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生物质能 > 正文

柠条秸秆和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关注热度:187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陈林 杨新国 翟德苹 宋乃平 杨明秀 候静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为了探讨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保墒措施下旱地玉米的土壤水分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以甘农118为试验材料,监测了单膜(SFP)、双膜(DFP)、柠条秸秆沟埋(CPDP)和裸地(CK)4种不同处理下0~100 cm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垂直变化及年际变化,测定了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SFP和DFP处理明显改善0~4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率,较CK处理保墒效果提高35.65%~47.91%,但随着玉米生育期的推进,由于玉米生长耗水和土壤蒸发作用,建植后土壤体积含水率均接近或低于萎蔫系数(7.20%)。连续2 a种植玉米4种处理土壤贮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CPDP和CK处理土壤贮水量分别减少了68.42和68.07 mm,其次为SFP(53.49 mm),DFP减少最小(48.98 mm),说明研究区内玉米生长需要消耗大量土壤水分。SFP和DFP能够增加玉米对降雨和土壤水的利用,不同年份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较CK处理分别提高12.55%~35.71%和25.11%~54.70%。SFP和DFP耗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建议在研究区种植玉米时可以采取SFP措施,而CPDP耗水量较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相对较低,不宜采取此种保墒措施。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部生态与生物资源开发联合研究中心;
【关键词】土壤 水分 作物 农牧交错带 玉米 产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123,41101301,41461046)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NZ14006)
【分类号】:S152.7;S513
【正文快照】:
陈林,杨新国,翟德苹,等.柠条秸秆和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2):108-116.Chen Lin,Yang Xinguo,Zhai Deping,et al.Effects of mulching with Caragana powder and plastic film on soil water and maizeyield[J].Transactions of the Chi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覆膜栽培方式对谷子(粟)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郭志利,古世禄

不同麦秸覆盖量对夏玉米田棵间土壤蒸发和地温的影响    张俊鹏;孙景生;刘祖贵;李晓东;刘小飞;

我国旱区作物根域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任小龙;贾志宽;丁瑞霞;韩清芳;

覆盖栽培方式对渭北旱塬土壤环境和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戴开军,雷国材,张睿,庄竟,刘党校

华北平原一年两熟保护性耕作体系试验研究    周兴祥,高焕文,刘晓峰

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作物减产的原因及作用机制分析    高亚军,李生秀

农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增产的水氮条件    高亚军;郑险峰;李世清;田霄鸿;王朝辉;李生秀;杜建军;

覆膜和露地旱作春玉米生长与蒸散动态比较    王罕博;龚道枝;梅旭荣;郝卫平;

黄土高原区草粮(油)翻耕轮作的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效应    韩丽娜;丁静;韩清芳;丁瑞霞;聂俊峰;贾志宽;李文静;

适当保水剂施用和覆盖促进旱作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李倩;刘景辉;张磊;陈勤;于健;Surya N.Achary;

不同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麦玉两熟产量的影响    李洪杰;宁堂原;邵国庆;王瑜;田慎重;李增嘉;曲学勇;

鲁东丘陵区玉米—小麦一年两熟一体化耕作技术体系研究    丁晓义;姜鸿明;董超;李林志;陈永娜;严美玲;

聊城市保护性耕作应用现状及其配套技术    张素芳;

农田秸秆覆盖技术研究进展    王维;郑曙峰;路曦结;徐道青;

南疆玉米茬地免耕播种小麦的表土作业技术研究    牛新湘;马兴旺;汪玉河;巴吾东;依明尼牙孜;艾则孜;马雪琴;马海刚;赵立朴;

地膜覆盖对玉米产量及其土壤状况的影响    闫根海;杨晓军;王斌;薛海龙;李霞;

辽宁大凌河流域草甸土土壤硝态氮运移及合理施肥调控    刘慧颖;董环;张鑫;韩晓日;

旱地冬小麦田间微集雨高产高效关键技术    张红琪;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农田土壤风蚀影响因子及防治对策    陈智;麻硕士;

酸雨胁迫对水稻萌发种子能量代谢的影响    仲小敏;张亚丽;周青;

冬小麦“四统一”技术体系——节水、省肥、高产、简化栽培    王志敏;王璞;李建民;李绪厚;鲁来清;

冬小麦“四统一”技术体系——节水、省肥、高产、简化栽培    王志敏;王璞;李绪厚;李建民;鲁来清;

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在两种栽培模式下水分生产效率的比较研究    李升东;王法宏;司纪升;冯波;孔令安;

不同施氮处理对菠菜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李鹏;李玉浸;杨殿林;王志勇;庞凤梅;

“十五”期间农业机械化技术攻关趋势研究    李安宁;范学民;路亚洲;

“十五”期间农业机械化技术攻关趋势研究    李安宁;范学民;路亚洲;

不同秸秆覆盖量条件下夏玉米田土壤蒸发规律研究    张俊鹏;孙景生;刘祖贵;高阳;

UV-B辐射增强对保护性耕作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江晓东;黄小梅;李永秀;

