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焦点新闻资讯 > 正文

西北油田:智能化建设助力油田提质增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15 09:39:10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13


在遍布“磕头机”的戈壁滩里,西北油田采油三厂采油管理一区维护班班长杨国宏那大红色的工服特别显眼,“吱……吱……”扳手拧仪表的声音传得很远。看见记者走进井场,他慌忙摘下大手套,大大咧咧地跟记者握手,手掌大而有力、还有些油腻,肤色黑里透红,红色工服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油渍。

下班时间已过,还有几口异常井的问题没有处理完,杨国宏感叹,“近几年创新技术应用增多,智能化建设的加快,现在都忙不过来。”但油田作业现场工人很少,并没有“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

“现在作为西北油田首座井站一体化智能示范区的10-6计转站,5名工人管理36井。”采油三厂厂长任文博解答了记者的疑惑:智能油田的建成,是助力提质增效重要原因之一。

据他介绍,采油三厂建设智能采油厂从2013年开始建设;2014年全面感知阶段,实现单井数据自动采集、生产可视化;2015年自动化攻关阶段,实现生产自动控制;2016年智能化攻关阶段,实现管理区智能化,预计在2020年全面建成智能采油厂目标。

智能已经覆盖整个油田,通过智能采油厂建设在用工水平、生产管理、安全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现了管理模式由车辆巡检、人工采集向自动采集、全面感知转变;由人员驻井、人工操作向无人值守、保障安全转变;由延时处理、人工分析向自动调控、快速处理转变;由专业分割、互相独立向信息共享、业务协同转变的四大转变。

在井站一体化智能示范区的10-6生产指挥中心,记者看到“温控自动调节、自动在线检测、无人值守注水、系统远程调节、无人机巡线”整个过程的“一屏监控”和一站式处理的。

生产指挥中心员工樊长安观察着屏幕上数据颜色的变化,红色报警信号亮起时,点击查看数值和曲线图,拨打电话安排现场维护班班员工进行维护。

“现场”位于管理区上百公里外沙漠腹地,智能采油厂在没有建设之前,生产指挥中心的职工就是现场操作人员,长期在沙漠工作,风吹日晒不说,最担心就是耽搁了时间影响了生产。

“以前是定时巡井,现在是故障巡井,确认问题再由应急小组来处理”,在现场维护的维护班班第杨国宏现在很羡慕10-6,“舒服很多”。远程中控室改变着石油工人的生产方式,现在智能油田在樊长安的设想中,未来油田业务领域信息化全覆盖,数据资源、集成协同、预警预测、分析优化。从地下油藏到地面生产、设备运行、管网集输实现跨专业协作联动,建立预警模型、专家知识库,实现关键决策点的智能化分析,全面建成智能采油厂。

截至目前,该厂生产井数增加105口,现场优化用工363人,人均开井数量增长43口/人,人均产量1623吨,人均创收增长524.37万元;异常发现及处理缩短235分钟;开井率上升到7.4%;躺井率下降到0.5%;检泵频次下降到0.21。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无线充电拓宽应用领域 “国家能源生物燃料研发中心”获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