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焦点新闻资讯 > 正文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纪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21 15:11:17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449


3371公里长、1422毫米口径、21.4毫米、25.7毫米、30.8毫米壁厚、12兆帕压力等级、380亿立方米年输量、极端严寒的天气、极其复杂的地理环境、中俄两国建设标准……

建设规模世界第一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从2015年6月开工,2017年12月13日全面建设以来,取得创新性成果48项,制定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22项,一系列新管材、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得以验证,施工技术有了质的飞越,接近并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对带动我国钢铁冶炼、制管、装备制造等基础工业的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有力促进了国内气田、管道、储气库、天然气利用项目等上中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目前,中俄东线在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引领下,黑龙江盾构非开挖穿越工程提前完工,黑河-长岭段自动焊接基本完成,实现了焊接工期目标,质量、安全、环保、智能化管道建设、大党建工作均取得明显成效,体现了中国管道人的智慧和力量。

工程管理触角延伸到一线

中俄东线采用“一体化管理团队+监理+设计+采办+施工”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发挥建管一体化优势,把业主管理的触角延伸到设计、采办、施工的各个环节和施工现场的各道工序。通过“真抓、真管、真盯”的过程,培养各级管理者增长智慧、运用智慧的能力,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进行全方位把控。

“东线项目由中俄两国共同建设,建设质量直接影响中俄两国的能源贸易,国际、国内的关注度都非常高,如果我国境内的施工出现质量问题,会给国家的信誉造成影响。”中俄东线项目经理罗志立感觉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压力很大。“我们的一体化项目管理团队每一个人都在尽心尽力地工作,确确实实发挥了业主在管理上、在技术上的主导作用,任何一个决策都不允许出现执行偏差,必须采取PDCA的闭环管理模式抓好落实。”

每周例会上罗志立都会分享自己在施工现场拍的图片,“用现场的事实说话好过理论或报告的赘述,不仅让大家看得真切、听得明白,还能引起大家的注意,用心体会,许多问题会很快达成共识”。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黑河-长岭段一干一支管线长837公里,投入建设人员4000余名,施工机械2000余台套。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以来,线路焊接一次合格率基本保持在95%左右,施工进度多次达到日焊接39道口的最高纪录;黑龙江两条盾构非开挖顶管穿越及管道安装提前完成,其中第二条非开挖管道安装比第一条整整节约了77个工作日,提高工效1.3倍;站场和穿越工程全面开工。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中俄东线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制定详细的工程建设计划,分解任务3700多项,明确每项任务的时间点、责任人;建立强有力的调度指挥系统,严格执行“月计划、周控制、日落实”。管道建设者经受了零下40摄氏度极寒低温天气的考验,破解了30.8毫米大壁厚、变壁厚、连头口自动焊焊接工艺难题,战胜了夏季林沼地的举步维艰和蚊虫肆虐,攻克了最大40度陡坡的山区施工,全面采用机械化大流水作业,努力将中俄东线建成促进经济发展、服务环境改善、造福人民的示范工程。

目前,黑河-长岭段线路自动焊接基本完成,后续防腐、下沟、回填工作正有序推进,2019年底黑河-长岭段将引进50亿方天然气投入供气,黑龙江、吉林两省沿线约919万沿线百姓直接受益,用上清洁环保的天然气,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将得到进一步拉升。到2020年底全线建成投用时,我国四大能源进口通道都将“油气兼备”,油气管网“陆海并重”的通道格局也基本形成。

多方位复评握牢质量控制主动权

中俄东线的质量管理目标强化了整个项目管理团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为了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中俄东线全面推广应用全自动化焊接、AUT检测、机械化防腐补口等新技术。

项目部从加强“人、机、料、法、环”五大质量管理要素入手,采用“全工序责任链监督”的管理方式。成立了合格焊工管理委员会,通过培训和考试提高人员技能,加强准入管理;组成了焊接专家组,分析不合格焊口产生原因,及时纠正,提高一次合格率;加强焊材报验和使用管理,加强重点指标控制,如坡口形状、坡口面平滑度、错边量、焊接温度等;要求管厂标识管口长、短轴和外周长,保证对口质量;开展焊接质量问题全员共享活动,有效避免相同问题重复发生,全员在观念上、技术上、技能的提升上都有了大的转变。

