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保节能 > 政策法规 > 正文

河北邯郸“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暨园区循环化改造规划(附项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21 16:02:24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环保网  浏览次数:247


(二)加快优化布局四大特色产业集群。

以永年区工业园区装备制造区、曲周县聚力环保(国际)产业园、肥乡区节能环保产业园区、邯郸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建设高效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同时辐射带动复兴经济开发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以冀˙津(涉县˙天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冀南新区邯郸节能环保产业园为主体,打造绿色建筑材料产业集群。

以武安新能源产业园、峰峰经济开发区为主体,广平县节能环保汽车产业园为辅,建设新能源汽车、电池及充电桩产业集群。

以魏县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带动河北大名经济开发区,建设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

四、明确发展重点,提升技术装备供给水平

(一)节能产品与技术装备。

节能变压器:抓住我国电力需求迅速增长,城乡配电网智能化建设全面拉开的机遇,结合我市节能型变压器、节电器等产业基础,推进我市输变系统中节能仪器装备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森蔚电气动态平衡系统节电器、高晶立体卷铁芯变压器、华巨节能变压器等核心技术产品,推进节电器与变压器的结合,打造节电变压器自主品牌。加大研发投入,攻克35千伏和110千伏等更高电压节能变压器产品技术。

节能电机:以国家大力推广节能型电机为契机,围绕交流伺服、直流无刷、三相变频电动机等,重点打造高效节能和机电一体化产品,实现企业从单一的电机生产向电机、控制和机电一体化相结合的电机系统转化。加大三相异步电动机、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电动机用铸铜转子技术等高效节能电机技术的攻关和研发力度;提高高压变频、无功补偿等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

节能锅炉热泵:大力发展高效节能环保锅炉、生物质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地源、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空气源热泵三联机等节能技术装备的生产。重点关注压缩机和热泵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发挥干熄焦技术行业领先地位,加快推进干熄炉及配套设备生产。

节能空调:发挥美的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重点提升本地标准件、热交换器等节能空调配套产品生产企业技术水平,同时引进蒸发器和冷凝器等上游产品生产企业,进一步完善节能空调制冷产业链。鼓励企业加强研发,进一步加强对超低功耗待机技术、冷媒散热技术、全直流变频空调ECO新节能技术、红外节能控制技术、压缩机高频控制技术、高频速冷热技术、散热控制技术及ASK压缩机节能技术等一系列节能技术的研究,加快推进节能技术在产品中的应用。

绿色建筑材料:依托现有产业,充分发挥建筑物节能改造需求大的优势,重点发展绿色模块化房屋集成技术,加快“整体房屋的速装拼接”技术的推广应用,引领住宅产业化新方向。大力发展高效节能新型墙体材料、节能环保轻质隔墙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材料、low-e玻璃、中空玻璃、太阳能光伏玻璃等高性能建筑玻璃及节能新型门窗等产品,重点推进集保温、防水、饰面于一体的保温板、气凝胶高效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的研发生产。提升本地岩棉等配套原材料生产企业技术水平,引进保温板上游硅盐钙板、玻镁板等无机板生产企业,引进装配式、模块化节能钢结构生产企业,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建材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助推银隆新能源、奥钛纳米、金力新能源材料、极度、聚乾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调频储能系统、充电桩及其电动车生产,力争在国内外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高效照明产品:加快发展城市道路照明灯具、户外装饰照明系统、汽车照明灯、大尺寸LED背光源、全彩显示屏等中高端LED应用产品。大力推广稀土三基色荧光灯等高效节能新型电光源生产使用。

(二)环保产品与技术装备。

大气污染防治装备:围绕京津冀一体化大气污染治理,切合唐山、邢台、邯郸等地钢铁厂、电厂、焦化厂的烟气除尘、脱硫、脱硝市场需求,重点推进燃煤电厂湿法脱硫脱硝技术及SCR脱硝技术应用,推进焦化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设备应用,推进钢铁厂烧结机脱硫技术应用。加快中低温脱硝催化剂生产项目落地,推进脱硝SCR催化剂及其载体国产化研究。加大烟气静电除尘器设备生产,大力发展特定用户烟气处理器和粉尘处理袋式除尘器。

