作了交流发言。本报今日


:全国工商联、生态环境部11月15日在河南省郑州市联合召开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交流推进会。会上,5省(区)工商联、生态环境厅,中国民生银行和天能集团的代表作了交流发言。本报今日予以摘登,以飨读者。

科学监管 精准服务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民营经济是浙江省市场经济的主体力量,浙江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后,浙江省迅速制定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省生态环境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强引导、强创新、优服务、优监管。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推进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突出规划先行,制定蓝天、碧水、净土、清废4个行动方案,有序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给企业稳定的政策预期。突出标准引领,制定区域特色行业整治标准,细化“一企一策”整治要求,促进企业优胜劣汰。突出要素支撑,建立“蓝天保卫战”“五水共治”首席技术顾问团,推广环境医院、环境顾问等社会化服务模式,放开环境监测、环评中介服务市场,推进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二是深化制度创新,破解民营企业发展难题。聚焦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的痛点、堵点,以“最多跑一次”为牵引,全面撬动各方面、各领域改革,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深化环评审批改革,在省级以上开发区实施“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省、市、县三级全面实施环评审批代办制度。优化环境资源配置,建立排污权储备调配和考核机制,积极做好重大项目排污权指标保障。

三是细化精准帮扶,加强民营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和满意导向,全面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加强定向精准帮扶,积极为企业和基层提供环保科技咨询、技术对接和各类专题服务,搭建“专家顾问团+科技培训+社会化推广”的生态环境技术帮扶机制。加强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全省环保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高效运作,指导支持市、县层面打造子平台或工作站,为企业提供及时、精准、高效的生态环境咨询服务。

四是优化依法监管,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坚持监管与服务相结合,打造守法有序、充满活力的营商环境。加强法治规范,对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规则和基准做进一步细化、量化,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加强企业环境管理普法培训。实施精准监管,构建以企业环境信用评级为基础、以“双随机、一公开”为手段的分级分类差别化监管模式。推进数字化管理,建设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协同管理平台,完善浙江环境地图。

下一步,全省生态环境部门将对标浙江“三个地”的使命担当,以省域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为导向,健全完善生态环境咨询服务体系,有力有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十百千”服务企业示范工程,积极助力民营企业合法经营和绿色发展。

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广东省认真贯彻实施《生态环境部 全国工商联关于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着力提升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水平。

一是严格依法依规执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在制定生态环境法规标准和政策文件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方关切和诉求。进一步规范环境执法行为,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禁止环保“一刀切”的通知》,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落实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意见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二是加快“放管服”改革,提升环保服务保障水平。强化科技支撑服务,自2017年起,先后组织开展近10场“送技术、送政策、送服务进企业”系列活动,及时为企业解读污染防治先进适用技术及环境管理要求。

三是加强环境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增强企业绿色发展自觉。组织开展对全省钢铁、火电、水泥、垃圾焚烧厂等行业的污染源达标排放技术评估,并指导企业开展环境问题整改,聘请第三方技术单位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控现场巡查,通过“边检查、边培训”向企业开展技术培训和政策宣贯。

四是创新环境经济政策措施,完善市场化机制。召开“全省环保与金融融合促进绿色发展工作推进会”,10余家金融机构与环境友好企业在会议现场签署了授信合作协议,涉及资金总额达120亿元。

下一步,广东省将重点在以下3个方面深化对企业的“放管服”:

一是加大环评改革力度,实现更大幅的“放”。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化环评审批改革,强化“三线一单”空间管控,对生态环境影响小、风险可控的项目依法能简则简。对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重大产业布局等项目,提前介入、做好服务,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

二是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实现更精准的“管”。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违规频次较高的企业加密执法频次。进一步规范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为,依托在线监控、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优化非现场检查方式。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坚决杜绝平时不作为、急时“一刀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三是提升环境政务服务水平,实现更有效的“服”。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加强“数字政府”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行政审批事项全过程网上办理。开展“送服务上门”专题活动,对重点企业建立挂钩联系制度,实施精准帮扶。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强化行业自律,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创新形式 注重实效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

河南全省上下坚持严格监管与优化服务并重、引导激励与约束规范并举,创新形式,强化措施,主动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环境保护难题,提升企业绿色发展水平。

