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地热能 > 正文

雁山楝树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关注热度:98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夏小曼 李耀先 符合 谢少凤 李莉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对桂北地区雁山气温等气候要素与楝树5个物候期的多年同步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桂林雁山近34a来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特别是1997年以来增温特明显,在增温过程中以春季增温为主,冬季和秋季增温次之,夏季呈弱降温趋势;(2)近10a来雁山楝树展叶盛期、开花盛期表现为一致的提前趋势,叶全变色期和落叶始期表现推迟的趋势,整个绿叶期延长,果成熟期表现推迟;(3)2月平均气温(T2)和1~3月均温(T1-3)是影响楝树展叶盛期、开花盛期的主要气候因子;(4)楝树物候变化是植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作者单位】: 广西气象信息中心;广西气象局;广西气象减灾研究所;
【关键词】楝树物候 气候变化 生态响应
【分类号】:P467
【正文快照】:
自然物候变化是生物节律与环境变化的综合反映,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天气条件,而且反映了过去一段时间气象条件影响的积累。因此物候常被气候变化研究者作为一种重要的可靠的代用指标来指示气候变化。物候是生态系统响应气候变化的感应器,气候变化可以通过物候年变化(如叶片的展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广西近50年来气温、降水气候变化    黄雪松;周惠文;黄梅丽;赵江洁;

广西季气温、降水量异常频次的时空分布特征    覃志年;何慧;况雪源;

广西气温的气候变化分析    涂方旭,李耀先,覃峥嵘,李秀存,梁隽玫,张永强

广西45年来降水和气温的长期变化特征    黄嘉宏,张勇,罗忠红

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陆佩玲;于强;贺庆棠;

近50年北京春季物候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陈效逑,张福春

近40年中国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郑景云,葛全胜,赵会霞

沈阳城市森林主要树种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徐文铎;何兴元;陈玮;胡健波;闻华;

玛曲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王素萍;宋连春;韩永翔;冯建英;

气候变化对我国刺槐、紫丁香始花期的影响    徐雨晴,陆佩玲,于强

矮嵩草草甸植物种群物候学定量研究    周华坤,周立,赵新全,刘伟,李英年,严作良,赵旭霞

近50年北京树木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徐雨晴,陆佩玲,于强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王叶;延晓冬;

物候对全球变暖响应的研究综述    方修琦,余卫红

近50年西江径流量变化与气候变暖关系    游大伟;汤超莲;邓松;

气候显著变暖使广州极端气候事件增多    陈新光;潘蔚娟;张江勇;罗晓玲;

梅县近50年的气候变化    李凌志;黄志兴;

泡桐遗传变异与改良研究    茹广欣

中国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陆佩玲

引进矮生型针叶树繁殖技术及适应性研究    孙敬爽

热带引种植物物候和生长量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宋福强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的影响研究    赵凤君

我国北方典型生态区气候变化对农田、森林和草地生态的影响研究    赵国强

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气温和温度生长期的变化    徐铭志

半干旱雨养农业区陆面过程观测试验研究    杨兴国

近50年来气候变化对我国树木物候的影响    徐雨晴

黄土高原北部集雨补灌区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模式研究    苏艳华

川渝地区马先蒿属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王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发育的生态学研究    田玉鹏

河南省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研究    房稳静

1982~2000年中国植被覆盖变化及典型区域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    孙杰

河南省气候变化及其与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相互关系研究    陈彬彬

短时间冰冻低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解除的影响    赵海亮

苦楝中国分布区的物候区划    程诗明,顾万春

台湾大青枣在钦州种植的气象条件分析    杨兰英,李莲英

2005年广西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廖雪萍;黄梅丽;何燕;

广西气温的气候变化分析    涂方旭,李耀先,覃峥嵘,李秀存,梁隽玫,张永强

冬春温度和降水对龙眼丰欠年型的影响    甘一忠,李耀先

我国植物物候期的地理分布    龚高法,简慰民

气候变化对中国木本植物物候的可能影响    张福春

北京春季的树木物候与气象因子的统计学分析    张福春

近50年北京树木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徐雨晴,陆佩玲,于强

论生长季气候寒暖变化与农业    龚高法,陈恩久

物候对全球变暖响应的研究综述    方修琦,余卫红

冬季西、北江径流量异常的前期海-气背景场特征    游大伟;汤超莲;邓松;

用最大熵谱方法分析气候序列的周期    涂方旭,胡圣立,梁振海

广西东南部近36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杨超梅

广西气温、降水异常的统计特征    雷雪梅,况雪源

“气候变化”是一个骗局    卫奇;

关于成立国家海洋局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的通知    

保险业与气候变化    孙凯;沈海滨;

别用阴谋论观点看待气候变化    冯昭奎;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    李烨;

中国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障碍——一项基于问卷的调查结论    许光清;郭会珍;原阳阳;董志勇;

小岛国联盟:关乎生死存亡的应对    王沛;党琦;

倾心气候研究 情系农业发展--记旱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研究者肖国举博士    赵素贞;

发展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    郭彦;马琼英;

新书架    

河西走廊中部近50a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刘洪兰;白虎志;张俊国;许爱琴;

气候变化对江西水稻生产的影响    胡菊芳;

廊坊的气候变化与冬小麦播期变化的关系    李茜;张绍恢;陈敏;

中国东部海区经向热力差异对夏季南京气候变化的影响    孙即霖;丛明;吴德星;高山红;

气候变化的全息统一观    黎清才;杨洪昌;谢考宪;

石河子地区近48年来气候变化对棉花产量影响分析    唐湘玲;吕新;

气候变化对河南粮食安全影响及防御策略分析    王淑香;

近五十年来广西近岸及海岛的气候特征与气候变化规律    何如;黄梅丽;李艳兰;黄雪松;

近60年长江三角洲气候变化初步研究    朱超;

新疆气候变化及其河湖水资源效应研究    迪丽努尔·阿吉;艾克巴尔;

上市公司逐渐重视气候变化    本报记者 卢铮

联合国推出城市防御气候变化实用指南    素闻

中丹气候变化论坛在京举行    记者 刘静

气候变化呼唤“绿色消费”    记者 杨纯

气候变化适应危机求解    本报记者 游雪晴罗晖

从发达国家获得应对气候变化核心技术,难!    本报记者 游雪晴 罗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加强国际技术合作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加强国际技术合作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记者 赖睿

西北干旱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研究    宋连春

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王伟男

近100年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与气候演变趋势研究    胡良温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价    姚凤梅

近50年青藏高原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因子的关系    马丽娟

祁连山东段0.8Ma以来的构造隆升与气候变化    邬光剑

纵向岭谷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影响研究    何云玲

青海湖小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及其水文效应    杨萍

共和盆地达连海中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研究    陈英玉

不同天气系统对海南岛降水的贡献及其变化的研究    吴岩峻

江汉平原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影响的研究    纪道柱

天水地区气候变化及对林果生长的影响    马杰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风险源时空特征及综合聚类研究    李爽

渭北旱塬地区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及突变性分析    孟丹丹

气候变化对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影响作用研究    涂莹

重庆气候变化基本特征与极端气候事件的研究    陈欢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    冯明

克拉玛依人工林景观格局变化与气候因子关系分析    黄聪

青海省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张国胜

气候变化对阿克苏河流域径流量及平原水库的影响研究    孙晓娟

 
关键词: 楝树物候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