气体净化装备:针对居民对防御雾霾影响的需求,充分发挥派瑞、恒永等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家庭、车载等多品种空气净化设备、防护口罩、防护服等防护装备及空气过滤材料。进一步加强新风系统、防雾霾窗纱系统等研发投入与相关企业的引进,推动产业向高端产品产业链发展。

水污染防治装备:大力发展地下水饮用水源净化技术和设备,重点加大中空纤维膜及膜分离设备、水净化设备、净水器、特种分离设备等产品开发、生产。结合煤矿行业专有市场和特定用户,大力发展矿井废水处理设备。开发适合中小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加快研发污水处理厂污泥生物消减法及资源利用化技术、城市污泥生态解毒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污泥处理处置等技术与装备。开展复合高效脱氮除磷技术,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沼气回收利用技术,以及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新技术设备攻关和推广应用。

垃圾处理装备:支持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项目建设,加快生活垃圾处理器成套设备推广应用,进一步深化生活垃圾热解矿化处理技术研究。加强生活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填埋气回收及综合利用技术设备研制,开发厨余垃圾生物处理技术和成套设备。

危险废物与土壤污染治理:加快研发、引进重金属、危险化学品等污染土壤的治理技术与装备。推广安全有效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和装置。以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的突出土壤污染问题为重点,根据已掌握的土壤污染环境状况,采取综合手段,探索开展土壤污染修复。

环境监测仪器仪表:重点发展污染源实时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应急监测仪器、便携式和移动式监测设备,大力发展烟气采样自动测试分析仪器和PM2.5等颗粒物检测设备。加快研发和应用高精度、高可靠性智能化的环保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关键精密仪器及信息技术。

环保产品:大力开发高效环保材料和药剂等环境友好型产品,重点推进海因类化合物系列产品水处理剂、消毒杀菌剂研发生产。围绕循环冷却水系统、城市供暖系统及中低压锅炉运行中结垢问题,重点支持多功能阻垢缓蚀剂研发与推广应用。

(三)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

再生资源利用:一是废旧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方面:重点开展以“四机一脑”、办公设备、手机等小家电、印刷线路板等废旧电子电器的拆解、分选、处置利用,提高深度化处置利用水平。依托魏县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提高自动拆解、破碎、分选以及电器电子稀有金属提纯还原技术,加快废旧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及废橡胶、塑料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发展。二是报废汽车资源化利用方面:完善报废汽车车身机械自动化粉碎分选技术及钢铁、塑料、橡胶等组分的分类富集回收技术,研发报废汽车主要零部件精细化无损拆解处理平台技术,提升报废汽车拆解回收利用的自动化、专业化水平。

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化工废渣、冶炼废渣(赤泥、高炉水淬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矿山尾矿的综合开发利用,推广大掺量工业固体废物生产建材产品,研究完善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研发和推广废旧沥青混合料、建筑废物混杂料再生利用技术装备、再生混凝土界面强度的机械强化技术。

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领域:抓住我市成为第三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创建机遇,加快完善建设城区餐厨废弃物密闭化、专业化收集运输体系;重点支持餐厨废油生产生物柴油,鼓励餐厨废油生产化工制品,鼓励餐厨废弃物厌氧发酵进行沼气生产与利用,同时进行高效有机肥生产。

农林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推广应用农林剩余物固化、气化技术,大力发展农林剩余物资源直接燃烧热电联产技术。开展农作物秸秆固化压块、生产人造板技术和设备研发及应用,重点支持秸秆生产中、高密度板、复合地板等。积极推动城乡生物质中心项目建设。推动农作物秸秆制作生物培养基、生物质燃料等技术产业化,发展秸秆固化成型技术与装备。推动规模化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利用,重点示范发酵制沼气、绿色饲料、有机肥等技术装备的应用。

