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跨行政区域水污染治理机制研究

关注热度:215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谢严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水资源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使其具有消费和利用的非排他性与竞争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尚处于封闭和摸索阶段,对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虽然不足,但没有引起大规模的水体污染。自八十年代之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地区经济飞速发展,水资源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步凸显;以我国七大水系纵观地区发展,由于工业基础、地理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呈现不同态势,但有一个共同问题困扰甚至阻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就是我国七大水系河流水资源都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各地区水污染事故频发,有些河流水污染程度正呈逐年恶化趋势,水体逐渐失去基本的自净能力,甚者失去了水的基本功能,七大水系尤以淮河水系典型;淮河流域地跨我国南北大片地区,流域水系经发源地河南桐柏山流经安徽大部及山东、江苏四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淮河流域的水污染情况及防治效果是我国大江大河水污染防治的一个缩影;通过研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机制可以大体了解我国七大流域水污染情况、防治机制及防治成效,从而发现问题为进一步有效治理跨行政区域水污染治理总结经验并提供可行的改进措施;河流水污染最大的特点是流动性,某一地区的污染会迁移到下游广阔的范围,正因为这一特性对于污染责任认定及污染治理造成极大困境,目前的淮河水污染治理机制仍然以地方分区负责制为主,虽然有淮河水利委员会从中起到一定的统筹协调作用,但就实际作为而言仍不能让人满意,从“零点行动”政令下的立竿见影到行动过后污染企业的死灰复燃,从不断反弹的治污成效,都反映出流域水污染防治机制自身存在需要改善的地方。本文以尤金·巴达赫的巧匠理论作为支撑,抓住河流水污染治理的跨行政区域特性,寻求建构一种跨部门水污染治理的合作机制,用以协调部门之间不能很好衔接配合的尴尬和困境,希望能对今后流域水污染防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全文大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本文的理论支撑做以概述;第二部分是对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状做以概述;第三部分是对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第四部分运用“巧匠理论”构建一种跨部门合作机制以解决目前淮河水污染防治出现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水污染 水污染治理 跨部门合作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52;F2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绪论11-17
  • 0.1 研究背景11
  • 0.2 研究意义11-12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0.3.1 国外研究现状12-14
  • 0.3.2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0.3.3 评述15
  • 0.4 创新之处15
  • 0.5 研究方法15-16
  • 0.6 基本框架16-17
  • 1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17-21
  • 1.1 相关概念界定17-18
  • 1.1.1 水污染17
  • 1.1.2 跨流域水污染17
  • 1.1.3 水质标准17-18
  • 1.2 跨部门合作理论概述——巧匠理论18-21
  • 1.2.1 巧匠理论源起及背景18
  • 1.2.2 巧匠理论内容18-21
  • 2 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机制现状概述21-26
  • 2.1 淮河流域水污染情况概述21-22
  • 2.1.1 淮河流域概况21
  • 2.1.2 淮河水污染概况21-22
  • 2.2 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机制现状22-23
  • 2.3 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成效23-26
  • 2.3.1 流域群众环保意识增强24
  • 2.3.2 流域水污染防治有法可依24
  • 2.3.3 治污措施扼制了河流水质进一步恶化24-26
  • 3 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6-37
  • 3.1 现机制下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产生的问题26-31
  • 3.1.1 监控机制长效性缺失26-28
  • 3.1.2 责任机制不健全28-29
  • 3.1.3 跨部门间缺乏协调29-30
  • 3.1.4 平衡性目标不能统一30-31
  • 3.2 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1-37
  • 3.2.1 治污机制运作体系混乱31-33
  • 3.2.2 流域综合管理机构权威性缺失33-34
  • 3.2.3 治污机制缺乏动态发展34
  • 3.2.4 跨域政府间自利倾向严重34-37
  • 4 构建流域水污染治理跨部门合作机制探析37-45
  • 4.1 跨域水污染治理中跨部门合作的公共价值37-38
  • 4.2 跨域水污染治理合作机制构建38-41
  • 4.2.1 政府机构与社会机构的合作治污结构定位39-40
  • 4.2.2 跨域水污染治理合作机制层级关系与结构定位40-41
  • 4.3 流域水污染治理跨部门合作运行机制构建41-45
  • 4.3.1 地区政府间跨部门合作运行机制41-42
  • 4.3.2 基层社区跨组织合作运行机制42-43
  • 4.3.3 跨部门合作监督运行机制43-44
  • 4.3.4 跨部门合作激励运行机制44-45
  • 结束语45-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    杨玉川,罗宏,张征,肖朝明,芦家娟,王薇

企业组织中跨部门冲突理论研究    秦颖,武春友,王茜

美国水环境的流域保护计划(一)    刘曼明

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立法初探    杜俊英

从淮河治污看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经验和教训    王灿发;

江西省不同水期地表水水质变化规律探讨    白雪,徐伟成

组织内跨部门合作的内涵及其理论阐释    蔡翔;赵君;

整体政府下的政策协同:理论与发达国家的当代实践    周志忍;蒋敏娟;

加拿大环境治理中的跨部门合作及其借鉴    王玉明;邓卫文;

我国水环境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治理方略    冯玉琦

    记者 刘耀祥

环境污染人群健康损害评估体系研究    夏彬

松辽流域六河流细菌学评价与指示菌研究    孙启明

南湖疏浚后底泥氮、磷释放规律研究    周扬屏

流域地表水资源管理体制研究    张惠林

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补偿及其机制构建研究    赵玉山

珠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研究    宋良西

区域生态补偿中的中央政府直接投资研究    陈旭

市场化视角下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运作    侯保疆

刍议责任型政府的制度性责任——基于“企业家政府”原理的分析    王芳;

