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太阳能 > 正文

严寒地区太阳能—土壤耦合热泵季节性土壤蓄热特性研究

关注热度:183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张文雍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 太阳能-土壤耦合热泵(Solar-Ground Coupled Heat Pump, SGCHP)系统在用于严寒地区供暖时,由于建筑物的热负荷很大,热泵从土壤中的取热量也很大,系统常年运行地下土壤温度场难以得到恢复,使得热泵的供暖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逐年下降。为此本文提出利用系统中原有装置收集非采暖季节的太阳能并通过土壤换热器储存到自然的土壤中,冬季再利用热泵将热量提取出来为建筑物供暖。这种季节性的土壤蓄热,不仅可以恢复和提高土壤温度,而且还能将非采暖季节丰富的太阳能转移到冬季使用,有效的增加了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热利用的范围,具有很大的节能意义。 为了系统准确的了解该蓄热过程的特性,本文首先建立了SGCHP供暖实验系统,监测了太阳能季节性土壤蓄热以及系统冬季供暖的性能,并对地下土壤温度场的变化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传统的SGCHP系统不同的是,增加了季节性土壤蓄热后,地下垂直U型埋管既是取热装置也是蓄热装置,具有双重功能,因此土壤换热器是蓄热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部件,是研究该技术的核心和应用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利用FLUENT建立了由多个垂直U型埋管组成的群井土壤换热器的三维非稳态传热模型,并通过FLUENT软件提供的扩展功能——用户自定义函数(User-Difined Function, UDF)编写太阳能集热器等其它设备模型程序动态加载到群井土壤换热器模型中,实现了对太阳能季节性土壤蓄热过程的动态仿真。此外,为研究地下土壤蓄、取热的热平衡问题,将蓄热系统仿真模型扩展到全年供暖系统仿真模型。通过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比较,验证了本文所建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通过仿真模拟,从理论上分析了埋管间距、埋管深度、土壤换热器所在位置地表有无建筑以及土壤作为蓄热介质本身参数对土壤蓄热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基于负荷特性下太阳能集热器的倾角、蓄热启动温度对土壤蓄热特性的影响。通过监测蓄热运行参数和土壤温度场的变化,对蓄热指标:蓄热温差、蓄热运行时间、月蓄热量和总蓄热量、蓄热能效比、蓄热功率、单位埋深蓄热量等进行了理论研究。 最后,从蓄热后土壤的取热特性以及温变特性出发,主要包括土壤取热量、单位埋深取热量、蒸发器进出口温度、土壤温度场以及热泵、系统供暖和系统全年COP,探讨了整个供暖系统在常年运行条件下土壤的蓄热特性和取热特性的逐年变化以及二者的相互影响。并通过观察土壤温度场的逐年变化分析了土壤的热堆积效应和热平衡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在运行控制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土壤温度逐年升高,蓄热效率逐年降低;系统运行的最初3年两者变化较快,随后趋势逐渐变缓;热泵COP逐年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大,基本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因此,在系统运行3年以后可适当减少蓄热量,使土壤热量达到平衡。该部分研究可为该系统的长期运行和推广提供指导。 SGCHP系统结合季节性土壤蓄热,克服了太阳能热利用在季节性上不匹配的缺点,扩大了太阳能热利用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太阳能季节性土壤蓄热,热泵低温热源的温度得到了提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热泵和供暖系统的COP,节能效果十分显著。在目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国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的大环境下,该系统必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本文所作的研究工作可以为今后季节性土壤蓄热SGCHP系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太阳能-土壤耦合热泵 季节性土壤蓄热 群井土壤换热器 土壤蓄热特性 动态仿真 土壤热平衡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U831.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8-18
