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新能源汽车资讯 > 正文

各方积极应对汽车市场新常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1-09 12:01:14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44


在汽车市场压力逐渐增大的情况下,车企纷纷投身新能源汽车市场。

  近几年,在我国的汽车市场,特别是作为“风向标”的北京车市,经历过“井喷”也遭遇了“寒冬”。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和新兴行业的介入,汽车行业在面对巨大压力的同时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于是无论是政府,还是车企和经销商都在积极调整,共同在这个中国汽车市场的新常态下寻求更大的发展。

  新能源带来市场生机

  10月25日,北京市宣布本期新能源小客车申请人无需摇号即可直接获得新能源汽车牌照,这是北京市政府在推广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最新动作。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免摇号政策一经公布,新能源汽车市场波澜再起,近期除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再度上升,上汽、长安等车企也纷纷发布了自己的新能源战略。北京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政策“解禁”前,每月总销量已经限制在3333辆,业内专家预测,政策放开后,数据将进一步增加。

  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形势,如何在政策放开的情况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建元资本(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炜表示:“在市场容量尚小、新能源消费不积极的时候,通过金融参与的方式带动市场积极性。我们来购买电动车,然后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租给消费者。”同时他建议,通过生产端获得利润的整车厂家转换成“做市商”发起人。据了解,特斯拉在美国就是采取残值回购的方式。现在,东风日产启辰电动车就在进行“电动车回购计划”。

  作为我国自主品牌的代表之一,长安汽车同样对新能源市场十分重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勇表示,在接下来的个人市场上,长安也将打造新能源专属的销售套路,或将组建专门的新能源汽车4S店。而与传统汽车销售不同,新能源汽车除了将车卖给用户外还要帮客户解决实际使用问题,比如如何充电,如何安装充电桩,如何给车和电池保养增加使用寿命等。据了解,在未来10年,长安将投入180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预计到2025年销量累计达200万辆。

  压力下车企加速适应市场变化

  面对市场压力,北京汽车总裁李峰表示,“汽车市场不可能永远朝着越来越宽松的环境发展,而是一个季度比一个季度紧,一年比一年压力大。在每一年里都有竞争力弱的公司被市场甩掉,这种趋势在‘十三五’期间会非常突出。我们说‘十三五’叫淘汰赛,淘汰赛取决于市场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新常态下的价格下探、产品定位的调整,以及各个跨国公司之间在中国和自主品牌之间的水火交融的博弈”。

  他表示,残酷的竞争在今天的汽车市场上还远没有到来,到2020甚至2025年的时候,竞争强度将比现在还要大N倍。2020年之后,有可能中国汽车市场新车销量逐渐走平,不会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那个时候车企对市场的瓜分就会更加残酷。现在大家看到的格局在几年以后将是最好的环境。

  对此,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思远说,中国市场在迈向新常态的阶段,整个豪华车市增幅仅为5%左右,远远低于去年超过10%的增幅。但是,在今年前8个月,改款前的3系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已近7.3万台,月均销量达到9000台,取得了近10%的增长,这足以证明3系强大的实力。所以说,产品本身的优势是其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的重要条件。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有关问题的函 电动汽车维护保养全攻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原理 纯电动汽车原理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