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汽车 > 行业动态 > 正文

新能源渗透率超20%,本应欢呼雀跃的厂家,为何却高兴不起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24 11:09:09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汽车网  浏览次数:264


02 量变堆出质变

作为买家之一,我很理解为何新能源车会在2021年这个时间段暴增。宏观来看,就是的量变堆叠出质变。

新能源渗透率超20%,为何厂商却高兴不起来?

第一个量变是电池技术,前几年电车续航普遍只有300多公里NEDC,算上打折率,去周边城市都是“单程票”。随着封装和电池材料的进步,续航一路增加。现在电车续航普遍去到500多公里的水平,肯多花钱还能买到600多公里的版本,跨周边城市往返已无压力。

第二个量变是公共电桩数量,记得三年前,公司哪怕有蔚来ES8、特斯拉Model X之类的试驾车,我也不太愿意开回家。因为充电桩数量太少了,坏桩率也高,很没安全感。

新能源渗透率超20%,为何厂商却高兴不起来?

充电桩这几年不断建设,数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以我所住佛山这个二线城市,方圆一公里范围里,充电站已经多达6个,比加油站密集多了。很多人不信,我把导航图放出来吧。假如是一线城市的市区,充电配套会更为夸张。

续航和公共桩增加到一定程度,逐渐打消了我对电车的续航焦虑。在这段时间购入电车的朋友,心态估计跟我类似。

新能源渗透率超20%,为何厂商却高兴不起来?

如果从微观的角度看,特斯拉Model 3国产版近年交付,并一路降价到25万左右的水平。特斯拉有点像当年的星巴克,让很多对电车不屑一顾的人,开始对电车产生兴趣,算是国内电车消费的启蒙者。

电车消费被培养后,小鹏P7、比亚迪汉、极氪001等国产车才有立足的可能。众多给力产品的出现,助推新能源销量在2021年出现猛增。所以放特斯拉这条鲶鱼进来,真是一步大棋。

新能源渗透率超20%,为何厂商却高兴不起来?

除了特斯拉外,微观层面另一台很关键的车型,就是五菱宏光MINI EV。买二十多万的电车,消费者还是有所顾虑,但3万元的MINI EV,试错成本极低,很多人会乐意购买。宏光MINI EV去年下半年月销曾一度超过5万,直接带起低价市场,一众厂商跟风推出类似车型。

大量像宏光MINI EV这类低价车,被算进新能源销量里,新能源占比又被推了一把。

3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安全】燃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的安全要求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
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如何看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推荐新能源汽车
热门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