淮河流域(安徽段)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与防治对策研究    徐小磊;

水权市场结构及其经济学分析    单以红;唐德善;

我国水资源流域管理的必要性分析及其创新对策    雷玉桃;

漓江源区居民生态保护调查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王月;李晖;李明顺;翟佩雯;黎树芹;谢雍新;黄玉婷;

西昌邛海湖官坝河入湖口枯水期水质调查研究    张万明;

太湖地区水芹及其生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谢荣秀;万福绪;

京津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王岳森;

能源安全观助解我国《能源法》之结    林安薇;

整体性治理:电子政务建设“碎片化”的治理逻辑    宋迎法;高娴;

政府主导型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评价:基于价值创造视角    张文辉;

试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公共政策的适应性——一种“系统范式”的宏观视角    曹堂哲;

“职责同构”批判    朱光磊;张志红;

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    张海滨;

日本水资源保护标准化情况及启示    徐洋;王磊;

基于行政区和网格尺度的区域生态安全对比评价研究    伊坤朋;张继权;路兴昌;佟志军;

流域水资源问题及解决办法初探    陈学敏;侯晓梅;

论我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建议——从韦东英事件谈起    李晓文;

新欧洲水政策研究——兼论对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启示    王岩;

转型期我国县域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林洁

中国环境产业发展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彭诗言

水权取得及转让制度研究    单平基

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    黄晓通

水源地生态补偿理论与管理政策研究    王燕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的公共治理研究    郑绍红

当代中国政府执行力的责任治理研究    梁栋

当代中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哲学思考    杨亮

公民参与视角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陈治东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行政价值观研究    张治忠

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律问题研究    丛忻

我国民用机场管理体制与运营模式改革反思    熊巍

困境与出路    王希哲

流域内产业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吴菲菲

东平湖水资源产权管理与运作研究    张振华

基于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的淮河水污染预测    胡晓丹

浙江省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规制    文黎照

我国公共决策咨询体制存在问题与完善对策研究    赵云涛

基于节约型政府建设的行政成本控制研究    郭靖嘉

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效果研究    杨伟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白景锋;

中国典型生态脆弱带与贫困相关性分析    周毅;李旋旗;赵景柱;

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周大杰,董文娟,孙丽英,石缎花,齐晔

镉污染形势严峻 接触者应接受易感筛查    孙国根;黄辛;

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及其立法问题刍议    邹丽梅;

发展资本市场扩大国内需求    杨大楷,郭卫峰,彭晓播

流域管理体制研究    王树义

长江三角洲地表水环境污染规律及调控对策    陈振楼,许世远,徐启新,胡雪峰,俞立中

区际生态补偿机制是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关键    吴晓青,洪尚群,段昌群,曾广权,夏丰,陈国谦,叶文虎

公共产品理论与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    毛程连

    任勇 俞海 冯东方 孔志峰 高彤 杨妹影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闫坤

公平与效率均衡及路径分析    何大昌

中国地方政府投资研究    李一花

多时空尺度视野下的生态补偿理论与应用研究    何承耕

绿色投资问题研究    孟耀

中国政府投资政策转变及其影响研究    周法兴

我国水资源流域管理法律问题研究    沈泽清

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价研究    范娜

跨界水污染治理研究——以太湖水污染治理为例    潘孝斌;潘纯纯;

集约化养猪场水污染防治现状及对策    林文章;

水“疾”之透过水污染反思发展模式    欧阳雪凝;

水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曾铁;

伊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对策    李春生;段长春;

辽宁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政策与机制的探讨    柴宁;

加快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进度    

水污染治理专项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石英华;程瑜;

十问马军 水污染是天灾,更是人祸    周璇;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陈荷生;宋祥甫;邹国燕;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2002年发展报告    

前言    

关于水污染治理战略对策的思考    胡庆新;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水污染治理产品行业推荐公告(2000—2002年度)    

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的发展趋势    王家廉;

我国造纸工业水污染治理技术现状及技术进展    张安龙;

我国政府在水环境污染治理中的职能分析——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例例研究    蔡萌萌;王书明;

应对挑战需企业与政府的共同努力    于春泽;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简介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简介    

进一步加强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    记者梁小燕

水污染治理专项资金使用乱象    石英华 程瑜

水污染治理:突破重点流域“减负修复”水质明显改善    记者 滕继濮

人大代表视察海城水污染治理情况    记者 陈智博

高密加大投入推进水污染治理    董若义

呼兰河流域水污染治理起步    吴殿峰 记者 刘柏森

东片城区水污染治理提速    刘冬玲 张蓉

水污染治理行业“看涨”    实习生 赵霞 实习记者 付历非 记者 赵凯

215个太湖水污染治理 项目获省级补助2亿元    财宣 孙东青

东大河流域水污染治理试点工程正式移交    记者 周家颖

煤炭基地水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    冯建国

饮用水水源地生物资源及其在水质保护中的作用    温明章

中国城市工业水污染控制模拟信息系统    程红光

农村水污染经济问题研究    孟雪靖

水资源系统模糊决策、评价与预测方法及应用    李亚伟

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管理方法模型    徐华

发展、治理与平衡    罗健博

基于BMPs的农业非点源污染主导流域总氮总量控制目标研究    谢阳村

水资源公允配置理论研究    王炜

21世纪纺织行业所面临的水环境问题及对策    俞亦政

跨行政区域水污染治理机制研究    谢严

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陈明媚

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政策研究    徐艳

三峡坝区水污染事件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袁永康

三峡坝区水污染事件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袁永康

湘江水污染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研究    帅琨

城市河流水污染治理仿真研究    王万里

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李响

东营市饮用水源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王吉烈

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及其治理    王艳芳

 
关键词: 水污染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