强化使命担当,扛牢推进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政治责任。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将绿色发展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每年公布绿色发展排名情况,引导各地主动走绿色发展之路。

聚焦重点需求,创新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方式方法。针对民营企业绿色发展中的突出短板和问题,整合全省资源,积极探索河南特色服务模式,重点做到“四个送”:一是送理念,先后组织培训讲座48场(次),覆盖企业5800余家。二是送技术,开展“千名专家进百县帮万企”绿色发展服务活动,全省累计出动专家5000余人(次),服务企业3500余家,帮助企业发现各类问题1万余个,提出建议近万条。三是送人才,举办两届生态环保行业人才交流会,近200家企业、2500余名环保专业人才现场对接。四是送资金,设立河南省绿色发展基金,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杠杆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投入,带动绿色金融,壮大绿色产业。

完善政策措施,营造促进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市场环境。坚持“四个优化”,全方位、多维度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一是优化市场环境。二是优化标准体系,先后发布了7个重点流域、11个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并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民营企业的关切和诉求,预留企业治理时间,促进企业优胜劣汰。三是优化监管执法,制定《河南省绿色环保调度实施方案》,建立差别化管控机制,坚决避免工作简单化,杜绝“一刀切”。四是优化环境基础设施,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超前”原则,推进产业集聚区和工业园区集中供热、供气、供水、污水集中处理、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民营企业经营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健全长效机制,夯实推动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工作基础。一是建立行业自律机制,指导全省成立了26个重点排污行业绿色发展协会,纳入会员单位3600余家,对行业内企业进行绿色发展综合评价和量化打分,激发企业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二是建立政企沟通机制,每月5日设定为“企业服务日”,面对面听取企业诉求。三是建立群众监督机制,聘任86位生态环保观察员,广泛接受监督,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四是建立部门协作机制,会同相关省直部门联合开展调查研究、教育培训等活动,及时解决民营企业绿色发展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践行新理念 展现新作为

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联

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联全力引导民营企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抓民营企业思想引领、加强组织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典型引领带动、设立绿色发展基金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是抓思想引领,确保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入脑入心。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结合民营经济发展实际,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等活动。11月7日,在内蒙古工商联指导下,阿拉善SEE内蒙古项目中心举办了2019首届内蒙古绿色环保发展大会,传播绿色发展理念,研判环保产业发展趋势,发出了“内蒙古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倡议书”。

二是抓组织保障,统筹推进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推动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联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协作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工商联。目前,部分商会和企业已经就共同建立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加强环保产业链上下游合作、设立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等事项达成合作意向。

三是夯实基础,改善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环境。开展了自治区环保产业状况调研,对从事环保产业企业数量、规模、分布区域等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当前,环保产业发展势头总体较好,但整体规模和实力相对较弱。2018年,全区从事环保的企业近1200家,87%为小微企业,2018年实现产值160多亿元,仅占全区GDP的1%。针对这一实际,在硬件不足的情况下,内蒙古工商联着力改善民营企业绿色发展软环境,组成调研组深入企业和商会,面对面与企业交流座谈,形成了《优化民营企业绿色发展软环境,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并向自治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反馈,得到了政府和有关业务部门的支持。

四是抓典型带动,引导民营企业投身绿色发展。亿利资源集团长期在库布其沙漠开展生态治沙,通过发展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和生态光伏等沙漠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带动沙区农牧民创业就业、脱贫致富,累计规模化治理沙漠6000多平方公里,带动脱贫10.2万人,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企业发展和产业扶贫互促共赢的新路子。在典型企业的示范带动下,内蒙古涌现出了伊泰集团等一批绿色发展的先进企业,形成了民营企业积极主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良好氛围。

五是抓创新突破,助推民营企业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内蒙古工商联支持引导民营企业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有两家基金公司正在筹备运作。基金将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特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努力为推动自治区民营企业绿色健康发展起到资金杠杆的撬动作用。