  • 第1章 绪论18-31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8-22
  • 1.1.1 课题背景18-20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20-2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22-30
  • 1.2.1 太阳能-土壤耦合热泵的研究现状及分析22-24
  • 1.2.2 太阳能季节性土壤蓄热的研究现状及分析24-26
  • 1.2.3 垂直U型管土壤换热器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分析26-28
  • 1.2.4 CFD软件在相关领域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及分析28-30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30-31
  • 第2章 SGCHP系统土壤蓄热与取热实验研究31-54
  • 2.1 引言31
  • 2.2 实验系统介绍31-36
  • 2.2.1 太阳能集热系统32-33
  • 2.2.2 土壤换热系统33-35
  • 2.2.3 热泵机组35
  • 2.2.4 室内末端供暖装置35-36
  • 2.2.5 板式换热器与循环水泵36
  • 2.3 实验系统的工作原理36-37
  • 2.4 实验系统的运行模式37-39
  • 2.5 测量系统39-41
  • 2.6 实验工作的进行41
  • 2.7 实验结果的计算41-43
  • 2.8 实验结果的分析43-53
  • 2.8.1 蓄热特性分析44-48
  • 2.8.2 取热特性分析48-51
  • 2.8.3 土壤热平衡分析51-53
  • 2.9 本章小结53-54
  • 第3章 太阳能季节性土壤蓄热的数理模型54-76
  • 3.1 引言54
  • 3.2 群井土壤换热器的传热过程分析54-55
  • 3.3 负荷特性下群井土壤换热器的传热机制55-57
  • 3.4 群井土壤换热器的数理模型57-70
  • 3.4.1 群井土壤换热器的物理模型57-59
  • 3.4.2 数学模型的建立59-63
  • 3.4.3 初始及边界条件63-65
  • 3.4.4 模型的数值求解65-70
  • 3.5 太阳能集热系统的数学模型70-74
  • 3.5.1 太阳辐射数学模型70-72
  • 3.5.2 太阳能集热器数学模型72-74
  • 3.6 板式换热器的数学模型74-75
  • 3.7 本章小结75-76
  • 第4章 太阳能季节性土壤蓄热的仿真实现及实验验证76-90
  • 4.1 引言76
  • 4.2 用户自定义函数76-81
  • 4.2.1 简介76-77
  • 4.2.2 UDF的功能77-78
  • 4.2.3 UDF的编写要求78
  • 4.2.4 UDF与FLUENT 求解器的链接方式78-79
  • 4.2.5 UDF的调用流程79-81
  • 4.3 太阳能季节性土壤蓄热的仿真实现81-83
  • 4.3.1 DEFINE宏81-82
  • 4.3.2 仿真的实现82-83
  • 4.4 仿真参数设定83-85
  • 4.5 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85-89
  • 4.6 本章小结89-90
  • 第5章 土壤蓄热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90-121
  • 5.1 引言90
  • 5.2 实验条件下土壤的蓄热特性90-96
  • 5.3 土壤参数对土壤蓄热特性的影响96-105
  • 5.3.1 土壤初始温度的影响96-100
  • 5.3.2 土壤热物性的影响100-105
  • 5.4 土壤换热器结构对土壤蓄热特性的影响105-109
  • 5.4.1 U型埋管间距的影响105-108
  • 5.4.2 U型埋管埋深的影响108-109
  • 5.5 土壤换热器位置不同对土壤蓄热特性的影响109-112
  • 5.6 蓄热负荷对土壤蓄热特性的影响112-119
  • 5.6.1 集热器倾角的影响112-115
  • 5.6.2 蓄热启动温度的影响115-119
  • 5.7 本章小结119-121
  • 第6章 系统常年运行土壤热平衡分析121-135
  • 6.1 引言121
  • 6.2 供暖系统的数学模型121-125
  • 6.2.1 热泵机组的数学模型121-122
  • 6.2.2 辐射地板的数学模型122-123
  • 6.2.3 供暖房间的数学模型123-125
  • 6.3 系统运行第一年土壤热平衡分析125-128
  • 6.4 系统常年运行土壤热平衡分析128-134
  • 6.5 本章小结134-135
  • 结论135-138
  • 参考文献138-14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47-149
  • 致谢149-150
  • 个人简历15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季节性蓄热太阳能—土壤耦合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及优化    王潇

