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燃气能 > 正文

中国稻田甲烷排放在减少

关注热度:150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许黎 丁一汇 罗勇 刘锦銮 杨宁 王天龙 余勇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2005年6月8-9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了中国科技部和美国能源部合作项目“气候科学”的第三届科学工作组会议。在会上,美国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物理系Khalil教授做了一个引人注意的报告,基于对中国稻田甲烷排放的多年测量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国稻田甲烷排放在减少,人口增长与稻田甲烷排放没有明显的关系,稻田可能不再是一个减少甲烷排放的有效途径以及现在大气甲烷浓度年增长率在减小和变化趋势趋于稳定等结论。笔者对以上结论作了简要介绍和分析。
【作者单位】: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广东省气象局 广东省清远市气象局 广东省清远市气象局 广东省气象局
【关键词】稻田 甲烷 排放 减少
【基金】:美国能源部项目(DE-FG02-04ER63913)资助
【分类号】:X51;
【正文快照】:
1引言 稻田是人类活动排放甲烷的主要生物源之一。 中国稻田甲烷的排放一直是国内外科学家关注的问 题,因为中国人口从1990年的11.6亿增加到2000 年的12 .8亿,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占世界的份额分 别从1990年的22.8%和36.98%降到2000年的19.7% 和31 .83%。在全球人类活动排放甲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长期不同施肥下太湖地区稻田净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变化    刘晓雨;李志鹏;潘根兴;李恋卿;

猪粪化肥配施对双季稻田CH_4和N_2O排放及其全球增温潜势的影响    王聪;沈健林;郑亮;刘杰云;秦红灵;李勇;吴金水;

广东清远早、晚稻稻田甲烷排放的观测研究    许黎;任万辉;杨宁;王天龙;刘锦銮;M A K Khalil;R A Rasmussen;M J Shearer;

中国稻田CH_4排放量估算研究综述    张广斌;马静;徐华;蔡祖聪;

黑龙江省村域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及低碳农业对策研究    温和

不同肥料的施用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及其减排措施    韩鹏飞;郭敏;

重庆市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分析    王莉玮;赵中金;曾荣;王正奎;

建立低碳城市规划工具——城乡生态绿地空间碳汇功能评估模型    叶祖达;

农业外部性识别、评价及其内部化    吕耀;章予舒;

长江口崇明东滩潮间带甲烷(CH_4)排放及其季节变化    杨红霞;王东启;陈振楼;陈华;王军;许世远;杨龙元;

三江平原湿地CH_4、N_2O的地-气交换特征    王毅勇;郑循华;宋长春;赵志春;

夏季长江口潮间带CH_4、CO_2和N_2O通量特征    王东启;陈振楼;王军;许世远;杨红霞;陈华;杨龙元;

水稻田CH_4排放量对施氮量响应的试验研究    薛正平;

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李晶,王明星,王跃思,黄耀,郑循华,徐新

1990~2000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变化模拟    王平;魏丽;杜筱玲;张稳;黄耀;孙文娟;刘文英;

低温室气体排放水稻品种筛选的初步研究    傅志强;黄璜;朱华武;

湿地甲烷生成的主要控制因子研究综述    王维奇;曾从盛;仝川;

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减排技术对策    邱建军;李虎;王立刚;任天志;

浅论重庆市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王莉玮;赵中金;曾荣;王正奎;

水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对施氮量响应的试验研究    薛正平;

不同施肥处理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特征    秦晓波;李玉娥;刘克樱;万运帆;

节水灌溉与控制排水理论及其农田生态效应研究    彭世彰;徐俊增;丁加丽;缴锡云;

水稻田CH_4排放量对施氮量响应的试验研究    薛正平;

基于模型和GIS技术估算1955-2005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    王平

稻鸭共栖免耕减排甲烷机制及综合效益研究    甘德欣

稻麦轮作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排放研究    邹建文

三江平原沼泽土地利用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    郝庆菊

川中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江长胜

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观测方法研究、应用及结果比对分析    王迎红

长江口滨岸潮滩沉积物反硝化作用及N_2O的排放和吸收    王东启

控制灌溉稻田甲烷排放规律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李道西

水稻植株和土壤对CH_4排放的影响及定量模型研究    傅志强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南方典型性水稻土有机碳矿化与CO_2、CH_4产生研究    郑聚锋

