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保节能 > 前沿技术 > 正文

微孔曝气充氧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4-09 14:13:43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环保网  浏览次数:331


式中:V——曝气池体积,m3。

氧利用率(SOTE,%)由式(4)表示。

式中:q——标准状态下曝气量,m3/h。

理论动力效率〔E,kg/(kW˙h)〕由式(5)表示。

式中:P——曝气设备功率,kW。

常用的评价曝气器充氧性能的指标有氧总传质系数KLa、充氧能力OC、氧利用率SOTE和理论动力效率E〔7〕。已有的研究较多关注于氧总传质系数、充氧能力和氧利用率的变化趋势,对理论动力效率的研究较少〔8,9〕。理论动力效率作为唯一的效能指标〔10〕,能够反映出曝气过程中的能耗问题,是本试验关注的重点。

2.2曝气量对充氧性能的影响

试验采用孔径200μm曝气器底部2m处曝气的方式对不同曝气量下的充氧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见图2。

图2KLa及氧利用率随曝气量的变化情况

由图2可知,KLa随曝气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主要是因为曝气量越大,气液接触面积增大,充氧效率提高。另一方面,有研究者发现氧利用率随曝气量的增加而减小,本试验也发现了类似情况。这是因为在一定水深下,曝气量较小时增加了气泡在水中的停留时间,气液接触时间延长;曝气量较大时对水体扰动较强,大部分氧气未有效利用,最终以气泡形式从水面释放到空气中。本试验得出的氧利用率与文献相比不高,可能是反应器高度不够,大量氧气未与水体接触便逸出,降低了氧利用率。

理论动力效率(E)随曝气量的变化情况见图3。

图3理论动力效率与曝气量的关系

由图3可知,理论动力效率随曝气量的增加逐渐降低。这是因为在一定水深条件下,随着曝气量的增加,标准氧转移速率增加,但鼓风机消耗的有用功增加量比标准氧转移速率的增加量更显著,因此在试验考察的曝气量范围内,理论动力效率随曝气量的增加而减小。结合图2和图3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曝气量为0.5m3/h时的充氧性能最佳。

2.3孔径对充氧性能的影响

孔径对气泡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孔径越大,气泡的尺寸越大〔11〕。气泡对充氧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个气泡越小,整体气泡的比表面积越大,气液间传质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氧气的转移;二是气泡越大,对水体的搅动作用越强,气液之间混合越快,充氧效果越好。往往第一点在传质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试验将曝气量设定为0.5m3/h,考察孔径对KLa和氧利用率的影响,见图4。

图4KLa和氧利用率随孔径的变化曲线

由图4可知,KLa和氧利用率均随孔径的增加而减小。相同的水深和曝气量条件下,50μm孔径曝气器的KLa约是1000μm孔径曝气器的3倍。因此当曝气器安装水深一定时,孔径越小的曝气器充氧能力和氧利用率越大。

延伸阅读:

【安装调试】氧化沟可升降管式微孔曝气器模块化安装与调试

关于昌吉污水厂“微孔曝气” 工程中二沉池施工方法浅见

污水处理设备:微孔曝气器的特点、形式与注意事项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关键词: 孔径 水深 曝气

 
推荐环保节能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