“焊接过程中出现的好多问题都是共性的,比如内焊共8个焊枪,如果在焊接过程中突然有一个焊枪熄火了,有可能是它的导电嘴堵住了,清理下导电嘴就好了。”刘洋是一名内焊工,他说这些问题一开始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处理,通过焊工间彼此共享了解到了很多,他开心地说:“焊道有气孔或者焊道融合不够,就是焊枪盒子出现了问题,也可能是电流不稳或者气压不够……”问题共享让每一名焊工都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成长起来。

电焊工张安说,不论你用什么设备都需要做好日常的保养,再好、再先进的设备,不经常保养也会出问题的,设备就跟人一样有感情,你对它好它也会对你好。

对于所有焊道的无损检测是最重要的管控环节,每一道焊口的检测结果项目部都组织检测单位、监理、研究院、第四方检测单位和国外咨询专家进行复评,评定覆盖率达到360%。

“对于日焊接一次合格率低于90%的机组,必须停工整顿,查明原因后再焊接,否则全部割口处理。根焊不合格,必须割口,不得返修。”质量关乎着工程建设的成败,正是因为中俄东线把质量管控作为重中之重来严抓细管,才有了中俄东线以总分90.5分的成绩获得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质量量化审核优秀级。

会“说话”的大数据让回溯成真

中俄东线全力推进“全数字化移交”工作,力争实现实体管道与虚拟管道同步建成,推进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由数字化向智慧化转变。

“未来管道行业发展的热点,是在标准统一和管道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移动端+云计算+大数据”的体系架构集成管道全生命周期数据,提供智能分析和决策支持,实现管道的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中俄东线项目部数字化部部长王大伟介绍了大数据在中俄东线的不可取代性。

数据就像有思想会说话的大脑,存储越多,处理越顺畅,利用就越有效,就越能体现出管道更多的智慧。设计数字化实现了云端部署,统一标准、统一理念、统一存储、统一移交。将17大类施工数据返回设计平台,由设计单位在设计平台自动生成竣工图;物资采购数字化,将物资信息与施工信息建立关联,可以快速查询每道焊口的上下游钢管信息;智能工地为每一台自动焊装备配置了数据采集系统,把互联网技术融入到自动焊施工中,实现了实时视频监控和施工数据采集与监视,对现场质量和HSE管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焊接过程中,操作人员的送丝速度、电流、电压等影响焊接质量的关键数据会实时上传到管道工程建设管理系统。数据一旦超出标准值,系统会自动报警,管理人员坐在办公室便掌握了焊接动态。

温宇光是CPP412机组质检员,他切实感受到了由此带来的方便快捷:“以前,施工数据主要依靠人工填写报表,劳动强度大、管理方式落后、工作效率低、统计误差大,会严重影响数据时效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现在,只要一扫码,数据便显示出来,简单填写后便可实时上传,能够节省30%的现场数据采集工作量和90%的数据整理工作量。”

目前,全线完成了40余万条建设期数据的采集和存储,21个机组全部安装GPS模块,21套焊接机组的组网及作业场景视频监控布置,20套自动焊机、17套防腐机组工况数据实时自动上传。特别是AUT原始文件、RT底片扫描文件将上传系统永久留存,获得授权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实时对无损检测结果进行跟踪、审查。

大党建为大工程添动力

“突出党建引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提升联合党工委和项目基层党组织、全线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学习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落实执行能力,进一步加强党支部的阵地建设,突出团队协调合作能力,创建品牌文化建设,开展好劳动竞赛和主题实践活动,建功能源通道建设。”这是中俄东线构建大党建格局的目的和内涵。

中俄东线联合党工委书记李文杰说:“建设这样一条举世瞩目的大工程,需要带领和动员各级组织、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和每一名参建员工,统筹各类优质资源,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建设,全力支持、服务和推进工程建设。”

