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焦点新闻资讯 > 正文

中俄死磕天然气协议 价格或低于现货价三至五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5-21 18:48:00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51

外界普遍预计,本周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将促成旷日持久的中俄天然气协议。《华尔街日报》总结分析师的观点说,中俄政府从没这么接近达成协议。尽管如此,两国依然有很大的分歧空间。要说分歧,以前就有。十多年前,中国石油集团与俄罗斯国有天然气公司Gazprom就开始谈判,希望达成长达30年、每年供应天然气380亿立方米的协议,但价格问题一直谈不拢。今年年初,中国上调了天然气年度消耗目标,预计到2020年将每年消耗4200亿立方米,去年预计规模1700亿立方米。中国的预计需求剧增,按说中俄天然气供应谈判应该向更有利于俄罗斯的一面发展了。其实不然。下图可见,2000年以来,中国天然气需求增长六倍多。正如几天前华尔街见闻援引路透的北京消息源消息,中国签约的压力不大。乌克兰危机使俄罗斯今年与西方关系日趋紧张,而中国已经开始向缅甸进口天然气,与卡塔尔、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液化天然气协议已经在手。牛津大学独立研究能源机构Oxford Institute for Energy Studies高级研究员James Henderson评价:对俄罗斯,中国有很强的谈判筹码。西伯利亚东部的天然气哪儿也去不了,只能输往中国。价格方面,中国去年与土库曼斯坦的协议价是每百万英热单位10美元。分析师预计今年可能也会这样要求俄罗斯。但Gazprom需要均价达到每百万英热单位12美元才能保本。中国的要价很过分吗?看看北美。那里的天然气价格约为每百万英热单位4美元。中国当然不会舍近求远,跨越太平洋买美国的天然气,但至少这样的价位展示了全球的低价环境。除了价格分歧,莫斯科律师事务所Vinson & Elkins的合伙人Rob Patterson预计,中国可能希望谈判时提到天然气管道的输送线路问题。俄罗斯可能希望中国为管道和其他相关基础设施数十亿美元的预付款提供资金支持。这样看来,一方面俄罗斯急于寻找西伯利亚天然气买家,另一方面中国的供应源不断扩大,形成买方市场的优势,这才是中国继续与俄罗斯死磕天然气的筹码。帮助伦敦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约100亿美元资产的基金经理Kirill Pyshkin上周五接受彭博采访时也预计:这次不能绝对肯定会签署协议,因为商业利益还是比地缘政治考量重要。天然气价格已经十多年阻碍谈判了,这次形势未必改变。在这方面还纯粹是商业问题。瑞信近日报告预计,由于近期俄乌关系紧张,俄罗斯有更大诱因今年内达成协议,落实对中国供气,估计中俄协议价为每百万英热单位为9-11美元,贴近目前中国从中亚进口气价1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并较亚洲现货液化天然气价低30-50%。除进口增加,瑞信还认为中国本土页岩气产量也会超出预期,“估计2015-2020年间中国天然气供应量的复合增长率达10%。”基于对地质结构有更好的评估以及钻井成本下降,瑞信预计,中国页岩气开发的收支平衡点有机会由现时的每百万英热单位14美元降至每百万英热单位10美元。下图均为去年每百万英热单位天然气价格,不同合约决定了天然气的不同成本,许多都低于当前价格。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无线充电拓宽应用领域 “国家能源生物燃料研发中心”获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