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焦点新闻资讯 > 正文

气荒也难缓解 该没气还是没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06 14:43:46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192


  就在12月1日,LNG价格涨至9400元/吨的历史高位后,国家发改委要求地方召开告诫会,即LNG价格法规政策提醒告诫会,要求企业加强价格自律。

  媒体的报道蔓延着一种国家发改委出手干预的兴奋,但随后石家庄等地限气还是一如既往进行。从各地陆续传出的消息显示,供需紧张还在蔓延,气荒没有得到改善。

  国家发改委要求11个地区在12月4日召开液化天然气价格法规政策提醒告诫会,并报送发改委价监局。

  11个地区包括陕西、内蒙古、宁夏、新疆、山西、四川、山东、辽宁、江苏、北京、河北。参会人员包括主要的液化生产气主产区企业,相关协会等,以及液化天然气主要接收站销售企业和协会,液化天然气主销区企业和相关协会。

  不过从目前看,告诫会属于病急乱投医,估计能源领域这一新颖的政策工具难以起到作用,随着冬天的深入,该来的气荒还是会愈益严重,限工业之下企业的损失板上钉钉,煤改气之后居民是否挨冻要看各地政策的高招了。

  气荒的原因混杂着煤改气带动的天然气消费超预期增长、城市燃气配网的覆盖不足、定价机制以及体制问题等等,不过独独缺了企业自律,或者企业自律是最不成原因的原因。

  告诫会,对民企没用一

  国家发改委要求11个地区在12月4日召开液化天然气价格法规政策提醒告诫会,并报送发改委价监局。

  提醒告诫会,是价格调控的一种手段,价格法第四十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或者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违反本法规定,超越定价权限和范围擅自制定、调整价格或者不执行法定的价格干预措施、紧急措施的,责令改正,并可以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释义中提出,“通报批评,是指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人通过书面批评加以谴责和告诫,指出其违法行为,避免其再犯。”去年下半年,煤炭价格高涨,国家发改委11月召开规范煤炭企业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会,以维护正常市场价格秩序,防止煤炭价格剧烈波动。

  今年以来,针对家电价格波动、快递价格都曾召开提醒告诫会,地方的告诫会更多。就煤炭而言,经历多轮整合后,产能几乎为央企和地方国企控制,去年以前煤炭行业在脱困部际联席会议、去产能的双重政策下,价格回升明显,但也引起了下游发电企业的反弹。

  发改委曾屡次发文,也没控制住煤炭价格的疯涨。之后通过几家主要的煤炭国企,释放产能,签煤炭合同才算稳住煤炭价格。但是不是提醒告诫会起到的作用,并没有明确说法,也没有经过评估。

  LNG行业的情况很大不同,这次国家发改委要求的提醒告诫会,参会人员为LNG主产区的主要液化天然气厂,进口LNG主要接收站所在省的进口、加工、存储、销售企业,主要销售区的LNG加工存储、销售、企业,以及相关行业协会、交易服务单位等。

  粗看一遍,这里除了进口LNG接收站之外的环节,几乎都是民企为主,国企很少。而按照市场数据,进口LNG接收站今年价格虽然也经过两轮涨价,但此轮高价却是北方LNG工厂带动的。

  难道让这些民企吞下上游原料涨价的苦果,提供低价LNG满足需求?不太可能。要是施压上游主要供气企业降价,上游企业要消化高价长协气,补贴还是国家出,又回到市场竞价之前的循环。

  相对来说,上游供气企业多是国企,操作容易,容易见到效果,但与价格市场化改革相悖。目前针对下游企业的提醒告诫,以及要求自律,则无法见效,空留形式。

  自律的力量终究抵不过利益考量,根本的还是要理清利益关系。

  供需盲区短期无解一

  告诫会主要是提醒告诫LNG企业和相关组织要依法诚信经营,加强价格自律,维护行业价格秩序。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不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不得价格欺诈;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达成垄断协议;不得实施其他任何形式的价格违法行为和价格垄断行为。

  否则价格主管部门将依据《价格法》和《反垄断法》相关规定严肃查处。不过从目前情况看,LNG涨价是在煤改气后,北方冬季天然气消费高峰高于以往,供需紧张促成的。

  业内认为LNG涨价的原因除了供求关系紧张、LNG出厂价上涨之外,上游气源限量涨价也是原因。另一方面,国家主管部门始终不认为目前存在气荒。到底供需形势如何?

  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1-10月,天然气产量121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2%;天然气进口量722亿立方米,增长27.5%;天然气消费量1865亿立方米,增长18.7%,进口和消费增速都高于国内天然气产量增速。

  按照这一态势,有预测全年天然气消费可能净增350亿立方米,全年消费量超过2300亿立方米。即使按照2020年天然气消费达到3600亿立方米计算,供应上也并无太大问题。

  目前已经建成的中亚A/B/C管道年输气能力550亿立方米,中缅天然气管道设计年输气能力120亿立方米。截止去年底,中国已投运13个LNG接收站,总接收能力5040万吨/年,而去年进口LNG量为2615.4万吨,负荷率并不高。

  按照早期的规划,中国计划到2020年国内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4100亿立方米,包括新的接收站建设,中俄东部管道和天然气管道。根据中俄签订的合作备忘录,约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380亿立方米。国内的非常规天然气,包括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等都陆续有新增产能释放。

  业内在今年以前都在担心天然气需求增长,而不是供应。包括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是在提如何促进天然气利用,加强管网建设,以及储气基础设施建设应对峰谷差。为此,不断出台政策推动天然气利用,包括煤改气也是从2014年左右就开始推动。

  现在的问题是,管道建设滞后,煤改气的地区更多是孤岛式小网络,城市配气网及延伸不够。气源地长输管道容量超限时,天然气就进入当地市场的LNG工厂,成为气源地的一项产业,以槽车运输填补管网的不足,或直接催生点供模式的兴起。

  煤改气快速推进后,为了完成任务,各地争先恐后先完成锅炉改造、然后再落实气源、铺设管道,在LNG价格疯涨后很容易不管不顾,区域或点供的模式影响范围又小,就造成局部的气荒。终端的企业不肯承担供气责任,就形成一团乱麻的形势。

  这些,告诫会能解决什么?没有约束力的窗口指导难以改变价格预期。(【无所不能 文| 张旭东】)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无线充电拓宽应用领域 “国家能源生物燃料研发中心”获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