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焦点新闻资讯 > 正文

北京大手笔优化充换电基础设施管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03 11:13:07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33
核心提示:2020年04月03日关于北京大手笔优化充换电基础设施管理的最新消息:  核心阅读:  “下一步,充电设施的发展应把握以下趋势:一是建立适应不同充电需求的立体充电服务网络体系。二是发展快捷、便利、智能的新型充电解决方案。三是要将充电设施与


  核心阅读:

  “下一步,充电设施的发展应把握以下趋势:一是建立适应不同充电需求的立体充电服务网络体系。二是发展快捷、便利、智能的新型充电解决方案。三是要将充电设施与电动汽车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四是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充放电双向互动技术,重新确定充电服务运营商定位。五是以国际视野深入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出台全新的公用充换电设施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更新充电运营商考核奖励政策、对单位内部公用充电设施提出了新的补贴标准……近期,北京频频发力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管理。

  “最近北京市关于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的政策发布得比较频繁,这些政策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对充电基础设施进行规范管理,另一方面也是期望可以通过补贴来刺激市场。”北京市公用充电设施数据信息服务平台e充网(下称“e充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出台新安全管理办法 解决行业现存安全隐忧

  “目前充电设备市场竞争惨烈,在没有形成蓝海的情况下,众多参与方蜂拥而至,‘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依然存在,导致充电设备质量堪忧,也为今后的长期安全可靠充电埋下了隐患。”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主任刘永东坦言。

  《2020电动车充电安全报告》显示,三成用户对充电基础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持疑虑态度;而一些市场乱象,如部分厂家生产的充电桩产品因质量问题存在安全风险,充电桩日常维护不足、缺乏养护,故障后维修困难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此背景下,3月10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发布了《北京市电动汽车社会公用充换电设施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下称《管理办法》),用以强化充换电设施行业安全生产规范。

  《管理办法》指出,要明确充换电设施行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同时落实城市管理委充换电设施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并进一步明确规范了市、区城市管理委组织充换电设施运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等。

  “《管理办法》的落实将促进充换电设施行业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落地化、细致化的升级,并建立充换电设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解决行业现存安全隐忧。”上述负责人表示,此前行业并没有对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安全生产建立标准制度,本次《管理办法》的出台无疑将指导充换电设施行业更加有序发展。“未来随着《管理办法》的持续推进,北京市充换电设施行业发展必将得到进一步规范,树立行业安全生产运营标杆;同时也将为充换电用户提供安全保障,切实解决群众与企业的需求,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充换电保障。”

  更新考核奖励政策 充电服务商业模式仍不明晰

  除了出台全新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近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还发布了征求《2020年度北京市单位内部公用充电设施建设补助资金申报指南》和《2019-2020年度北京市电动汽车社会公用充电设施运营考核奖励实施细则》意见的通知,其中不仅更新了2020年的充电运营商考核奖励政策,还将对2020年5月31日以前投运且未获得建设补助的单位内部公用充电设施提供补贴,其中单个充电站最高可获得每年20万元奖励。

  “充电运营商考核奖励政策每年都会根据最新的市场情况更新,以便更好地考核行业,其中最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提高现有充电桩的使用效率。”上述负责人坦言,此外,社会公用充电设施建设补助资金申请的设立,也将有利于部分充电桩运营商盈利。“如果充电站运营商能够拿到每年20万元的补贴,对于充电站运营商和新能源车用户,都是极大的利好。”

  然而记者注意到,规定中的“单位内部公用充电设施”具体是指北京行政区域内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在单位内部停车场建设的,主要供本单位及职工自有电动汽车使用的充电设施。这就意味着,各商业充电平台暂时无法享受补贴。

  “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目前充电服务的商业模式尚未明晰,单靠充电服务作为主要收入的商业模式,还远不能支撑重资产的充电服务市场持续发展。充电站找地难、成本高、专供电等问题仍长期困扰充电服务运营商。”刘永东指出,对于大部分充电桩运营商来说,盈利难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面临挑战升级 智慧城市和智能电网提出更高要求

  对于近期北京频繁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充电桩行业发展,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家提出“新基建”或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作为国家高度重视的‘新基建’产业之一,或再次站上‘新风口’。”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和智能电网视角下,目前的充电设施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作为城市新型基础设施,未来将是智慧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充电设施作为电动汽车能源供给的提供方,也正面临着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为特征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转型发展;同时,充电作为智能电网应用的重要对象,也需被纳入智能电网一体化考虑。”刘永东分析指出。

  在此背景下,刘永东强调,“下一步,充电设施的发展应把握以下趋势:一是建立适应不同充电需求的立体充电服务网络体系。二是发展快捷、便捷、智能的新型充电解决方案。三是要将充电设施与电动汽车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四是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充放电双向互动技术,重新确定充电服务运营商定位。五是以国际视野深入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本报记者 黄珮)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无线充电拓宽应用领域 “国家能源生物燃料研发中心”获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