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保节能 > 环保节能 > 正文

川渝两地签订协议30余项 打造生态环保区域协作示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1-16 09:02:55   浏览次数:270
核心提示:2020年11月16日关于川渝两地签订协议30余项 打造生态环保区域协作示范的最新消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 污染物排放标准 生态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网讯:13)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在成都顺利召开,双方达成共识,将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区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 污染物排放标准 生态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网讯:13)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在成都顺利召开,双方达成共识,将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区域协作,协同川渝两地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共同推动成渝两地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2.jpg

会上,川渝两地签订了生态环境监测合作协议和生态环境标准协同合作协议。

据介绍,重庆市指导,帮助江津区、潼南区等区县与四川省泸州市、遂宁市等相关市区县签订合作协议30余项,共同争取国家生态环境领域专项资金。

水污染防治方面,积极与四川开展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磋商,将铜钵河作为跨界水污染联合防治试点,共同编制联合防治规划;大气联动帮扶方面,今年6月以来,川渝毗邻区域开展了4轮打赢蓝天保卫战联动帮扶行动;危废转移方面,严格实施“白名单”跨省市转移制度;联动执法方面,今年8月两地启动环保联合执法行动,对24家涉VOCs企业开展了现场执法检查;协同督察方面,共同印发《新盛河、任市河流域水环境问题整改督察联动工作方案》,积极推进流域问题整改,相关工作成果得到生态环境部督察办充分肯定。

四川省编制完成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初稿,谋划了一批生态环境治理和能力建设重点项目。联合重庆市开展了琼江、涪江等重点流域巡查,指导川渝重点区域开展为期3个月的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编制《川渝生态环境标准协同工作方案》,构建区域动态耦合排放清单系统,在川渝交界建设7个水质自动站,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共享综合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嘉陵江条例、土壤条例、固体废物条例立法进程,开展新盛河(任市河)跨界流域督察协调联动试点。今年以来,双方联合开展了11次执法行动,成功查处了一批典型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据介绍,下一步,两地将在深化落实联动机制、协作推动重点工作、务实抓好合作协议、科学谋划目标任务上下功夫、见成效。将共同谋划一批引领性、带动性、标志性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及重大改革,加快推动标准统一、规则统一、措施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向国家部委争取更多资金项目,支持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六江”生态廊道以及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等工作。

原标题:川渝两地签订协议30余项 打造生态环保区域协作示范

 
关键词: 生态 两地 生态环境

 
推荐环保节能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