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焦点新闻资讯 > 正文

10月PMI数据点评:外需景气有望推升就业 价格开始出现明显变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1-05 10:38:14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42
核心提示:2020年11月05日关于10月PMI数据点评:外需景气有望推升就业 价格开始出现明显变化的最新消息:10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4%,较前值下降0.1%,连续第八个月处于荣枯线之上。具体而言:内需稳定,出口向好。企业生产积极性保持平稳。表征供给的生产指数录得53.9%,表


10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4%,较前值下降0.1%,连续第八个月处于荣枯线之上。具体而言:

内需稳定,出口向好。企业生产积极性保持平稳。表征供给的生产指数录得53.9%,表征需求的新订单指数为52.8%,较上月持平。外需是主要贡献。

10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1%,为2018年5月中美贸易争端以来的最高值。

价格开始出现明显变化。10月出厂价格指数录得53.2%,为2018年9月以来的最高值。需求改善带来的下游价格上涨同时传导到了上游,10月原材料采购价格指数为58.8%,同样是2018年9月以来的最高值,PPI同比降幅有望缩窄。我们认为,中国的制造业景气扩张周期还没有见顶的迹象。到2021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在新总统的财政刺激、疫苗开始落地以及低利率的帮助下,可能出现明显的产能扩张周期,届时全球工业品的价格将有更大的上涨压力。

订单持续叠加预期向好,补库存周期在即。10月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4.9%,较上月大幅下降3.5个百分点,且为18年该指数的最低值,表明企业库存已经被动去化到较低水平。同时,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继续上升0.6%到59.3%,同样为18年以来的最高值。

疫情带来就业结构发生转变,向服务业倾斜。10月的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9.3%,较上月小幅下降0.3个百分点。原因是国内开始承接部分东南亚国家的纺服出口订单,需求的突然改善造成短期的用工荒。除此以外,疫情背景催生“新经济”的产生,尤其以线上消费和娱乐等服务业为主,带动许多新型就业岗位的出现。叠加国内疫情防控有效,居民出行消费活动增多。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自6月份以来便持续改善,与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表现出现背离。我们认为随着外需订单在近期的走强,未来几个月预计会推动制造业就业景气度开始上行,同时疫情常态化下就业结构将继续向服务业倾斜。

国内经济相对优势明显。10月PMI指数呈现出较好的经济形态,即需求持续改善,带动价格上涨同时场内库存快速去化,企业预期保持乐观。虽然欧美的疫情在10月下旬有所发酵并且多个国家开始采取新的限制措施,但欧美目前的情况是服务业停摆,但是民众对实物的需求以及制造业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中国出口集装箱指数已经录得了2015年2月以来的最高值。总的来说,国内的制造业受益于产业链完善和疫情防控得当,相对优势依然非常明显,人民币升值趋势不变。风险资产方面,受到疫情和美国大选带来的外需不确定性影响风险偏好,Q4总体防守大于进攻。

风险提示:中美关系出现超预期变化,外需超预期下滑

 
关键词: 指数 疫情 最高值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无线充电拓宽应用领域 “国家能源生物燃料研发中心”获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