2018年7月,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在中俄东线启动,全线参建员工以“建设智能管道样板、争创国优工程金奖”为己任,掀起了赛安全环保,赛工程质量,赛创新创效,赛计划进度,赛阳光工程的劳动和技能竞赛热潮,全线上下依靠集体智慧,在各个方面不断实现着新的突破,为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化开放合作共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俄东线联合党工委发挥横向管理、纵向聚合的政治优势,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以保障重点工程高质量建设为使命,以工程建设成果检验党建工作成效为目标,以一体化管理思路组织开展工程一线大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与重点工程建设深度融合,着力建立健全组织、运行和保障“三大体系”,充分利用中石油党建信息化平台,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搭建交流信息平台,发挥党建“三个作用”,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常态化,将大党建真正成为国家重点管道工程建设之魂。

“在责任落实上不仅注重责任的纵向有效传递,将党建工作按岗位、按职责层层分解落实,更要突出所有参建单位的横向联合,把党建工作融入工程建设全过程,形成党员领导干部全员抓党建的合力”。中俄东线联合党工委办公室主任高振波说,有合力才能形成一个拳头,才能真正发挥党建的凝聚作用。

中俄东线通过定期召开联合党工委联席会议的形式,探索大党建工作思路,谋划大党建工作布局,促进党建工作与施工生产深度融合,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激发一线员工工作热情,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建功立业的信心,让员工有归属感。

“员工有了归属感就有干劲,有干劲做事情就会有主动性,员工的潜力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我们项目部许多创新成果和小发明就是出自员工之手。”九标段新疆油建公司总工程师杨俊明说。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联合党工委结合工程施工实际加大技术创新推进力度,围绕D1422 X80管道线路施工,持续开展技术管理和创新工作。组织完成了针对固定口连头的手工+自动焊工艺,针对自由口连头的半自动+自动焊工艺和针对大壁厚30.8毫米的全自动焊接工艺评定工作,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效、保证了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新产品研发课题上,完成了站场低温环境(零下45摄氏度)D1422 X80热挤压三通和低温环境(零下45摄氏度)D1422×30.8 X80钢管的小批量试制,检验结果满足技术条件要求。

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工作实际,广泛组织开展小改小革活动,充分挖掘参战员工的智慧和才干,不仅破解了‘内坡口加工’和‘变壁厚全自动焊接工艺’的两项最大难题,还有‘可视化根焊管口封堵装置’、‘焊口打磨护板’、 ‘沉管下沟轮胎胶皮保护装置’等的发明”等一大批技术革新成果运用到工程建设之中,不仅改善了工作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和风险伤害,而且还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中俄东线全国引领性劳动技能竞赛的比拼正精彩纷呈,“百日攻坚”行动又如火如荼,同步开展的“抓党建、赛质量、强素质、创品牌”主题实践活动、党支部阵地建设、标准化机组建设、“一个党员一面旗”活动、“阳光杯”党建知识竞赛、身边的故事讲述系列比赛活动等,强化了党员的责任和担当意识,促进了工程建设,弘扬了石油精神,助推“一带一路”。

“我是共产党员杨鲲,今天我们在一标段AA005号桩进行施工,今天施工现场存在管道塌方、机械伤害、坠落的危险伤害因素……如发生应急事件按照应急方案有序撤离。我将带头践行安全指令,按章行事……现场如有需要请随时与我联系。”管道局通信公司中俄东线项目部在班前喊话内容中,喊出了“我是党员”的声音,让党员同志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时刻冲锋在前。

历经一年时间,中俄东线黑河-长岭段线路施工已经接近尾声,全体参建员工在这一世界级规模的管道工程建设面前,昂首前行,夯基础、重实效、勇创新,挑战了无数个第一次,验证了无数个不可能,战胜了无数个不确定,实现了成果共享、经验共享、问题共享、成长共享,用项目文化建设引领工程建设,真正发挥了大党建的堡垒、保障和助力作用,体现了石油管道人的智慧,体现了中国智慧!

 
关键词: 东线 理念 中俄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无线充电拓宽应用领域 “国家能源生物燃料研发中心”获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