严寒地区空气热源土壤蓄热热泵供暖系统可行性研究    孙海龙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太阳能保证率的研究    叶晓莉

利用混凝土路面季节性蓄热的地源热泵系统机理研究    曹厚兴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分析及对策    贠英伟;吴香国;范丰丽;

土壤源热泵机组冬季供热性能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周亚素,张旭,陈沛霖

太阳能-U形埋管土壤蓄热特性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    杨卫波;施明恒;陈振乾;

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涂逢祥

基于跨季节地下蓄热系统的模拟对热储利用模式的优化    赵军;陈雁;李新国;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蓄热过程中的数值模拟    林媛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研究    赵达;张欣艳;王畅;刘逸;

地热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的综述    刘宪英,胡鸣明,魏唐棣

土壤蓄热与土壤源热泵集成系统的数值模拟    罗苏瑜;

土壤源热泵系统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其发展前景    杨卫波,董华

土壤源热泵垂直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    於仲义

低温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调节的研究    王潇

土壤蓄能与土壤源热泵集成系统地埋管换热特性研究    罗苏瑜

太阳能土壤跨季节蓄热—地源热泵组合理论与实验研究    韩敏霞

高温烟气中水滴非等温蒸发的数值模拟研究    金光;宋兴旺;王华;

浅谈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的必要性及对策——以成都市某高校新校区建设为例    林丽;康景文;

中国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研究进展评述    袁艳平;曹晓玲;雷波;杨从辉;

复合墙体室内温度响应研究    许建柳;

节能多孔砖墙体热工性能的数值计算及应用分析    王晓璐;黄大宇;

双层皮玻璃幕墙风口的确定    周传辉;吴银光;陈华良;

含湿多孔介质应用于建筑墙体的制冷性能分析    陈威;张爱国;刘倩;戴青;

地铁岛式站台火灾环境监测与控制    鲁嘉华;张志英;

地源热泵在合肥市某工程中的应用    郭二宝;王铁军;刘坤;

污水源热泵在合肥地区应用潜力分析    沈念俊;刘圣武;宣浩;

内置转子套管换热器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张震;杨卫民;阎华;丁玉梅;

汽车空调风道设计及验收方法    王利希;周健;Jimmy Tsang;潘乐燕;

论建筑业发展循环经济    段宗志;李大华;

消失模白区用锅炉的节能减排技术调研    易娜;黄刚;郭鹏;叶升平;

我国太阳能建筑技术的应用发展探讨    邸芃;王垚;

消防水池蓄热的主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性能分析    庾汉成;李晶;

南京地区湖水源热泵应用及关键技术    郝小充;

太阳能热泵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应用分析    祖文超;李琼;

生物质气化机理及应用    郑昀;邵岩;李斌;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安全性    丁海兵;

载人潜器阻力性能的数值和试验预报及外形优化研究    李佳

燃气轮机双燃料燃烧室流场及污染排放数值研究    穆勇

有壁面质量注入通道流体动力学典型问题分析    王革

船用燃气轮机排气引射装置性能研究    王忠义

导电材料结构电磁热弹性多场行为的理论研究    白会娟

注射成型过程中多相聚合物相形态演变的建模与模拟    刘芬

旋流自吸泵设计及内部流动研究    王春林

1000MW核电站离心式上充泵水力设计与结构可靠性研究    付强

熔融盐高温斜温层混合蓄热的热过程特性    左远志

电站锅炉煤粉空气富氧直接点火技术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杨建国

湖北省农村沼气产业化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刘莹玉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的模拟分析    张东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性能的优化分析    李振兴

煤化工气液固多相流管道磨蚀机理及仿真预测研究    包金哲

基于CFD的C5000变矩器内部流场分析    杨国朝

蜂窝板传热元件的性能研究    姜逢章

基于ANSYS的离心压缩机主要零件建模和受力分析    谷骁勇

大型热电厂间接连接供暖系统对新型墙体节能建筑供暖能耗分析    赵博

扁管管壳式换热器数值模拟研究    罗富强

流量周期性变化流场数值分析    刘广山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分析及对策    贠英伟;吴香国;范丰丽;

地层钻孔贮热体夏季贮热过程的温度场分析    王凯旋,E.Hahne

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    韩再生;冉伟彦;佟红兵;刘志明;

近46年来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高蓉;郭忠祥;陈少勇;韩通;

太阳能-U形埋管土壤蓄热特性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    杨卫波;施明恒;陈振乾;

固体界面间接触导热的机理和应用研究    赵兰萍,徐烈,李兆慈,孙恒

季节蓄热型太阳能热泵系统的模拟分析    于国清;陈朋;冯传真;

地源热泵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空调工程中的应用    章俞昌,潘金文

聚合物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研究    李侃社,王琪

利用太阳能的路面融雪系统    高一平

适于城市住区规划的室外热环境实测与模拟研究    高亚锋

埋地换热器内热源理论与地源热泵运行特性研究    李新国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问题研究    杭雷鸣

地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器联合供暖系统研究及仿真分析    吴晓寒

太阳能热泵潜热蓄热供暖系统性能研究    韩宗伟

太阳能热水器—空调复合系统中换热器的模拟研究    王战术

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理论分析及研究    杨静

太阳能在多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宋光明

太阳能采暖系统在小城镇住宅建筑中应用技术的研究    卜亚明

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与经济性分析    毛会敏

地下蓄能和太阳能复合系统工程应用分析    林密

太阳能—土壤蓄热融雪系统路基得热和融雪机理研究    王庆艳

太阳能土壤跨季节蓄热—地源热泵组合理论与实验研究    韩敏霞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耦合系统实验研究    陈胜华

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江淮地区应用的节能环保效益研究    彭娇娇

严寒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热平衡问题分析    王鹏轩;

