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生物质能 > 正文

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试验

关注热度:76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李永磊 宋建农 康小军 董向前 姜洪喆 彭维钦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阐述了粉碎刀辊正转、旋耕刀辊反转的双辊秸秆还田机结构特点和作业机理。基于土槽试验台设计了室内旋耕耕作部件试验装置。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双辊作业模式具有良好的植被性能和相对较低功耗,其应用于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是可行的。研制了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并进行了玉米秸秆还田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可一次完成直立玉米秸秆还田、旋耕碎土等联合作业,秸秆粉碎合格率、根茬破碎率、植被覆盖率、碎土率等可达90%以上。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关键词】旋耕机 秸秆还田 双辊组合 作业机理
【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7BAD89B04)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203059)
【分类号】:S222.3
【正文快照】:
引言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作物产量。机械化秸秆还田是秸秆资源利用经济有效的方式[1~3]。我国先后研制了秸秆粉碎机、根茬粉碎还田机、秸秆整秆还田机、联合作业机等秸秆还田机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4~9]。现有秸秆还田机械还存在一些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1GM—175A型——稻麦秸秆还田旋耕机    李建国

IGM-175A型稻麦秸秆还田旋耕机特点及操作注意事项    张勇

1GM-175A型稻麦秸秆还田旋耕机实用性探析    束继业

旋耕机水田埋草    景后寅

水田埋草旋耕机的技术经济性能试验及推广    匡伟群,张祝军,李明如

1GM-175A型稻麦秸秆还田旋耕机特点及操作注意事项    李建国;

旋耕机成为农机市场新亮点    段玉

亚澳牌1GQNB-180型旋耕机    李民杰;

FG—150型秸秆还田旋耕机试验研究    马维克

秸秆还田新机具──水田埋草旋耕机    肖长松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比较研究    周勇;黄海东;吴一鸣;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及其展望    陈新;张瑞宏;

浅谈对玉米保护性耕作的认识    王红军;李秀荣;高连军;许景岩;乔桂霞;姜旭阳;何立红;陈海龙;

山东省小麦、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康云友;侯方安;马清兰;

水田埋草旋耕机的试验研究    熊元芳;

旋耕机生产企业状况分析——基于全国耕作机械质量安全普查    刘晓娟;于晓波;张凤菊;赵丽萍;李国林;

浅析手扶拖拉机配套旋耕机型号编制    沈崇鑫;过婉华;

1GD-90型电动旋耕机研制    王惠成;丁文艳;刘伟;

秸秆还田机的使用保养与维修    王建彬;杨华亮;吕智敏;李胜利;

高秆翻埋还田配套装置研究与试验    周勇;许绮川;夏俊芳;吴一鸣;

旋耕机的维护及使用    吕学敏

旋耕机的使用与调整维修    高铁峰

旋耕机的调整与维修    

新型旋耕机在南昌问世    晋龙

旋耕机的先购、使用和保养    田自祥

旋耕机的选购、使用和保养    段应华郭君

旋耕机选购、使用和保养    自治区农机学会 供稿

旋耕机:因地制宜选机型 播种机:“三包”凭证看仔细    

安全操作旋耕机    祁阳县农机局 邓英寰

旋耕机的正确使用    孙雁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林生物质能的区域影响研究    马占云

旋耕—碎茬仿生刀片    汲文峰

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的研制开发    刘小伟

吉林省雨养农业区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    李万良

秸秆—根茬粉碎还田联合作业机的研究    李春胜

多功能玉米秸秆还田机的研制    李艳

秸秆还田施肥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蒋中秋

水田高茬秸秆还田耕整机的研制    余水生

大马力旋耕机组匹配中旋耕机参数化模型研究    胡春燕

河西地区一年两熟机具配套的研究    刘祥三

旋耕机变速箱的参数化设计与研究    尹新涛

稻板田免耕油菜播种机开沟部件的试验研究    罗海峰

 
关键词: 旋耕机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