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太阳能资讯 > 正文

80家光伏上市公司,谁最赚钱?谁亏最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1-06 10:02:01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21
核心提示:2023年11月06日关于80家光伏上市公司,谁最赚钱?谁亏最狠?的最新消息:2023年光伏行业‘卷’字当头,从卷产品、卷技术、卷价格到卷产业链,随着竞争升级,光伏市场产能过剩、技术路线之争、价格战愈演愈烈,光伏企业经营情况逐渐分化。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不完


2023年光伏行业‘卷’字当头,从卷产品、卷技术、卷价格到卷产业链,随着竞争升级,光伏市场产能过剩、技术路线之争、价格战愈演愈烈,光伏企业经营情况逐渐分化。

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80家光伏上市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业绩报告,为更全面了解各光伏上市公司业绩情况,北极星分别对光伏上市公司第三季及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数据进行梳理统计和分析。

第三季度VS前三季度业绩

01 企业营业收入情况

1.png

统计显示,80家光伏企业前三季度营收总和10349.89亿元,其中60家企业实现正增长,占比75%。总体来看,得益于国内光伏装机市场大爆发和海外组件需求强劲,各大组件、逆变器等龙头企业业绩维持高速增长。其中,通威股份以1114亿元营收高居榜首,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分居第二、三名,分别为941亿元、851亿元。

对比来看,第三季度,80家光伏企业第三季度营收总和3583.43亿元,53家企业营收实现正增长,占比67.5%。与前三季度营收排名TOP10企业相同,只是位次排名略有调整。

02 企业营收同比增幅

2.png

从营收增幅来看,能辉科技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增幅最大,同比增长456.37%,作为光伏电站系统集成商,市场认为业绩大涨很大程度受光伏上游组件价格下跌的影响。

综合1-9月营收增幅来看,受益光伏市场需求旺盛,石英砂、逆变器、石英坩埚、银浆等龙头业绩狂飙。其中,石英股份涨幅最高,达到378.27%;上能电气、欧晶科技分居第二、三名,涨幅达到210.59%、147.76%。

03 企业净利润情况

3.png

净利润方面,80家企业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336.09亿元,其中46家企业实现正增长,占比57.5%。而前三季度,80家企业实现归母净利1149.82亿元,其中53家企业实现正增长,占比66.25%。

整体来看,在第三季度企业盈利能力开始出现分化,其中有43.5%的企业净利润亏损。综合来看,排名前十的企业未有太大变化,只是坐次上下有调整。其中,通威股份、隆基绿能前三季度净利润均超百亿,分别为163亿元、116.9亿元,特变电工以93.76亿元紧随其后;阳光电源、晶澳科技、晶科能源、TCL中环净利润均超61亿元以上。

04 企业净利润同比增幅

4.png

从净利润增幅来看,光伏辅材企业成为前三季度的最大赢家 ,帝科股份、三超新材、石英股份等各辅料环节龙头业绩亮眼,前三季度涨幅分别为1968.4%、638.32%、548.32%。

此外,随着光储融合市场迎新一轮“爆发”之际,逆变器市场快速增长,上能电气、阳光电源等光伏逆变器龙头业绩靓丽,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分别达到359.04%、250.53%。

残酷竞争下 产业链步入“薄利时代”

纵览整个产业链,2023年前三季度,光伏行业产能扩张与终端需求不匹配,导致产业链价格快速下行,产业链竞争博弈剧烈,行业愈发“内卷”。

年初以来,上游硅料价格近乎腰斩。据硅业分会披露的数据显示,1月4日,单晶致密料价格成交均价为17.62万元/吨,至10月26日成交均价已跌至8.01万元/吨,跌幅达54%。硅料价格的影响也直观反映在了企业财报上,据大全能源披露的业绩显示,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29.11亿元,同比减少32.49亿%;第二季度跌幅持续扩大,净利润同比下降83.48%;第三季度净利润下降加剧,同比骤降87.61%。大全能源表示,产业内周期性库存消耗叠加新增产能陆续释放,导致国内多晶硅供给量大幅增加,价格快速回落,受此因素影响,公司业绩较大幅下降。

硅料价格大跌之下,光伏主材的四大环节也转向了全面薄利时代。硅片环节,仅TCL中环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3.75%;弘元绿能、京运通则同比下降幅度分别为53.43%、56.21%。对于业绩增长原因,TCL中环表示N型赛道是关键竞争因素,前三季度,TCL中环硅片加速向G12大尺寸产品及N型市场切换,产销规模同比提升68%。

在中下游光伏电池组件环节,21家上市公司2023年三季度营收达5947.22亿元,归母净利达563.52亿元,其中18家企业实现利润正增长。整体来看,推进组件一体化及抓住新一轮技术迭代红利的光伏企业优势渐显。

2023年以来,光伏组件不断刷新“底线”。在上游价格快速下跌、产能阶段性过剩等多重因素交织叠加下,年初组件价格还在1.8元/W左右。而近期,在华电集团第三批光伏组件集采开标中,出现了0.9933元/W的报价;在国家能源10GW组件集采开标中,更是出现了0.945元/W的低价,创下历史低点。组件“1元时代”背后,行业“内卷”加剧,更有龙头企表示,1元左右的组件价格企业很难生存。

5.png

激烈竞争之下,一体化光伏企业在微利时代,依然维持净利润增长势头。其中,晶科能源以近三倍的净利润增长率暂时领跑,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阿特斯净利增长一倍左右。此外,N型技术红利开始兑现,晶科能源前三季度组件出货量为52.2GW,其中N型组件出货量达29.8GW。天合光能受益于自产N型硅片产能的逐步释放,组件产品的综合成本进一步下降,盈利能力提升。晶澳科技持续推进N型产能布局,计划至2023年末N型电池产能将超过57GW。而隆基绿能正加速向BC技术切换,随着旧产能存货逐渐出清,新一轮技术周期红利将显现。

80家企业财报一览

6.png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型向日葵形太阳能集中器可使采集率提高10倍
太阳光自动追踪系统设计方案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