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太阳能 > 正文

太阳能热泵采暖系统的理论分析与设计研究

关注热度:112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刘祥哲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和加快,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太阳能热泵将太阳能和热泵有机结合在一起,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既满足能质匹配的原则,又能获得良好的节能和环境效益。本文以保定市某建筑为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和工程实例设计的方法对太阳能热泵采暖系统的性能和应用进行研究,并探讨改进途径,旨在降低建筑能耗和环境污染。 本文通过比较太阳能热泵的系统形式,选取非直膨并联式太阳能热泵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太阳辐射、集热器、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机构模型。在室外环境温度-15~5℃,采暖系统供水温度35~55℃,采暖负荷5kW~30kW,热泵循环过热度5℃,过冷度5℃,压缩机指示效率0.85,制冷剂为R134a下,以独立开启热泵模式为例,计算分析系统的性能系数。指出性能系数随环境温度的降低和出水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当出水温度升高时,性能系数下降的幅度随环境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功耗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升高,但当出水温度增加时,环境温度对功耗增加幅度的影响不大;功耗也随出水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且增加的幅度随负荷的升高而逐渐增加。 然后选择保定某别墅,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为满足用户冬季供暖和常年提供生活用水的要求,该建筑最大热负荷为9.8kW。设计中选取JD58HP-20型全玻璃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集热器总面积为36.7m~2,安装倾角为39°,采用串并联的连接方式。采用两个蓄热水箱,其中采暖水箱容积为3m~3,生活热水水箱容积为0.6m~3。压缩机选用比泽尔4CC-6.2Y活塞式制冷压缩机,节流机构为TE5系列DANFOSS热力膨胀阀,蒸发器实际内表面换热面积为0.73m~2,冷凝器为0.53m~2。末端地热盘管采用交联聚乙烯PEX管Φ14×2.0mm,为蛇形排管式布置。 最后,为了提高系统效率和运行安全稳定性,分析采用太阳能跟踪机构和乙二醇水溶液以提高集热效率;研究采用CO2作为工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提高供水温度,采用地下水或土壤作为热泵低温热源提高热泵机组效率和运行安全稳定性,以及采用带经济器的准二级压缩改善压缩机的工作条件;同时以保定某单位太阳能采暖系统和间接膨胀式太阳能多功能热泵系统为例,探讨系统的运行模式。
【关键词】:太阳能热泵 地板辐射采暖 性能系数 系统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832.17;TK51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0
  • 1.2 太阳能热泵采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现状10-14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14-15
  • 第二章 太阳能热泵系统理论分析15-31
  • 2.1 太阳能热泵系统结构15-18
  • 2.2 太阳能热泵系统性能计算18-26
  • 2.2.1 太阳辐射模型18-19
  • 2.2.2 集热器模型19-20
  • 2.2.3 压缩机模型20-21
  • 2.2.4 冷凝器模型21-22
  • 2.2.5 蒸发器模型22-25
  • 2.2.6 节流机构模型25-26
  • 2.2.7 系统性能系数26
  • 2.3 太阳能热泵系统变工况特性26-30
  • 2.3.1 单独开启热泵模式26-30
  • 2.3.2 热泵和太阳能共同开启模式30
  • 2.4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太阳能热泵采暖系统设计31-48
  • 3.1 设计对象概况31
  • 3.2 设计参数及设计依据31-33
  • 3.3 供热负荷计算33-34
  • 3.4 太阳能热泵系统设计34-47
  • 3.4.1 集热系统设计34-40
  • 3.4.2 蓄热水箱设计40-41
  • 3.4.3 压缩机选型41-42
  • 3.4.4 节流机构选型42
  • 3.4.5 蒸发器设计42-44
  • 3.4.6 冷凝器设计44-46
  • 3.4.7 末端地热盘管系统设计46-47
  • 3.5 本章小结47-48
  • 第四章 太阳能热泵采暖系统优化48-59
  • 4.1 太阳能系统优化48
  • 4.2 热泵系统优化48-54
  • 4.2.1 热泵工质48-51
  • 4.2.2 低温热源种类51-52
  • 4.2.3 机组型式52-54
  • 4.3 系统运行优化54-57
  • 4.4 本章小结57-59
  • 第五章 结论59-60
  • 参考文献60-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64-65
  • 致谢65-66
  • 作者简历6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太阳能·地源热泵供暖系统在新农村中的应用前景探讨    李国栋;解国珍;梁辰;法晓明;