闽江口互花米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通量研究    鄂焱

互花米草和短叶茳芏植物体甲烷传输研究    黄佳芳

不同耕作方式下紫色水稻土农田生态系统甲烷排放的研究    唐其文

北京上甸子大气本底站气相色谱法在线观测CH_4和CO研究    汪巍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滇池水污染经济损益分析    王洪亮

长期不同施肥对中国东北黑土甲烷氧化菌群落特征与功能的影响    杨芊葆

保护性耕作对旱作麦田CO_2排放通量的影响及其水热关系分析    杨玲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植物传输甲烷研究    刘泽雄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红壤双季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研究    杨秀霞

脉冲电晕等离子体作用下甲烷氯化反应及产物选择性研究    祝成凤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吕庆堂;王俊茹;郭迎伟;

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    岳超;胡雪洋;贺灿飞;朱江玲;王少鹏;方精云;

水稻品种以及施肥措施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邵可声,环境模拟和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分室,李震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

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韦恒;柴方营;李友华;

解读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博弈论视角    蒲勇健;

东北松嫩草原碱茅群落的土壤呼吸同枯枝落叶分解释放CO_2贡献量研究    王娓,宋日,郭继勋

近50年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赵秀兰;

畜禽粪便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石剑华;李志国;王英杰;潘翔磊;魏向阳;

中国陆地自然植被碳量空间分布特征探讨    王绍强,周成虎,罗承文

江西省发展低碳农业的潜力分析    钱海燕;樊哲文;方豫;黄灵光;

基于遥感和GIS的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和碳循环研究    陈四清

肉牛甲烷排放与粪便肥料成分含量快速预测方法和模型的研究    樊霞

东北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地下碳动态研究    杨金艳

控制灌溉稻田甲烷排放规律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李道西

基于遥感和GIS的上海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碳库研究    史利江

广州地区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及模拟研究    任万辉

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时空差异及增汇技术研究    赵荣钦

黑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研究    李大全

农作物秸杆资源循环利用效益研究    罗岚

郑州东区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    魏婷婷

特大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量测算与排放特征分析    郭运功

黑龙江省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王峰

建立低碳城市规划工具——城乡生态绿地空间碳汇功能评估模型    叶祖达;

基于土地综合整治的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朱帅蒙;陈伟强;房阿曼;马会宁;赵洁;

Research on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in Rice Fields at County Level    

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净增温潜势影响的初步研究    张岳芳;陈留根;朱普平;张传胜;盛婧;王子臣;郑建初;

猪粪沼液施用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及温室效应的影响    孙国峰;郑建初;陈留根;何加骏;张岳芳;

控制灌溉稻田的甲烷减排效果    彭世彰;和玉璞;杨士红;徐俊增;侯会静;

城乡生态绿地空间的碳汇功能评估——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    赖瑾瑾;

长期施肥下南方黄泥田稻田甲烷排放特征及温室效应研究    林诚;王飞;何春梅;李清华;李昱;

太湖地区不同集约化栽培模式下稻田CH4排放    马煜春;孙丽英;孔宪旺;黄太庆;熊正琴;

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郭耀东;邬刚;武小平;温日宇;

吉林西部水田土壤碳库时空模拟及水稻生产的碳足迹研究    徐小明

黑龙江省村域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及低碳农业对策研究    温和

低碳农业发展理论与模式研究    骆旭添

农田减缓气候变化潜力的统计计量与模型模拟    程琨

有机物料还田对麦玉两熟农田土壤有机碳和系统碳净平衡影响研究    龙攀

福建省森林碳储量的区域分异研究    李秀花

耕作和施肥对稻田生态系统土壤碳排放及碳收支影响的研究    寇志奎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红壤双季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研究    杨秀霞

武汉城市圈农业低碳发展分析与路径选择    林巧鹏

不同施肥措施下双季稻田固碳减排研究    侯晓莉

黑龙江省低碳农业的发展对策研究    田甜

太湖流域水稻种植系统温室效应、碳汇效应及收益评估    杨艳

北京山地人工林生物量测定与模拟    裴雅茹

双季稻不同耕作与种植方式对产量和农田碳排放的影响    刘兵

不同施肥模式下施用生物黑炭对雨养旱地土壤性质、玉米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    邬刚