五、围绕生态环保,推广新型技术产品应用

重点依托节能减排、环境污染治理、废弃资源处理、绿色建筑行动、绿色交通体系建设,组织实施五大方面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推广应用。

(一)围绕节能减排任务,重点实施节能技术改造。

加大钢铁、化工等行业企业能量系统优化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优化生产工艺系统、推进能量梯级利用及高效换热、优化蒸汽、热水等管网配置、能源系统整合改造。加强流程工业系统节能,推动企业实施锅炉(窑炉)和换热设备等重点用能装备清洁能源使用和节能改造,全面拓展余热利用、清洁能源设施等节能产品市场。加快高效节能电机、变压器、水泵等更新淘汰低效落后耗电设备;对电机系统实施变频调速、永磁调速、无功补偿等节能改造;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拖动装置,优化电机系统的运行和控制;实施输电、配电设备和系统节能改造等。

(二)围绕绿色建筑行动,重点实施节能产品推广。

围绕机关单位、学校等公共建筑与旧民居建筑的节能改造等绿色建筑系列行动计划,结合绿色建筑示范小区和示范单位建设,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加快绿色建筑材料、节能空调、高效环保锅炉、绿色照明等节能产品推广应用。

(三)围绕环境污染防治,重点实施环保技术装备推广。

围绕提升我市及京津冀生态环境质量,对钢铁、水泥、电力等重点行业,实施一批脱硫脱硝除尘项目,加强污染治理设施深度改造。加快医药、化工等行业污染治理技术改造,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技术装备、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及高效环保材料与药剂等产品应用。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备、生活垃圾收集、储运设备、中水回用设备、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设备等专用环保设备的研发、生产与推广。

(四)围绕废弃资源处理,重点实施资源高效综合利用。

围绕尾矿、污泥等废弃资源的处理需求及目标,大力推进粉煤灰、煤矸石、烧结粉尘、废钢渣等废弃物和副产品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建设,推进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联产供热项目建设;开展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供热项目建设;扎实抓好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污染治理与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

(五)围绕绿色交通建设,重点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

围绕加快国家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示范市建设,重点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工程。以城市公交、机关团体通勤、班线旅游、物流运输等领域为重点,大力发展纯电动城市客车和乘用车、清洁能源轻重卡、工矿系列和多用途场地专用电动车。加大政府采购力度,重点推广新能源乘用车和中小型客车及新能源专用车。鼓励出租车行业和私人消费者购买使用新能源乘用车。以大型公共停车场、客货运站场、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居民小区为重点,加快充换电服务站、加气站建设。

六、创新发展模式,提升节能环保综合服务能力

结合“互联网+”、PPP模式等新业态,以创新产业经营模式为主线,不断提升节能环保服务综合服务能力。

(一)大力推进合同能源管理。

推动公共机构、大型公共建筑及重点用能单位优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改造,培育和树立一批示范项目。开展能源审计和“节能医生”诊断,为中小用能单位进行节能诊断,提供公益性节能咨询服务。鼓励节能技术和管理水平高的大型重点用能单位,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建立“一站式”合同能源管理综合服务平台,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服务。

(二)全面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在城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烟气脱硫脱硝、工业污染治理等重点领域,积极推进包括系统设计、设备成套、工程施工、调试运行、维护管理的环保工程总承包和第三方运行模式。率先在化工、医药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整治领域推进邯郸市新型化工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着力培育一批技术能力强、运营管理水平高、综合信用好、具有国内和国际竞争力的环境服务公司,逐步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到2020年,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重点领域,基本实现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三)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服务水平。

结合“互联网+”技术,开发再生资源交易平台,构建线上线下回收体系,发展“互联网+资源回收”模式。建立健全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提高包装物的回用率和资源化率。鼓励选矿单位与尾矿资源化利用企业加强合作,开展尾矿库专业化委托管理服务,建立尾矿管理与综合利用相衔接的治理模式。创新秸秆收贮运一体化模式,提高农林剩余物回收率。