太阳能热泵热水装置试验研究与应用分析    李舒宏,武文彬,张小松,殷勇高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供热水系统的性能研究    旷玉辉,王如竹,许煜雄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运行特性的实验研究    李郁武;王如竹;王泰华;吴静怡;许煜雄;

基于TRNSYS的太阳能集热系统能量转化分析与优化    韩延民;代彦军;王如竹;

太阳能跨季节蓄能热泵供暖系统的实验研究    底冰;马重芳;张广宇;赵化涛;唐志伟;

中间完全冷却CO_2跨临界双级压缩节流循环    谢英柏;刘迎福;汤建成;孙刚磊;

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一)    吴明;

日本家用CO_2热泵热水器研究开发现状分析    管海清 ,马一太 ,杨俊兰

非直膨式太阳能-水源热泵地板辐射采暖实验系统研究    曲世琳;马飞;吉玉宝;陈彩霞;

间接膨胀式太阳能多功能热泵系统的研究    阳季春

寒冷地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研究    吴启任

太阳能热泵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特性与优化研究    程磊

太阳能热泵供暖系统运行优化研究    马文瑞

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研究    谭艳平

太阳能热泵供暖系统优化分析    葛昕

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供暖实验和模拟研究    陈雁

太阳能水源热泵复合系统运行特性研究    易勇兵

复合式太阳能供热系统研究    祖文超

跨临界CO_2热泵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研究    刘建林

过渡季节不同气候区公共建筑热环境研究(Ⅱ)    袁涛;李剑东;王智超;徐昭炜;

关于间歇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的取值    刘艳峰;王莹莹;孔丹;

夏热冬暖地区中庭玻璃能耗分析    彭小云;

夏季空调热舒适响应空间及节能潜力研究    雍静;文充;曾礼强;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程海峰

住宅小区地下汽车库通风设计    宣玲娟;张爱凤;赵卫平;

合肥滨湖新区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研究    宣玲娟;刘森;仲清;

变制冷剂流量多联机分体式空气调节系统设计浅议    黄亚波;马顺;罗勇;

太阳能·地源热泵供暖系统在新农村中的应用前景探讨    李国栋;解国珍;梁辰;法晓明;

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设计研究    窦硕;师帅兵;

消防水池蓄热的主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性能分析    庾汉成;李晶;

变频技术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    余太保;潘军华;孙爱华;

某大酒店水源热泵机房设计简介    郑丽娟;

闭式循环水系统定压点的选择    李兴友;

半导体制冷热端的分析及其发展    蔡德坡;陈杨华;

空调系统冷凝器稳态分布参数模型与仿真    张东;孔祥强;

潍坊某办公楼地源热泵加地板辐射供热供冷系统分析与研究    王金墩;陶金;唐建民;左廷荣;王德林;

采暖管道补偿器的选用    刘贵廷;霍尚龙;

立式空调安装位置对室内温度分布的影响    国玉山;

某工程中暖通空调设计节能的研究分析    李霄;李德英;

卧式螺旋管内临界热流密度特性及其流体模化方法研究    陈常念

热电联产系统冷源领域节能及耦合机理研究    林振娴

集成GUD系统的低能耗建筑设计研究    石峰

严寒地区太阳能-土壤耦合热泵季节性土壤蓄热特性研究    张文雍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管理研究    张琦

SCPC集热器及其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研究    穆振英

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与村镇建筑一体化研究    李宪莉

复合式热泵供热系统的耦合特性研究    刘逸

藏西南边远地区直接受益式太阳能采暖研究    肖伟

基于与采暖系统耦合的寒冷地区新型热水供应系统理论与实验研究    王宏伟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的模拟分析    张东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性能的优化分析    李振兴

空调系统经济节能性分析    王海霞

通风系统对地坑窑结构性能影响的研究    刘源

蒸发式冷凝器数值模拟与优化    万方方

饱和气体发生器低温制冷系统研究    王振琛

城市能源规划中建筑冷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王振江

寒冷地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研究    吴启任

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稳态仿真及分析    高珊

太阳能供暖系统的模拟研究    安丽

太阳能热水器及其在住宅建设中应用的探讨    王庆生

初探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建造设计的一体化    贝向明

新农村建设中太阳能采暖技术的应用    蔡伟;解国珍;闫树龙;吴刚;张新兴;

