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说 > 风能 > 正文

跪求人教版九年级期中物理复习提纲!!!

关注热度:71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专家解说】: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提纲
第11章.多采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的微观世界: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质是有分子组成的:分子---原子(原子的直径大约为m)
3.固态,液体.气体的微观模型:
(1).固态: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液态分子比较自由,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小。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3).气态分子间距很大,分子向四面八方运动,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原子及其结构:物质---分子----原子(1)原子核:(质子.中子)
(2)电子:
二.质量:1.质量:(1).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属性)
m(2).单位:千克(kg)
2.质量的测量:(固体.液体)
3.天平的使用:(方法:两个放.调母看针.左物右砝)
三.密度: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密度:(1).概念: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多少.(特性)
(2).公式:=m/V.
(3).单位:千克/立方米(kg/m3)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1.量筒的使用:(以凹形底部为准)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1).天平---质量.量筒---体积.
(2)液体---先总后剩.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1.密度的应用:(1)已知.m.求v.
(2)已知.V.求m.
(3)已知.V.m求.鉴别物质
第12章.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1).概念:(位置的变化)
2.参照物:(1).概念:(常选地面)
二.运动的快慢:1.速度:(1).概念:(运动的快慢)
(2).公式:v=s/t
(3).单位:m/s
2.匀速直线运动:(1).概念:运动快慢不变.
3.变速直线运动:(1).概念:运动快慢变化.




9回复:九年级物理复习资料...
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国际单位制:(1).单位换算:kmmdmcmmm(10进位)
2.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
(2).测量方法:(认.看.记)
3.时间的测量:(1).测量工具:钟表
(2)单位换算:1h=3600s
4.误差:(1).原因:(方法不当)
(2).减少误差的方法:(取平均值)
四.力1.力的作用效果(1).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
3.力的示意图:
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五.牛顿第一定律:1.维持运动需要力吗?(不需要)
2.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
3.惯性:(1).定义:(属性----只跟质量有关)
(2).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六.二力平衡:(1).二力平衡的条件:(一个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一条直线)
第13章.力和机械
一.弹力弹簧测力计:1.弹力:(1).概念:
(接触力)2.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
二.重力:1.重力的由来:(1).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
(非接触力)2.重力的大小:(1).公式:G=mg(g=9.8N/kg)
3.重力的方向:(1).竖直向下.
4.重心:(1).概念.(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
三.摩擦力:1.概念: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接触力)2.实验:(F=f)
3.方向:(1).静摩擦---物体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滑动摩擦---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3).滚动摩擦---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四.杠杆:1.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3.杠杆的应用:(1).省力的杠杆:L1>L2
(2).费力的杠杆:L1<L2
(3).等臂的杠杆:L1=L2
五.其他简单机械:1.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不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省力,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滑轮组: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费距离。
第14章.压强和浮力
一.压强:1.压强:(1):概念: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公式:p=F/S(s物体共同接触的面积)
(3):单位:帕斯卡(pa)(4).方向: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2.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1).增大压强的方法:F不变,减少S.S不变,增大F.
(2).减小压强的方法:F不变,增大S.S不变,减小F.
九年级物理复习资料...
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压强的特点:(底,壁,深度,同一深度,液体密度.)
2.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3.液体压强的大小:(1).公式:p=gh(h---液体自由面到研究点的距离)
4.连通器:(1).概念: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2).规律:放同一种液体,液面不流动时,液面总保持相平.
(3).应用:船闸,水壶,水位计,水塔,涵洞,
三.大气压强:1.大气压的存在:(1).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2.大气压的现象:吸盘,吸管,抽水机(活塞式,离心式.)
3.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气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4.大气压的测量:(1).实验:托里拆力实验.粗细,管长,水银多少,倾斜,拔,压
进入气体,外界气压,打孔.
5.大气压的大小(标准大气压):p=1.013X105pa=76cm汞柱=760mm汞柱
6.大气压的变化:高度(高---气压低,低---气压高.)天气.
7.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低,沸点低.气压高,沸点高.)
8.大气压的测量仪器: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高度计,水银气压计)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气体流速大,气体压强小.
2.飞机的升力:(硬币.两张纸)
五.浮力:1.浮力的原因:上下压力差.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浮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六.浮力的应用:1.轮船:大小(排水量m水)由诃到海---浮起一些.由海到诃---沉下一些.)
2.潜水艇:所受浮力不变,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
3.气球和飞艇:靠改变自身体积来实现浮沉.
4.密度计:测液体密度.刻度上小下大,露出的体积越多,测液体密度越大.
第15章.功和机械能
一.功:1.力学中的功:(1).概念:
(2).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3).单位:焦耳(J)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W=FS
3.功的原理:W手=W机
二.机械效率:1.有用功和额外功:W总=W有+W外
2.机械效率:(1).概念:
(2).公式:=W有/W外<1
三.功率:1.概念: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P=W/t
3.单位:瓦特
四.动能和势能:1.动能:(1).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大小:与质量,速度有关(大,大,大)
2.势能:(1)重力势能:概念: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大小:与质量,高度有关(大,大,大)
(2)弹性势能: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大小:与弹性形变有关.(大,大)
11回复:九年级物理复习资料...
五.机械能及其转化:1.机械能:(1).动能重力势能(滚摆.单摆)
(机械能=动能+势能)
(2).弹性势能动能

