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焦点新闻资讯 > 正文

“后巴黎时代” 中国低碳转型该怎么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06 10:30:16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69


2016年11月《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后,全球进入“后巴黎时代”。

6月29日在京发布的《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7)》(下称《报告》)在探讨全球气候治理新机制、中国碳市场设计和低碳转型试点等热点话题的同时,提出了“后巴黎时代”对中国的若干启示。

《报告》提出,当前缔约方国家自主贡献与全球减排目标差距较大,中国应该切实衡量社会成本及减排目标难度。

在《巴黎协定》下,中国提出了多项自主贡献目标,包括2030年单位GDP的CO2强度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比例提升到20%,以及2030年左右CO2排放达到峰值。

“中国承诺的非化石能源比例提升到20%是能实现的。”国家能源局战略规划司副司长何永健表示,中国超额完成非化石能源比重提升的目标也是有一定现实基础的。一方面,由于重化工业转型加快,中国2020年的经济总量可能比提出目标时的测算基数略有减少;另一方面,中国能源结构优化速度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速度都超过预期。

此外,考虑到《巴黎协定》对温室气体减排以及二氧化碳达峰与二氧化碳当量达峰的差异性,报告认为,中国有必要尽早开展核查工作,重新思考“抓大放小”中“大”的贡献力度,实现不同行业、不同温室气体边际减排成本的均等化或近似均等化。

碳排放数据核查、数据透明度和权威性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主要诉求。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在周二举行的“经济新常态与绿色发展之路”研讨会上表示,数据的透明和准确是建立碳市场的基础,而碳市场的建立也促进了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考虑到中国行业众多,统计核算难度大,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MRV)工作也要随着碳交易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完善。

《报告》认为,碳排放交易试点体系的建设在暴露出覆盖范围、份额分配、MRV体系等问题的同时,也提供了宝贵经验,为全国体系在2017年如期启动奠定了制度、技术、能力、数据和机构等方面的良好基础。

同时,由于《巴黎协定》长期目标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报告》提出,中国需要加强2050年之后的二氧化碳及温室气体排放预测工作。

对此,此次报告也新增了低碳发展展望部分,通过对不同转型强度下能源消费总量、能源结构、关键激励政策和经济影响进行定量评估。

据《报告》撰写者、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希良教授介绍,研究团队设定了三种中国未来低碳能源转型情景——低碳能源转型情景、加速低碳能源转型情景和超常规低碳能源转型情景,三种情景的碳强度年均下降率分别为4%、5%、6%。

研究人员认为中国很有可能实现加速低碳能源转型,即中国CO2排放量在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之后不断下降,非化石能源比重2030年达到23.8%,若有颠覆性能源技术出现,择优可能实现超常规低碳能源转型。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无线充电拓宽应用领域 “国家能源生物燃料研发中心”获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