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保节能 > 环保节能 > 正文

【技术前沿】土壤及地下水原位高压旋喷注射修复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2-20 09:06:45   浏览次数:233


环境修复网讯:退役的工业企业污染场地多含有大量有机和重金属污染物,其中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可溶性重金属(如六价铬)会从不饱和区域迁移至深层饱和区域,对地下水资源构成威胁,造成严重后果。因此,研究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壤及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尤为迫切。原位注入—高压旋喷注射修复技术(以下简称“高压旋喷技术”)因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技术优势,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01 高压旋喷技术简介

原位化学氧化/还原修复技术(ISCO/ISCR))是污染场地地下水常用的原位修复技术。现有的原位化学氧化/还原修复药剂投加主要有两种方式:搅拌和注入、注射。

11.jpg

高压旋喷技术通过钻孔进入土层的预定深度,然后从喷嘴喷出配制好的药剂,带喷嘴的注浆管在喷射的同时向上提升,高压液流对土体进行切割搅拌,使氧化药剂与污染土壤充分混合,氧化分解污染物,消除健康风险。注入完成后,药剂溶液进一步在含水层中迁移、扩散,其最终的药剂扩散半径与土壤渗透性及工期有关。

02 系统组成和工艺步骤

高压旋喷技术系统组成主要包括:配药站、高压注浆泵、空气压缩机、旋喷钻机、高压喷射钻杆、药剂喷射喷嘴、空气喷射喷嘴等组成的气体、液二重管原位注射系统。

12.jpg

原位注入— 高压旋喷注射修复系统示意图

高压旋喷工艺实施的主要步骤为:场地平整和压实,测量定位,引孔,修复药剂原位注入,药剂反应,过程监测和修复后土壤/地下水的自检、验收。

03 土壤地下水修复效果

选取某典型污染场地为例,土壤中的氯苯和对邻硝均可达达到修复目标值,其中:氯苯去除率为97.7%~99.5%,对邻硝去除率为99.5%~99.9%;地下水中氯苯去除率为94.9%,硝基苯去除率为99.9%,对邻硝去除率为98.6%~99.0%,修复效果显著。

13.jpg

14.jpg

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前后对比

 
关键词: 修复 高压 技术

 
推荐环保节能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