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焦点新闻资讯 > 正文

武汉加快建设企业创新体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08 10:01:26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133


图为科研人员正在做实验。 张 鹏摄

  “龙头唱大戏,创新热浪高”。前不久,2016年武汉知识产权宣传周在东湖国家高新技术示范区举行启动仪式。武汉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武汉市系统调整科技政策,在鼓励“大院大所”科技创新的同时,采用发放科技创新券和科技创新基金等形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初步形成以10大工业研究院为龙头的企业创新体系。

  “大院大所”带动创新

  近年来,为打造武汉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重要平台,武汉市与在武汉的高校、企业组建了光电子、智能装备、导航与位置服务、新能源汽车、地质资源环境、化工新材料、海洋工程装备、遥感与空间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10家工业技术研究院。

  历经数年发展,各家工业技术研究院以“市场化导向、企业化运作”的理念,依托武汉的科教资源,加快促进技术成果转化,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竞相迸发活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泛应用前景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引领相关产业集群化发展,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企业培育和项目孵化能力不断增强。

  武汉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截至2015年底,武汉市工研院累计孵化企业234家,较2014年底新增90家,其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有28家;累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58项,较2014年底增加145项,为武汉市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打造产业集群注入了活力。

  记者采访了解到,新能源汽车工研院充分发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孵化平台作用,加快孵化大功率高效直流充电机、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等重大项目,与东风公司商谈在纯电动通勤车、物流车的整车开发及产业化等领域的合作;导航与位置服务工研院在开展板卡、导航模块和定位服务平台建设的同时,参股孵化了北斗振杰、迈普时空导航等5家高科技公司,通过参股北斗产业链上不同环节企业,提升产业链运作效能;地质资源环境工研院进一步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环保与地下空间、珠宝等三大产业,进行重点投资布局,其中氢能源项目得到广泛关注;生物技术研究院充分发挥在生物科技领域的平台优势,整合资源打造组合生物合成、纳米药物工程、病毒疾病防治等专业技术平台。

  据统计,2015年底,武汉市工研院累计申请专利1022项,孵化企业共实现产值64489万元,其中工研院自身实现产值达9432万元,完成税收426万元,科技成果研发及转化能力日益增强。

  在工研院的带动下,武汉市企业创新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2015年,武汉市发明专利申请超过百件的企业有10家,比2014年增长一倍。

  人才高地效应显现

  近年来,10大工研院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打造协同创新中心、发行海外人才创业助推基金等多种方式吸引国内外高层次创业人才,通过外聘、外协、自培等多种渠道,实现了凝聚人才的多元化。

  去年各工研院新引进海外人才43人,新引进或培养国家“千人计划”、湖北省“百人计划”、湖北省“楚天学者”、东湖高新区“3551人才计划”等各类高级人才81名,人才高地效应逐步显现。

  生物技术研究院瞄准国家对生物产业重点优先发展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启人才引进、聚集新模式。励合生物作为连续2届“3551人才计划”入选企业,聘用了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野依良治担任技术顾问。导航与位置服务工研院继聘请刘经南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千人计划”韩绍伟博士担任院长后,又聘请了“3551人才计划”的王庆海、莫钧担任高管。化工新材料工研院与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苏笑海、桂裕鹏、姜兴茂团队分别就可降解包装材料、复合封装膜、压裂支撑剂等项目进行了深度交流,并与桂裕鹏团队达成项目入驻共识。

  地质资源环境工研院与美国、德国、韩国、新加坡等1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联系,与国外大学、科研机构签订了6份合作协议,4个国际联合实验室正在筹建。导航与位置服务工研院为提升品牌竞争力,承办了国际海事无线电技术交流会、参加了国际北斗产业年会、“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参与了多个北斗国际标准的制定。光电工研院参加了美国西部光子学会、美国CLEO展会等业界权威会议,与光电子学术、产业、投资界的专家开展了交流。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与挪威、新加坡、巴西等国的海洋工程装备领军企业开展了业务合作。

  合力搭建“众创空间”

  光电工研院建立了SMT贴片研发测试服务平台并对外提供研发服务,同时正在筹建ICC集成电路技术及产业服务中心和EMC电磁兼容性检测服务中心。导航与位置服务工研院组建了北斗卫星应用产品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北斗卫星应用的相关产品批量化测试,并提供相关的测试技术和测试产品支撑。地质资源环境工研院挂牌成立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并参与筹建武汉海外科技人才离岸创新中心。智能装备工研院与西门子武汉创新中心拟合作建立“众创空间”,为智能制造创业项目提供孵化服务。

  地质资源环境工研院吸引各类投资5800万元,通过与中信证券等投资机构合作,筹建股权众筹等金融创新平台,并拟发起1亿元天使投资基金和2亿元新三板投资并购基金。光电工研院与汉信资本合作成立了1亿元光电育成基金,获得各类风险投资和产业基金1.6亿元。导航与位置服务工研院拟引进大型国有企业及浙江民营企业参与工研院建设,目前已累计吸引社会资本逾亿元。化工新材料工研院与市科技创业天使投资基金公司就成立天使基金进行了深入洽谈,并拟在武汉化工区管委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下设立子基金,多渠道解决项目初创期的资金问题。

  平台的搭建有效地推进了企业投融资的发展。据统计,2015年,武汉市工研院共组建公共服务平台20家,服务企业23070人次,服务收入2626万元。武汉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武汉将加大对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的统筹协调力度,推动工研院加快建立科技成果育成基金,通过孵化一批企业,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格局。(经济日报记者郑明桥)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无线充电拓宽应用领域 “国家能源生物燃料研发中心”获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