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水能 > 正文

雅砻江梯级水电开发过程中二滩水库甲烷气体排放特征研究

关注热度:128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赵小杰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 以雅砻江流域二滩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浮箱法对二滩库区(2008年5月-2009-4月)水-气界面CH4气体排放通量进行了观测,并对排放通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空间上:距离大坝越近的地方,CH4气体排放通量越高,远离大坝呈现降低的趋势,距离大坝1km处CH4排放通量最高为2.37 mg·(m~2·d)~(-1),通量最小值发生在距离大坝5公里处,为1.44 mg·(m~2·d)~(-1)。距离坝址1km处CH4排放通量与5km、10km、15km和20km处CH4通量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而5-20km之间的排放通量没有明显差异;不同水深梯度甲烷通量变化范围在0.81~4.60 mg·(m~2·d)~(-1)之间。水深5 m区域甲烷通量是2.84~4.60 mg·(m~2·d)~(-1),水深5 m区域的甲烷通量是0.81~1.35 mg·(m~2·d)~(-1)。 (2)时间上:11月至来年5月为二滩库区的枯水期,水位基本上处于死水位,上游来水流量较小,CH4排放通量的月变化趋势不太明显。平均排放通量为1.80 mg·(m~2·d)~(-1)。6-10月为水库丰水季,降雨和水库蓄水导致CH4通量排放分布变化较大,月排放最大值发生在10月为3.74mg·(m~2·d)~(-1)。而从6月开始到10月期间,水库蓄水,库区水位不断上上升,水中有机质含量也不断增加,CH4排放通量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从10月底开始,水库水位进入到枯水季,库区水位开始下降,CH4排放通量逐渐下降;枯水季和丰水季日变化规律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相似性:从早上8:00到中午12:00,枯水季和丰水季CH4通量都呈现上升的趋势,最大值都是出现在14:00左右,然后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降低趋势,其变化范围分别为0.79-2.4 mg·(m~2·d)~(-1)和0.28-2.50 mg·(m~2·d)~(-1);差异性:位于12:00-16:00时间段内,丰水季时甲烷排放通量变化不明显,而枯水季则较明显,存在显著差异。 (3)时空动态:枯水季距离大坝越近的地方,CH4气体排放通量越高,远离大坝呈现降低的趋势。丰水季CH4气体排放通量最小值发生在距离大坝5公里处,距离之间的排放通量之间差异性不显著;枯水季从靠近岸边的浅水区到远离岸边的深水区CH4通量呈现下降趋势,最大值在0.5m水深区域,最小值在50m水深区域。丰水季则不同,0.5m水深处CH4通量低于1m、5m处的排放通量。(4)二滩库区CH4平均排放通量在1.71~3.13 mg·(m~2·d)~(-1)之间。估算整个库区CH4年排放量在58.62~115.39t CH4之间。 (5)影响因素:库龄、水温、风速和植被是影响CH4气体排放通量的主要因素。其中,CH4排放通量与2m/s的风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水温、气温是影响CH4日排放通量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CH_4通量 二滩水库 水气-界面 静态浮箱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X1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引言10-11
  • 2. 文献综述11-17
  • 2.1 水库中温室气体产生的机制11-12
  • 2.1.1 水库中碳的来源11
  • 2.1.2 水库中温室气体产生过程11-12
  • 2.2 水库温室气体排放12-14
  • 2.2.1 水库中的自然排放13
  • 2.2.2 水轮机和溢洪道13-14
  • 2.2.3 大坝下游河流14
  • 2.3 水库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14-17
  • 2.3.1 水库特征14-15
  • 2.3.2 气候15
  • 2.3.3 水库中植被的生长状况15-16
  • 2.3.4 其它因素16-17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17-22
  • 3.1 研究区概况17-18
  • 3.1.1 自然地理概况17
  • 3.1.2 地质、地貌17-18
  • 3.1.3 气候特征18
  • 3.1.4 植被特征18
  • 3.1.5 工农业现状18
  • 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8-19
  • 3.2.1 研究内容18
  • 3.2.2 技术路线18-19
  • 3.3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19-21
  • 3.3.1 实验设计19-20
  • 3.3.2 研究方法20-21
  • 3.4 数据分析方法21-22
  • 4.二滩库区 CH_4 气体排放特征22-37
  • 4.1 二滩库区CH_4 空间变化特征22-24
  • 4.1.1 距离坝址不同距离22-23
  • 4.1.2 不同水深梯度23-24
  • 4.2 二滩库区CH_4 排放时空变化动态特征24-26
  • 4.3 二滩库区CH_4 时间变化特征26-28
  • 4.3.1 月变化特征26-27
  • 4.3.2 日变化特征27-28
  • 4.4 我国水库甲烷排放的分析和估算28-29
  • 4.5 影响库区CH_4 排放因素29-34
  • 4.5.1 风速29-30
  • 4.5.2 水生生物特征和CH_4 排放通量变化之间的关系30-31
  • 4.5.3 库龄31-33
  • 4.5.4 温度33-34
  • 4.6 讨论34-37
  • 4.6.1 本研究中CH_4 通量测量的方法和局限性34
  • 4.6.2 水库CH_4 排放的空间和时间异质性34-35
  • 4.6.3 CH_4 扩散通量与环境参数之间的相关性35-37
  • 5. 结论与展望37-40
  • 5.1 结论37-38
  • 5.2 研究展望38-40
  • 参考文献40-4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水电开发对流域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    雷冬梅;徐晓勇;胡斌;张星梓;