打造“1+1”生态环保合作机制

江苏省工商联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出台了服务企业发展10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省工商联顺势而为,主动与省生态环境厅建立联系机制,鼓励并号召广大民营企业投身生态环保事业,自觉履行生态修复的社会责任,努力通过绿色实践、绿色发展,助推全省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一,建立“1+1”工作会商协调机制。早在2018年底,省工商联即抓住全省上下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有关部门纷纷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具体政策措施的契机,主动上门走访、梳理合作需求,形成与党委政府多部门的“1+N”工作合作机制,并在此框架下建立了与省生态环境厅的“1+1”工作会商协调机制,旨在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形成深度合作。

第二,推进环保项目银企精准对接。为切实缓解民营企业环保项目融资贵、融资难问题,省生态环境厅等9部门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服务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省工商联深度参与、积极支持省生态环境厅建立“金环对话”平台,联合银行金融机构举办“环保项目银企对接会”,为环保项目和金融机构搭建交流接洽平台,实现了环保融资需求和金融资本的精确对接。

第三,依托工作实践抓好机制落地落实。去年11月30日,全国工商联和生态环境部在南京联合召开江苏民营企业座谈会,针对8家企业提出的12条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省工商联会同省生态环境厅在分析江苏总体环境污染现状、生态环境保护和服务企业发展方面所做工作的基础上,逐一回应企业诉求,受到企业好评。

经过省工商联、省生态环境厅的共同努力,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落地,让民营企业吃了定心丸。下一步,省工商联将继续依托“1+1”工作会商协调机制,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江苏民营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一是与生态环境部门开展民企环境问题联合调研,找准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难点、痛点、堵点,深入分析原因,对症下药,推进问题解决。继续完善“企业环保接待日”等制度,为民营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上门。

二是配合省生态环境厅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努力降低企业发展成本,对冲企业污染治理成本增加,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在开展生态环境执法监管过程中加强企业产权保护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切实增强企业财产安全感。

三是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树立一批“环保型”企业,在政府采购、融资、用地、上市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同时组织容易出现环境问题的企业观摩学习,引导广大企业牢固树立“企业发展、环保先行”的理念,推动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秩序。

帮助民企积极投身环境治理

河南省工商联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民营企业自觉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投身污染防治,河南省工商联主动对接,积极强化与省生态环境厅的协调合作,在帮助民营企业积极开展环境治理、实现绿色发展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早着手,建立工作机制。一是强化组织推进,去年11月在全省开展民营企业开展污染防治问卷调查,了解民营企业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态度、举措和诉求。二是健全协作机制,2018年底,省工商联主动与省生态环境厅沟通协调,共同研究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方法,探索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转作风,合力架起联通桥。一是畅通合作路。与省生态环境厅等9部门联合开展“千名专家进百县帮万企”绿色发展服务活动,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正视问题,依托省生态环境厅组建的专家团队,开展面对面问诊把脉,制定个性化治理方案,引导企业有针对性地落实政策要求。组织民营企业踊跃参与“河南省生态环保行业人才交流会”,缓解民营企业环保专业人才短缺难题。二是架起沟通桥。民营企业遇到实际困难时,各级工商联及时通过梳理研判,把企业合理诉求转交生态环境部门,不少问题得到了解决,企业比较满意。三是开启直通车。紧密结合豫商课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政策系列宣讲活动等,宣传环保政策,引导企业提高认识、做好规划、绿色发展。

讲方法,推进工作稳增效。一是借力聚力解难题。积极推进“千百万”工程,广泛宣传推广“四送”服务促发展的典型经验,引导更多民营企业主动靠前,围绕存在的突出问题寻求最佳解决之道。二是抱团靠拢共提升。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入省生态环境厅牵头成立的26个重点行业绿色发展协会,通过好企业传帮带,行业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引导企业主动提升自身环境管理和治污水平。三是挖掘典型树标杆。通过调研,发现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在污染治理、发展环保产业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如焦作隆丰皮草专设环境资源部,负责日常环境管理;汉威集团基于自身强大的物联网优势,开发了“第三方检测—在线监测—废气废水处理—智慧环保系统运维”闭环业务,为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下一步,省工商联将更加信心满满地与省生态环境厅并肩战斗,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和参谋助手作用。在强化合作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加强宣传带动等方面狠下功夫,引导民营企业做绿色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践行者和贡献者,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响应政策号召 发挥天然优势

中国民生银行

作为我国第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民生银行始终秉持“为民而生、与民共生”的经营理念,积极支持实体经济,持续推进绿色信贷、扩大绿色供给、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助推民营企业实现绿色发展与转型。