太阳能·地源热泵供暖系统在新农村中的应用前景探讨    李国栋;解国珍;梁辰;法晓明;

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和策略    孔继君;郎南军;和丽萍;陈鹏;郑科;郭永清;彭明俊;袁瑞玲;向振勇;

太阳热水系统管道保温的设计计算    孙严权;孙桂莲;袁家普;

地源热泵—供热空调特性及技术经济分析    许淑惠,邢云绯

常用热电阻的温度-阻值变换的解析计算    杨平,李志斌

浅论太阳能热水器和住宅一体化    曹丽荣

双级耦合式热泵供热系统在寒冷地区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喻银平,马最良

喷射器与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研究    张博

空气源热泵机组动态特性及性能改进研究    刘志强

光伏—太阳能热泵系统及多功能热泵系统的综合性能研究    裴刚

间接膨胀式太阳能多功能热泵系统的研究    阳季春

户用多功能太阳能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    蒋爱国

空气源热泵常规除霜与蓄能除霜特性实验研究    韩志涛

CO_2跨临界水—水热泵及两缸滚动活塞膨胀机的研究    姜云涛

太阳能-地下坑槽季节性土壤蓄热热泵供暖系统模拟    韩靖

全玻璃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流场和温度场的研究    雷进波

双热源太阳能热泵模式研究    陈卫星

太阳能制冷及供暖综合系统研究    顾晓燕

太阳能采暖系统在小城镇住宅建筑中应用技术的研究    卜亚明

基于(火用)分析的先进蓄能空调/供热系统研究    艾宏伟

空调器性能测试的误差分析及不确定度研究    李雄林

热—电—乙二醇低温制冷系统热动力学分析研究    吴志雄

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的散热器采暖系统中室内热环境研究    王磊磊

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实验研究    金旭

太阳能热泵热水装置试验研究与应用分析    李舒宏,武文彬,张小松,殷勇高

浅谈太阳能热泵技术应用    褚建,党建国

光伏-太阳能热泵在不同冷凝水温下的特性    裴刚;季杰;刘可亮;何汉峰;陆剑平;韩崇巍;何伟;

太阳能热泵热水器加热性能的试验研究    彭好义;周孑民;孙贺;胡智慧;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热力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    李郁武;王如竹;王泰华;吴静怡;许煜雄;

直接膨胀式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试验研究    王怀彬;胡永锋;白永锋;

太阳能热泵在建筑物节能中的应用前景    杨群芳;

基于仿真与实验的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变频策略    孙振华;王如竹;李郁武;

太阳能热泵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赵宏伟;胡明辅;李勇;

太阳能热泵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魏兆凯;刘凯;王晓洲;

太阳能热泵技术在国内的研究与发展    刘鹏;关欣;穆志君;马虎根;

太阳能热泵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应用分析    祖文超;

太阳能热泵技术及其供热应用    李军凯;范亚云;

太阳能热泵中的设备能量平衡    兰国彬;张小松;杜垲;

太阳能热泵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应用分析    祖文超;李琼;

太阳能热泵在供暖系统中的应用    吴玮;

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的研制和性能测试    旷玉辉;王如竹;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系统性能热力学分析    李郁武;王如竹;王泰华;吴静怡;许煜雄;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系统性能热力学分析    李郁武;王如竹;王泰华;吴静怡;许煜雄;

太阳能热泵复合机实验系统仿真与分析    杨前明;赵芳;孔祥强;衣秋杰;

太阳能热泵技术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康树人 戚卫东

太阳能热泵潜热蓄热供暖系统性能研究    韩宗伟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装置的优化分析与变容量运行研究    李郁武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的绿色设计方法研究    张建成

太阳能热泵供热技术在别墅采暖中的应用实验研究    胡刚

空气型太阳能热泵供冷供热装置的研究    王丽焕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性能改进及实验研究    孙振华

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系统的性能研究    卫梁彦

双热源太阳能热泵模式研究    陈卫星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的模拟分析    张东

小功率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的仿真研究    董义松

并联式太阳能热泵热水机组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楼静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微型自动控制器开发及其控制性能研究    徐优优

 
关键词: 太阳能热泵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