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焦点新闻资讯 > 正文

从售电侧入手有序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5-21 18:48:00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3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刻不容缓。市场化的核心问题体现在价格的自由竞争上,因而电力改革的核心是全面市场化取向的电价制度的改革。明确改革方向为“放开两边,管住中间”目前,我国电价改革已经完成由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两次跨越,但当前电价机制仍非常不合理。主要问题即是应属于竞争环节的发电侧和售电侧的电价受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如果把发电和售电的价格比喻成电价构成的两边,那么输配电价就是电价构成的中间环节。从电力发、输、配、售四个环节的自然属性看,发电和售电是竞争环节,应 引入竞争机制,打破上述两种垄断;而输配作为中间的电网环节,则是自然垄断性质的,成本、规模、安全等因素决定了并不是所有的主体都可以拉电网,因此,放 开中间,在输配电网环节自由竞争是不符合自然垄断的基本规律的。因此,“放开两边,管住中间”无疑是下一步电价改革的发展方向。即将发电和售电环节推入竞争领域,把输电和配电环节保持在自然垄断领域,建立通过听证会形成成本更加合理的、能被消费者接受的、固定收益的、过网费形式的输配电价生成机制。从售电侧切入有序推进电力改革对于如何“放开两边”,由于已实现厂网分离,发电侧改革已经相对成熟,关键是要在售电侧推进电力改革。以实现发售两端的厂商和大用户直接对接。改变目前国家电网“统购包销”的格局。首先,逐步放开用户端的购电选择权,促进电力用户参与市场竞争,形成多个购售电主体竞争的格局。大用户和厂商直接见面的现实意义在于促进合理价格机制的形成、合理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促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完善。其次,当前应着手在售电侧培育售电主体,即组建私人售电公司和电力交易所。中国目前没有售电公司,而在国外有大量的售电公司,是它们穿针引线,聚合分散用户和厂商直接见面。在售电侧不仅要培育售电公司,还要建立电力交易所。电力交易所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引进了金融的概念,能够预测不同季节不同时点的电价。不可否认,部分人可能 会利用电力期货交易进行套利,但套期保值仍是期货交易最根本的职能,如果有大量的电力企业能运用套期保值,将有利于控制风险,预测电力价格。对于如何“管住中间”,由于中间的输配电属于自然垄断环节,输电网应该采取收过网费的方式,像高速公路收费一样,构造一个电源竞价上网的全国性竞争平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将消费电价降下来。其中电网环节的价格制定是关键。一方面成本的核算要合理推进,另一方面基于一定的利润分成比例决定每一度电的收费标准。对于定价主体,应由发改委组织听证 会,根据输电网的经营业务成本加上一定的利润率水平初步确定过网费,并经国家审计部门核定后确认。这种定价方法,既能体现公共产品的服务职能,又能维持国 网公司自身的生存发展。售电侧的电力市场化也将有助于探索下一步输配分开。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未来输电 和配电是否同样可以分开,在配电环节也引入竞争,这是可以探索的。但笔者认为发输配售四个环节中,一定要在解决完主辅分离之后,先实现配售分离,再来考虑 输配分开。售电侧的电力市场化反过来将有助于探索输配分开,加快形成输配电企业的成本规则,在输电、配电环节建立科学、规范、透明的电价管理制度,促进电 网的公平开放。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无线充电拓宽应用领域 “国家能源生物燃料研发中心”获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