一是支持绿色发展,践行绿色金融服务理念。民生银行高度重视并始终坚定支持绿色发展,大力践行绿色金融服务理念,积极履行《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贷共同承诺》,持续强化政策引导,强化考核约束,发挥金融杠杆作用,积极优化调整信贷结构,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鼓励信贷资源向低耗能、低资源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行业倾斜。积极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对列入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的项目、国家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和市场效益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节能减排企业,积极提供融资支持。截至2018年底,民生银行节能环保项目及服务贷款余额250.75亿元,服务企业140家,发放节能环保项目贷款589笔。

二是聚焦民营企业,坚守服务民企战略定位。在新形势下,民企融资呈现出明显的分层分化特征,民生银行发扬工匠精神,针对不同民企客群推出了精准化、专业化、综合化的分层金融服务体系:针对大型战略民企,专门配备了首席经理、产品经理、评审经理、风险经理、企业经理“五位一体”的服务团队,形成风险协同、产品协同、团队考核激励等配套管理机制,解决客户发展核心痛点,助力企业做强做优。针对中小型民企,持续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民生工程”,并面向高成长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出“萤火计划”,以认股权加银行综合服务的方式,支持包括符合绿色发展方向的低碳、环保类在内的高科技企业扩充资本、发展壮大,建立战略合作和新型银企关系。针对重点行业客户推出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依托外部数据、信息平台,嵌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应用,针对建筑、医药、家电等重点行业提供行业解决方案,为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差异化、定制化、批量化服务。针对小微型企业特点,不断适配灵活组合的信贷服务与定价,迭代优化产品与服务,推广额度下支用、线上自主支用、随借随还类产品和无还本续贷服务,开发并推广小微红包产品,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三是探索模式创新,打造民企绿色金融新典范。目前,民生银行正在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开发新模式,逐步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更加细分和差异化的授信政策,将更多的资本用于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强化科技支撑,降低绿色金融的运营成本。

引领行业发展 推行绿色智造

天能集团

天能集团的发展,得益于对绿色发展初心的坚守、对绿色智造的实践、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更得益于各级工商联、生态环境部门一直以来的关心、指导和支持。主要做法如下:

筑牢“两山”理念,引领行业发展。一方面,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培育壮大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新型智慧能源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了产业向绿色高端转型。另一方面,打造绿色车间、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绿色供应链,建成花园式工厂,努力成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企业标杆。

坚持生态赋能,实现绿色智造。投入巨资改造提升环保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水平,从生态设计源头抓起,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推进监控信息化,创新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模式,打造绿色、清洁、低碳型生产体系。积极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打造集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体系,实现了设计、供应、制造和服务等环节协同优化。同时,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回收处理等全生命周期,真正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精益化管理,切实做到对环境影响小、资源利用率高、能源消耗低。

践行社会责任,扛起使命担当。一是奉献绿色产品,满足百姓需求。联动上下游涉及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光伏产业等数十个产业近千家企业共同发展,源源不断奉献清洁、绿色、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更好地应对能源、资源、环境问题。

二是发展循环经济,留住绿水青山。探索构建废旧电池规范化回收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依托庞大的销售网络,建立逆向物流回收体系,构建铅蓄电池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在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建设布局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行业集“回收—冶炼—再生产”于一体的闭环式绿色产业链,更加有效地落实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这既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排放,又节省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利润。

三是热心环保公益,赢得社会口碑。在坚守实业、专注主业、创造利润的同时,尽职履责,回报社会,积极投身浙江省“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等,联合组织开展环保公益活动,树立了企业的绿色形象,提升了企业的声誉,使企业的软硬实力得到同步提升。

面向未来,天能集团将坚定不移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绿色发展之路,聚焦质量效益,聚力变革创新,加快生产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制造型企业转型、传统型企业向平台型企业转型,矢志成为全球领先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商和受尊敬的世界一流新能源公司,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正能量。


原标题:不断探索创新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方式方法 ——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交流推进会发言摘登

 
关键词: 理念 绿色 民营企业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型向日葵形太阳能集中器可使采集率提高10倍
太阳光自动追踪系统设计方案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