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太阳能资讯 > 正文

光伏与水稻生产实现“跨界”结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27 02:03:54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27


  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主办的中利万农“智能光伏嫁接大农业”创新项目规模化推广方案论证会日前在江苏省常熟市举行,中利腾晖首创的“智能光伏嫁接大农业”创新模式获得专家一致认可。专家认为,该模式实现了全新一代的“农光互补”技术在荒滩地改造为水稻等粮食大农业上的成功应用,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同时创新了“收益型”精准扶贫方面效果显著,具备大规模推广价值。

  来自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可再生资源协会、国家新能源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农科部门等有关方面专家参加了此次论证会。

  据介绍,与传统“农光互补”技术仅适用于水产养殖和喜阴作物种植同,中利万农“智能光伏+科技农业”创新项目技术将光伏支架抬到4米以上高度支架桩距扩到10米,采用单板特定角度等技术安装工艺,既能充分满足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需要,又能保证光伏下每棵农作物获得75%以上太阳光射照,适用于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大田作物,且有利于稳产增产。同时,中利腾晖与华为公司共同研发了“智能光伏”云中心自动监控系统,同时延伸了对农业环境温度、土壤湿度、肥力状况等农业生产环境进行自动分析,利用光伏支架设置喷淋系统,实现了自动喷淋、喷灌、施肥等,并利用光伏电源设置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设施,实现智慧农业和无公害农业。

  据了解,该创新模式去年已申报了34项国内、国际发明专利,并在江苏常熟、山东冠县、河南开封、江西余干等地区,利用非农用地建成了水稻、小麦、蔬菜、中草药、中藏药、无土栽培种植等作物种植及水产养殖示范项目,试验效果已得到充分验证。10月15日,江苏省农业科技部门,对常熟原荒滩地改良的中利万农“智能光伏+科技农业”26亩光伏下的稻田进行测产,结果显示平均亩产583.2公斤,与常规大面积生产水平相同。另据权威机构查新报告,光伏与水稻生产结合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专家论证组认为,中利万农“智能光伏+科技农业”的创新模式在农业水稻上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实现光伏发电与现代设施农业有机结合,不与农业争地,光伏发电和农业收入叠加,让土地产出率大幅提高。光伏产业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一条多方共赢、利国利民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 光伏 太阳能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型向日葵形太阳能集中器可使采集率提高10倍
太阳光自动追踪系统设计方案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