保护性耕作农田玉米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的初步研究    张克诚;袁会珠;李香菊;李克斌;林志安;

麦稻轮作制下耕作措施对土壤无机氮供应特征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张祥明;王允青;

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江山

环保型地膜覆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玉米生长的响应    张杰

施水播种灌水入渗和土壤松耕方法的研究    杨有刚

科尔沁沙地沙丘植物恢复进程中土壤肥力变化及线虫群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董锡文

调控措施对高产杨树的生长代谢及土壤条件的影响    张敬敏

土壤水分与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特性和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郑成岩

玫瑰(Rosa rugosa)根系生物学特性及对水肥空间异质性响应的研究    孙曰波

半干旱地区兰州百合对地膜覆盖和施肥的生态学效应研究    杨雨华

旱作微垄覆膜沟播马铃薯生长发育及营养规律    张子义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与氮肥配施对土壤与作物的效应研究    杨永辉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氮磷供给与利用研究    汪佳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土壤水温、光合生理及产量表现研究    方彦杰

少耕留茬覆盖小麦间作玉米的水分利用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陶志强

典型作物根际土壤溶液硝态氮浓度及淋失特征研究    刘辰琛

黄土旱塬区不同覆盖措施对冬小麦农田土壤呼吸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官情

种植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水、氮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高会军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    赵永敢

海拔高度、有机肥对红花大金元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研究    杨静怡

黑龙江西北部玉米膜下滴灌试验研究    白静

黑龙江西部风沙土区坡耕地保护性耕作技术节水增产效应研究    李月兴

不同树种叶片化感作用初步研究    罗振海;

宁夏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报方法研究    周翠芳;陈楠;张广平;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甘肃省旱作农业中的应用    李来祥;杨祁峰;刘广才;张成荣;赵小文;

荒漠绿洲区人工梭梭林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定量研究    何志斌,赵文智

亚洲干旱/半干旱区降水与大洋暖池气候的相关特征研究    白庆梅;田文寿;冯兆东;王澄海;靳立亚;

苜蓿、玉米根系提水作用与土壤水势——植物根系提水作用机理研究Ⅲ    李唯;胡自治;万长贵;李胜;孙旭武;

多裂骆驼蓬水浸液对多年生黑麦草的化感作用与生理生化表现    刘建新;胡浩斌;王鑫;

祁连山东段不同退化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密度研究    赵锦梅;高超;张德罡;

当雄草原不同退化草甸土壤含水量及容重分布特征    曹丽花;刘合满;赵世伟;

不同措施对高寒旱地莜麦土壤水分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肖凯,王殿武,褚达华

农田水肥效应及其生理机制研究    高亚军

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节水技术评价研究    翟治芬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效应研究    孙学保

玉米对肥料的反应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I.Arnon;杨景辉;

玉米的中后期生长与气象    高俊灵

玉米生长三维显示模型研究初探    严定春;诸叶平;李世娟;

气候变暖对玉米生长及其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张茹琴;

栽培方式对寒地玉米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杨克军;王玉凤;张树远;蔡鑫鑫;姜军;王岭;师臣;

超量覆盖物对土壤氮矿化作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方子春

灌水、石灰和镁肥水平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镁素利用的影响    雷文杰;李伏生;陆文娟;

辽宁玉米生产区土壤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魏美娜;杨红;刘志恒;张江林;李昕月;白海涛;

下等旱作土不同肥量配比对玉米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    朱星陶,李德珍,范德文

史丹利复合肥:让玉米在台风中抗倒伏    郇恒琳;

玉米马铃薯间作对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何国艳;汤利;郑毅;

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王爽;陈雪丽;李伟群;王晓军;孙磊;张磊;谷学佳;刘颖;潘亚清;张凤彬;王玉峰;

宝丰县示范方玉米大旱之年不减产    记者 王长河

为了丰收的希望    记者 李凤霞

科左中旗全力抗旱保丰收    徐志民

苏家屯区3800多亩玉米只长秆不结穗    本报记者 李海英

新技术让老旱区焕发青春    余慧 邓秀英 邓非 (本报记者 邓秀英 )

生态省长的“绿箱”    彤宇 陈中亮

干旱威胁台安农田    刘晓满

部分大田及果树出现不同程度旱情    朱玉龙

基于遥感的玉米产量预测系统的研究    胡楠

模拟降雨量下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和玉米的影响    眭彦伟

玉米覆盖耕作试验研究及SPAC系统水分传输模拟    谢萌

基于全极化SAR数据玉米长势监测及制图研究    化国强

大垄沟及其改良措施对玉米生长和WUE影响的研究    方锋

黑土区玉米控释氮肥的施用技术研究    王蒙

秸秆喷施快速腐熟剂后还田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冷麟良

锌肥施用方式对玉米锌吸收积累的影响    李辛

丛枝菌根影响纳米氧化锌和纳米银对玉米的生物效应    王卫中

局部灌溉玉米水分亏缺的土壤水分判别指标试验研究    马锦良

 
关键词: 土壤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