七、实施循环引领,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

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建设为抓手,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化发展与改造、产业循环式组合,重点推进11个列为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计划园区的循环化改造。主要改造任务包括:

(一)优化园区布局,增强产业聚集和循环链接效应。

强调空间布局合理化,坚持产城融合发展,整合各类资源,在核心工业园区合理优化空间布局,突出主导产业引领作用,以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为布局基点,对产业聚集区空间原有布局进行局部调整,为重点培育和特色产业预留发展空间。园区空间布局优化充分考虑产业发展定位和环境保护要求,从园区整体出发,统筹考虑各功能区发展条件,强调各功能区间产业相对分工,加强整体协作,合理进行功能区产业配置。各功能区通过交通网络相联形成一个具有复合功能的有机整体。

(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产出率和园区竞争力。

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结合市场需求,强调差异化发展,立足园区现有基础,调整各园区产业结构,提高资源产出率和园区竞争力。按照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要求,扶持能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排污少的项目。考虑环境容量、总量控制等综合因素,从区域污染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坚决关闭资源利用率低、破坏生态的小企业,腾出环境容量,用以支持技术先进、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损害小、有利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大型企业。

(三)通过产业补链,构建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

围绕实现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有机衔接、物料闭路循环,促进原料投入和废物排放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以及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积极倡导主产业循环发展,壮大主导产业规模,鼓励延伸产业链条,建设在循环化改造中起关键作用的链核产业,以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开发区及周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推进清洁生产,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依托重点科研平台,开发能源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开展清洁能源替代改造,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大力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着力实施清洁生产,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使重点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支持和鼓励各类要素、资源向技术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环保型的产业集聚,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型的绿色园区、绿色企业、绿色产品;推动余热余压利用、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和水循环利用。建立水资源、固体废弃物重复利用体系,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

(五)强化环境管理,实施园区污染集中治理。

加强污染集中治理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培育专业化第三方改造和治理公司,实现污染治理的专业化、集中化和产业化;强化园区的环境综合管理,开展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构建园区、企业和产品等不同层次的环境治理和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

(六)坚持共建共享,提升基础设施配套能力。

按照园区运输、供水、供电、照明、通信、建筑和环保等各类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集成优化的原则,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加强园区现有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气、集中供热、污水垃圾处理、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与产业集聚区的共享和相互衔接;鼓励和引导园区企业加强互助,共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运输联盟,共同修建供热、供水设施,实现行业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用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建立相应的重点污染源实时监测网络、污水处理厂及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等设施,提高园区环境承受能力,改善园区环境质量。

(七)创新管理机制体制,实现运行管理规范化。

突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明确园区循环化改造管理机构;建设园区能源资源环境管理平台和统计体系,园区废物交换平台,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及孵化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物质流分析和管理;制定并实施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激励政策,制定入园企业、项目的准入标准等,实现运行管理规范化。

八、完善政策机制,加快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管理,提高行政服务水平。

强化组织管理。由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环境保护局、科技局、财政局、建设局、统计局等部门共同参与建立邯郸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协调小组,负责协调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相关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牵头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考核指标体系、招商策略等。

其中,市政府整体负责组织协调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制订和实施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做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战略、综合性政策、重大项目建设规划衔接协调等有关工作;市环境保护局负责加大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参与指导和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组织重大环境科学研究和技术工程示范工作;市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研究落实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资金扶持、项目财政补助等政策。市各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责共同做好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相关工作。

提高行政服务水平。简化审批手续,在不涉及新增土地、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新增建筑面积和不改变建筑结构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再办理国土、规划等手续;对完成规划环评的园区引进市内急需节能环保装备、产品生产项目,简化环评内容,重点加强施工现场监管、竣工验收及日常管理。继续加强行业指导,继续执行节能环保产业统计报告制度,骨干企业、园区、基地在每季度后5个工作日内,向市发展改革委报送生产经营进展情况。

