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环保专家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支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15 19:03:27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196


   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交流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表示,目前城镇仍有约20%污水直排造成水体黑臭现象,治理措施不能等污水管网建设完工,还需要有短期措施快速行动。环能科技副总经理钟晓红建议,推行应急合同环境服务,同时,还过通过PPP合作建立专业化公司,推动应急措施与常规处理结合,弥补常规处理的20%遗漏,缓解黑臭河湖民生现阶段严重突发问题。

  按照“水十条”要求,2017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污水要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需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黑臭水体要得到消除。

  这也就意味着,根除黑臭水体行动仍任重道远。因为城市河湖较为普遍的黑臭现象,不仅时刻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破坏了整体已经取得的水污染控制成果,且一到天热就容易影响居民日常生活。

  “有鉴于我国水环境形势仍然严峻,我国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必定会经历较长的建设周期。”环能科技副总经理同时也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污染治理联合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钟晓红在会上表示,目前我国城镇仍有约20%的污水直排和溢流,有充分理由认为,这是造成当前城市河湖黑臭的主要原因。标本兼治就是要制定系统规划,并分阶段实施,实现长期与短期相结合,游击战与阵地战相结合,应急与常规相结合。

  所谓的“长期——阵地战”,是指将污水纳入城市管网收集系统, 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对污水作常规处理。而“短期——游击战”是指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初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保证出水水质透明,基本消除臭味。在常规管网和设施建好运行之后,可以撤掉应急设施。而撤掉的应急设施又可以为其他有应急需要的地方所用。经过分阶段实施后,实现河湖水生态健康的恢复。

  据悉,目前环保部在大力推行合同环境服务模式。该模式由环保企业提供投资、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并由其运营,而政府与企业签署合同购买环保服务。该合同以水质指标的质和量未合同标的。

  钟晓红建议,推行应急合同环境服务,针对1-5年环境改善问题,采取应急或者过渡性的措施,改善区域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对公民造成的伤害,缓和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冲突。同时,还过通过PPP合作建立专业化公司,推动应急措施与常规处理结合,弥补常规处理的20%遗漏,环节黑臭河湖民生现阶段严重突发问题。

 
关键词: 水体 污水 城市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