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生物质能 > 正文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下秸秆还田量对晚稻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的影响

关注热度:48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陈冬林 易镇邪 周文新 屠乃美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在耕翻、少耕和免耕条件下研究了早稻秸秆还田量对晚稻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提高体现在水稻生育后期;秸秆还田对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的提高效果在免耕条件下最好,而对速效钾含量的提高效果在少耕条件下最好;②不同耕作方式下宜实行不同秸秆还田量,就提高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而言,耕翻和少耕条件下宜实行全部秸秆还田,而免耕条件下宜实行2/3秸秆还田;③秸秆还田使土壤真菌和嫌气性细菌数量减少,放线菌和好气性细菌数量增加;耕翻使土壤真菌和嫌气性细菌数量减少,好气性细菌数量增加;④土壤耕作有利于晚稻生育前期与后期土壤微生物活度的提高,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微生物活度的影响在不同耕作方式下表现不同,耕翻条件下以2/3还田量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活度最高,而少免耕条件下1/3还田量处理最高.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作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秸秆还田 土壤耕作方式 晚稻 土壤养分 微生物
【基金】:国家“十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No.2004BA520A01) 湖南农业大学稳定人才基金项目~~
【分类号】:S158;S511.33
【正文快照】:
1引言(Introduction)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是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2007年达到5107.8×104t,是1978年的5.8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9).化肥超量施用现象日益严重,带来了诸如土壤结构破坏、土壤有机质减少、肥料利用率下降、土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下秸秆还田量对晚稻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的影响    陈冬林;易镇邪;周文新;屠乃美;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    赵昌秀;

大力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    李红燕;田爱武;

浅析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宋献礼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    尹承昌;赵文杰;柳玉荣;

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存在问题与对策    张鹏;徐延春;崔兴玉;

浅析当前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推广与应用    李顺;

为什么秸秆能源化优于秸秆还田    陈辉;

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前景    王春光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    

 
关键词: 秸秆还田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