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汽车 > 行业动态 > 正文

华为“汽车朋友圈”再扩容的背后逻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08 15:17:05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汽车网  浏览次数:180
核心提示:2023年12月08日关于华为“汽车朋友圈”再扩容的背后逻辑的最新消息:传统车厂或成造车新势力。作者|胜马财经 侯静伊编辑|欧阳文华为“汽车朋友圈”再次迎来新朋友。继11月25日长安汽车官宣与华为联手后,12月1日,江淮汽车也宣


传统车厂或成造车新势力。

作者|胜马财经 侯静伊

编辑|欧阳文

华为“汽车朋友圈”再次迎来新朋友。

继11月25日长安汽车官宣与华为联手后,12月1日,江淮汽车也宣布加入华为的车企“朋友圈”。

胜马财经获悉,12月1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签署《智能新能源汽车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产品开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多个领域全面合作,着力打造豪华智能网联电动汽车

作为通讯巨头,华为半只脚踏入造车领域,“车联盟”得以迅速扩容。只是,从造不造车引发内部巨大争议,到外界的质疑和嘲讽“不会有车企甘心与华为合作”,华为又是如何同马儿过河般蹚出一条水路?华为的“车联盟”又是经历了怎样的动荡才得以初见雏形?

这背后,华为发展“汽车朋友圈”的逻辑又是什么?

01三种模式开建“车联盟”

华为早在2013年就有意试水车联网业务。2013年12月,华为在上海正式发布了华为车载模块,推出新品ME909T,这也为华为后续进军汽车领域埋下了伏笔。

2019年对于华为而言无疑是一个转折年。当年5月15日突然被美国正式制裁,手机业务遭受重创,华为急需寻找新的突破口。作为最具潜力的智能终端,进军汽车行业成其必然选择,华为车BU业务部门应运而生。

而自2019年至今,为了深入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华为探索出三种模式与车企合作,华为汽车朋友圈也由此开启。

一是标准化的零部件模式即Tier 1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华为给车企提供智能化零部件,比如销售车联网模块、AR-HUD、激光雷达等,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零部件。

二是HI(Huawei Inside)模式,即华为全栈解决方案,车企使用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计算与通信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外观特点在于车身的“HI”标识。与Tier 1模式相比,在HI模式下,华为的参与度更高。

三是智选车模式,即在HI模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华为深度参与到车企的产品定义、核心零部件选用、营销服务体系等领域,并且合作车型还会进入到华为的终端店面进行销售。

在三条模式下,华为迅速和车企,尤其是二线车企开展了合作。比如,在HI模式下,与华为合作过的车企包括北汽蓝谷子品牌极狐、长安汽车子品牌阿维塔和广汽集团子品牌埃安,其中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和阿维塔11已上市。

Tier 1模式下,华为的合作车企

图片来源:东北证券研报

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下,华为合作车企

图片来源:招商证券研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安全】燃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的安全要求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
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如何看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推荐新能源汽车
热门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