(3).弹性势能重力势能
第16章.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气体,液体,固体----说明分子在运动.
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的作用力:固体不易被压缩.
二.内能:1.概念: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2.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物体的质量有关.
3.物体内能的改变:(1).做功: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2).热传递:(有温差)----由高温向低温.
三.比热容: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热量的计算:Q=cmt
3.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1
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四.热机:1.内燃机: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2.燃料的热值:(1).概念: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公式:Q=qm
(3).单位:J/kg
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能的转化:(1).机械能内能(摩擦生热---搓手—钻木取火)
(2).内能机械能(热机)
(3).机械能电能(发电机)
(4).电能机械能(电动机)
2.能量守恒定律:
第17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能源家族:1.产生的方式:(1).一次能源:指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木材、草类、肉类).核能.
(2).二次能源:指经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
电能,煤气、沼气
2.再利用的角度:(1).可再生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
(2).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核能.
3.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
二.核能:1.原子.原子核: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2.核能: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3.裂变: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称为裂变。
4.聚变:是两个较轻的原子核聚合为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三.太阳能:1.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
2.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3.太阳能的利用:(1).把水加热用于供暖(直接利用)
(2).利用太阳能发电(间接利用)
4.太阳能的特点:经济、丰富、清洁
四.能源革命:1.人类进步的阶梯:太阳能,草.兔子,人,能量进行各种运动。
2.能源的转移和能量的转化的方向性:
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21世纪的能源趋势:2.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3.未来的理想能源:
物理量工具物理量工具
质量天平长度刻度尺
密度密度计时间钟表
速度速度计力弹簧秤
压强(液体)压强计压强(气体)气压计
体积(液体)量筒
水的密度=1.0×103kg/m3
重力和质量的关系g=9.8N/kg(g=10N/kg)
大气压的值
水的比热C=4.2×103J/(kg•℃)

物理量字母单位字母物理量字母单位字母
质量m千克kg重力G牛顿N
体积V立方米m3压强p帕斯卡Pa
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功w焦耳J
速度v米每秒m/s功率P瓦特w
力F牛顿N热量Q焦耳J
比热C焦每千克摄氏度J/kg•℃
长度面积体积质量其他
(10进位)(100进位)(1000进位)(1000进位)密度
1km=1000m1m2=100dm21m3=1000dm31t=1000kg1g/cm3=1000kg/m3
1m=10dm1dm2=100cm21dm3=1000cm31kg=1000g速度
1dm=10cm时间1L=1dm31g=1000mg1km/h=3.6m/s
1cm=10mm1t=60min1mL=1cm31千克=1公斤大气压
1mm=1000m1min=60s1L=1000mL1公斤=2斤76cm汞柱=1.013×105Pa
1斤=10两1kPa=1000Pa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元电荷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5、单位:(1)、国际单位:A(2)、常用单位:mA、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符号:
(2)、方法:
一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二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Ⅰ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四、电路
1、组成:










②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输送电能
2、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
串联并联
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
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电路图



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
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数学表达式I=U/R
3、说明: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②I、U、R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三者单位依次是A、V、Ω
③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与U成正比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与R成反比。

是电阻的定义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等因素决定。
R=U/I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给出,即R与U、I的比值有关,但R与外加电压U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
4、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
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
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三、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右图)
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开关应断开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根据Rx=U/I电阻偏小。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1>R2
四、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1=I2=I3=……In
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R1+R2+R3+……Rn
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特例:n个相同的电阻R0串联,则总电阻R=nR0.
4、分压定律:文字: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字母:U1/U2=R1/R2U1:U2:U3:…=R1:R2:R3:…
六、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字母:I=I1+I2+I3+……In
2、电压: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1/R=1/R1+1/R2+1/R3+……1/Rn
理解:把n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大。
特例: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则总电阻R=R0/n.
求两个并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R=

4、分流定律:文字: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字母:I1/I2=R2/R1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以下相关问题

  • 跪求人教版九年级期中物理复习提纲!!!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提纲。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提纲
  • 人教版初三物理复习提纲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以下相关关键词

人教六年级下册复习    人教版总复习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    九年级下历史复习    九年级下历史复习题    
 
关键词: 九年级

[ 专家说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专家说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资讯
热门推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