稻田CH_4的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路鹏,许皞,田秋英,李海君

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曹云英

中国煤矿甲烷向大气排放量    郑爽,王佑安,王震宇

北京地区甲烷排放的变化趋势和分布特征    苏芳,邵敏,张敏

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张运涛,方德罗

中国甲烷排放现状    张仁健,王明星,李晶,杨昕,王秀玲

淡水甲烷排放    武书庚;

减少农业甲烷排放的技术选择    林而达

控制稻田甲烷排放的农业技术选择    周毅,陶战,杜道灯

稻田甲烷排放机理和调控技术    唐建阳,翁伯奇,黄毅斌,钟红梅,何萍,陈炳焕,欧阳华明

微生物生物技术在控制畜牧业甲烷排放中的应用    马青山;余占桥;张日俊;

利用甲烷市场化机制 做好农业领域甲烷减排    孙玉芳;李景明;张岫英;

规模化猪场甲烷排放通量测量与分析    高新星;赵立欣;

日粮中添加茶皂素和豆油对羔羊肉用性能和甲烷排放的影响    茅慧玲;陈雪君;林嘉;刘建新;

营养因素对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影响的研究现状    娜仁花;董红敏;

减排增汇发展低碳绿色农业    林而达;陈敏鹏;

反刍动物低甲烷排放的瘤胃调控和粗饲料合理利用    朱伟云;毛胜勇;

我国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现状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高艳霞;李秋凤;曹玉凤;李春华;李建国;

低温室气体排放水稻品种筛选的初步研究    傅志强;黄璜;朱华武;

高原湿地甲烷产生的生物学机制及其分子生态学研究    田建卿;田建卿;王艳芬;东秀珠;吴宁;陈槐;

越高产越环保    记者 张小军

欧盟加入甲烷市场化伙伴计划    尹杰

水稻田并非甲烷排放重要源头    记者 沈建华 刘文彬

曹广民:小草也成气候变暖疑凶    本报记者 吴洣麓

改变种稻习惯可为地球“降温”    首席记者 任荃

世界各国致力甲烷市场化    陈重宇

甲烷市场化:清洁能源造福人类    记者 王巧然

十九国联手推进甲烷市场化    张小青

打嗝的后果很严重    本报记者 冯卫东

施肥不当也会加速温室效应    特约通讯员 胡必强

肉牛甲烷排放与粪便肥料成分含量快速预测方法和模型的研究    樊霞

控制灌溉稻田甲烷排放规律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李道西

闽江河口短叶茳芏湿地甲烷产生、氧化、传输与排放研究    黄佳芳

典型草原草畜系统甲烷排放的研究    王晓亚

稻鸭共栖免耕减排甲烷机制及综合效益研究    甘德欣

UV-B增强及控释氮肥对转基因水稻生长和甲烷排放影响的研究    周文鳞

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以及平流层水汽与臭氧的研究    谢飞

不同日粮对奶牛瘤胃甲烷及氮排放的影响研究    娜仁花

植物油及十八碳不饱和脂肪酸对瘤胃甲烷生成和微生态的影响    张春梅

稻田养鸭抑制水稻纹枯病机制及拮抗细菌A168筛选鉴定研究    张亚

有氧条件下中亚热带植物甲烷排放研究    高玉春

艾比湖地区生长季典型生态系统土壤甲烷排放通量分析    孙景鑫

中亚热带山地森林植物原位排放甲烷研究    杨燕华

河滨修复湿地甲烷排放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吴筱

奶牛养殖场甲烷的排放特征研究    袁慧军

淡水螺类对湿地微生物介导的甲烷排放的影响    徐晓

三峡水库典型消落区生态系统不同高程CH_4排放研究    廖秋实

准好氧填埋场产甲烷特性研究    李帆

中国主要稻田种养模式生态分析    李娜娜

城市湖泊的甲烷排放时空变化及其与水文水质关系    艾永平

 
关键词: 稻田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