太阳能—土壤蓄热融雪系统应用软件开发    庞清楠

太阳能-地源热泵组合空调/热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杨睿;韩敏霞;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刁乃仁,方肇洪,过增元

美国土-气型地源热泵技术在中国的推广    李元普,Lee Gebert,李秀果

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平衡与水力稳定性    王毅,杨婷,王玲玲

埋地管道传热数值模拟网格划分方法    吴国忠,陈超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简介    国玉革

地源热泵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空调工程中的应用    章俞昌,潘金文

地源热泵的运行特性模拟研究    王景刚,马一太,张子平,王侃宏,候立泉

强化对流传热场协同唯象机制及其控制    王松平,陈清林,尹清华,华贲

分形多孔介质中的热传导    张东晖,施明恒

地源热泵系统模型与仿真    曲云霞

动态负荷下地源热泵性能研究    王勇

燃气热水器辐射地板及地源热泵辐射地板试验研究及传热模型    王文

地源热泵U型埋管换热器传热性能与实验研究    余乐渊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数值模拟及其性能分析    周兴红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调节性能研究    宗杰

地下土壤导热系数计算方法及结果分析    余传辉

用于平顶大楼带蓄热交换器的热泵——欧洲共同体节能和能源替代示范项目    陶为民;章彤;

《第八届全国余热制冷与热泵技术学术会议》将在明年举行    

中日交流热泵蓄能技术 展现蓄冰供冷技术应用前景    汤蓓

桥东污水厂污水(中水)源热泵系统设计    江雄志;赵会芳;刘炳虎;李超;

开启地源热泵技术城市级应用的序幕——首届中国地源热泵技术城市级应用高层论坛综述    吕悦;邓海燕;

地源热泵技术打开地源利用新局面    石定寰;

热泵技术的应用对环境影响的初探    薛越霞;

建筑节能中暖通空调的一般技术措施    张莉;龚娇;

浅谈水源热泵技术的发展    李阳;

地源热泵技术,有效提升住宅的使用功能——访沈阳第一冷冻机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经理刘建军    鲁晓舟

耦合热泵技术的地热能利用研究    何宏舟;

火电厂循环冷却水废热热泵回收利用问题研究    徐文忠;冯永华;

辽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政高提出 大力推广应用地源热泵技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陈政高;

内容提要    

武汉推广地源热泵所做的工作    王永胜;

地源热泵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吕悦;陈岩;

火电厂循环冷却水废热回收利用问题研究    徐文忠;孙始财;

前言    

空气能热泵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战略及前景    马德军;

浅层地能在农业设施中的应用研究    江耀;卜云龙;周增产;杨仁全;张春敏;张栋;龙智强;

坚定信心坚持创新推进地源热泵工程不断向前发展    沈宗河 记者 刘妮

地源热泵今年再添1600万平方米    于海

东大游泳馆首尝“地热”甜头    彭跃东

让浅层地热“热”起来    本报记者 李响

地源热泵的推广清洁并温暖着沈阳    本报记者 王云峰

沈阳推广地源热泵技术    文君 和平

沈阳全面推广地源热泵技术    岳阳刘佳

地源热泵推广面临市场尴尬    中国楼市记者 马华

沈阳地热供暖成趋势    记者 李丹 岳阳

沈阳新建房采用地源供热    记者 水华

三套管蓄能型热泵集成系统运行特性研究    牛福新

内燃机热泵独立供能系统的理论模拟与实验研究    陈轶光

季节性蓄热太阳能—土壤耦合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及优化    王潇

热泵式溶液调湿空气处理装置的研究    刘拴强

北京地区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示范研究    徐光辉

严寒地区太阳能-土壤耦合热泵季节性土壤蓄热特性研究    张文雍

严寒地区太阳能—土壤耦合热泵季节性土壤蓄热特性研究    张文雍

新型分布式供能系统热力特性研究    王锡

间接膨胀式太阳能多功能热泵系统的研究    阳季春

采集凝固热热泵系统的形式与工况分析    钱剑峰

新型热泵式两段加热型开水器的研制    江勇

热管热泵低温热能回收应用研究    张淑秘

余热驱动内可逆VM循环热泵的有限时间热力学优化    吴宇

太阳能辅助多功能热泵实验研究    宋志雄

新型间膨式太阳能辅助多功能热泵的实验研究    刘玉迁

平行流换热器在江水源热泵中的应用研究    王超生

相变储热型热泵热水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张海峰

洗浴废水热回收热泵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郑晓琴

热泵与热电联产耦合供暖系统研究    林伟

太阳能热泵供热技术在别墅采暖中的应用实验研究    胡刚

 
关键词: 太阳能-土壤耦合热泵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