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焦点新闻资讯 > 正文

黄骅港扩大开放获批 冀东南地区打开出海大通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8-31 12:01:52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199


黄骅港口岸综合港区扩大开放日前获国务院正式批复。8月27日下午,省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正式通报了这一信息。

“这是我省口岸开放史上的重大突破。”省发改委副主任宋立民介绍。作为我省冀东南地区运距最短的出海口,黄骅港口岸综合港区的正式开放,意味着对我省腹地经济最具拉动作用的东南部出海通道就此打开。

956.6平方公里开放范围,为黄骅港中长期发展预留充足空间,正式开放来之不易。

据介绍,黄骅港综合港区自2009年3月开工建设,在当时国家暂停新批海港临时开放的不利局面下,经口岸部门和查验单位的不懈努力,2010年7月6日综合港区临时对外开放获得批准,8月1日正式开航运营,创造了自起步工程开工至对外通航,不足一年半的口岸开放纪录。港口建成运营即实现临时开放,这在国内也是绝无仅有的。

随着黄骅港综合港区吞吐量的不断增长和新的码头泊位陆续建成投产,只靠临时对外开放已远远满足不了运营需求,综合港区迫切需要尽快获得正式开放的资质。此次综合港区对外开放历经两轮征求国家相关部门意见,两次上报国务院审批,能在今年就获得国务院批准实属不易,综合港区也成为我省开放最快的口岸之一。

水运口岸的开放范围是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部门批准的、允许航行国际航线船舶进行装卸或过驳作业的水域和陆域范围,开放范围之外不允许开展上述业务,且一经界定不容拓展。可喜的是,此次黄骅港综合港区口岸获准开放的范围达956.6平方公里,岸线38.3公里,泊位29个,基本涵盖了黄骅港现有规划利用岸线和绝大部分水域,为黄骅港的中长期发展预留了充足的空间,可满足黄骅港今后几十年的发展需要。

综合港区的对外开放,让黄骅港由单一煤炭输出港向多功能、综合性口岸跨越,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此次国务院批复综合港区开放泊位共29个,而港区已建成泊位只有12个。正式开放后,综合港区将加快建设液体化工、散杂货、粮油、矿石、原油等各类码头泊位17个。“港口功能将更加丰富,综合港区将名副其实。”宋立民说。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无线充电拓宽应用领域 “国家能源生物燃料研发中心”获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