建立与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科技、交通运输等产业相关主管部门的长期互动与沟通,及时获得产业信息和政策支持;同时加强与国内外节能环保领域的专业协会或组织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外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动向,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的发展。从不同管理层次设立专门的组织构建,增加园区自主权,脱离以政府主导的招商传统模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园区运作机制。

(二)加强考核监管,建立供需对接机制。

加强节能减排考核监管。完善并加强全市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健全节能减排预警机制,形成倒逼机制,为节能环保产品的应用拓展市场空间。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进度考核,建立健全市节能减排工作评价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管理,落实奖惩措施,实行问责制;同时要不断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引导各级干部进一步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进一步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力求使考核工作更加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鞭策作用,真正使考核成为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完善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发挥能评对控制能耗总量和增量的重要作用。

建立供需对接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全市企业供需对接会,在装备、产品、技术、资金、服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对接。在市内主要新闻媒体、专业网站上,及时公布节能环保重点建设项目名录及相关设备、产品、技术需求,促进供需双方的信息沟通。制定产品推荐目录。发布《邯郸市节能环保产业名优产品推荐目录》,并适时更新。对采用推荐目录内产品的企业和项目,在国家专项资金申报、省内专项资金安排、企业排污费返还时优先支持、适度倾斜,在环保竣工验收上优先安排。推行统一采购政策。对国家、省财政资金支持的节能执法能力建设、环境监测体系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中,型号相近、批量较大的节能环保设备、产品,推行市级统一招标、采购,同质同价优先采用推荐目录内产品。

(三)开展绿色评级,编制绿色企业目录。

引进专业化、综合实力较强第三方咨询机构,开展企业绿色评级指标体系研究,形成绿色企业的入围准则及企业环境表现评价指标体系,将企业分成深绿、绿、黄、红等不同级别。根据企业主营业务环境改善贡献度确定其绿色等级的可入围级别,根据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企业环境表现,综合企业环境改善贡献度和环境表现确定企业最终绿色等级。

企业环境表现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管理等方面定量评价企业环境表现,并设置部分鼓励性指标作为加分项,可将节能环保产业企业设置深绿、绿的较高等级,进行分类指导与管理,并从政策上给予适度倾斜。

联合第三方咨询机构探索编制《邯郸市绿色企业目录》,研究制定我市绿色企业指标体系及相应管理制度,促进企业将环境利益和对环境的管理纳入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实现工业产品从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到绿色消费的全过程,运用绿色技术从根本上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实现集约、高效、无废、无害、无污染的绿色工业生产,实现企业生态与企业经济之间的协调,实现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

(四)借力绿色金融,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推动节能环保产业与绿色金融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产业绿色发展。市直相关部门根据部门职能积极发挥作用,鼓励引导相关企业对接金融机构,定期举办绿色金融银企对接会。

培育发展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探索设立服务绿色企业的现代绿色金融服务机构。支持金融机构设立专门服务绿色企业、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部门,重点支持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发展。围绕投资绿色企业、产业和项目,引导各类专业机构参与绿色金融业务。

创新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产业绿色融资渠道。积极研发适合节能环保产业企业绿色信贷产品,鼓励开展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推广融资租赁等新型融资方式。强化直接融资,支持绿色债券规范有序发展,鼓励符合条件企业发行绿色债券,通过债券市场筹措节能环保项目建设资金。支持社会资本以PPP和第三方服务等模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动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在境内外主板、创业板上市以及到“新三板”挂牌融资。围绕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开展新能源汽车金融产品创新,探索新能源汽车绿色消费贷款产品。

探索发展绿色保险。研究开发针对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保险产品,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支持信用担保机构、绿色发展基金对资质好、管理规范的中小型节能环保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

 

 
推荐环保节能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