水库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初探    陈进;黄薇;

猫跳河流域梯级水库夏季N_2O的产生与释放机理    刘小龙;刘丛强;李思亮;汪福顺;王宝利;灌瑾;杨妍;

河流筑坝拦截的水环境响应——来自地球化学的视角    刘丛强;汪福顺;王雨春;王宝利;

水库温室效应研究进展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冉景江;林初学;郭劲松;陈永柏;蒋滔;

清江流域水布垭水库二氧化碳大气廓线空间分布及其水环境效应    赵登忠;林初学;谭德宝;陈永柏;

三峡水库上空甲烷浓度时空变化及与水库甲烷通量的关系    杨乐;逯非;王效科;段晓男;孙滨峰;欧阳志云;

Alg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abundance near the confluence of the Jialing and Yangtze Rivers and in Shuanglong Lake in Chongqing,P.R.China    郭蔚华;贺栋才;

三峡水库澎溪河新生湿地CO_2排放研究    吴玉源;陈槐;林芳淼;袁兴中;

扎龙湿地5月份水—气界面CO_2通量    黄璞祎;于洪贤;吕东珂;马成学;张万峰;

乌江流域水库鱼体汞分布特征    蒋红梅;冯新斌;阎海鱼;

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及对策探讨    王宏亮;薛建明;许月阳;管一明;刘珺;陈姝娟;

大型水库生态效应研究    齐悦

水库对乌江河流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    蒋红梅

长江口水域富营养化现状与特征研究    柴超

长江和三峡库区浮游植物季节变动及其与营养盐和水文条件关系研究    曾辉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中华鲟繁殖群体遗传学分析与人工繁殖对自然幼鲟群体的贡献评估    赵娜

三峡水库营养盐分布特征与滞留效应研究    冉祥滨

哈尔滨周边泥炭型水库水—气界面CO_2通量研究    吕东珂

从流域到东海近岸重金属输送的初步研究    何荣

密云水库温室气体通量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杨萌

山东昌邑海洋特别保护区人工岸段生态建设技术研究    李欣

长江流域及长江口溶解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分布与释放通量    赵玉川

海南东部近岸不同环境中CH_4和N_2O的分布及释放    韩玉

三峡库区及武汉东湖甲藻水华研究    汤宏波

长江干流及河口硅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张欣泉

三峡水库蓄水至135米后库区和长江干流各形态磷的分布特征研究    刘鹏霞

普定水库水体、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汞的迁移转化规律    赵馨

泥河水库水—气界面CO_2通量研究    吕东珂

苏南丘陵区稻田氧化亚氮的排放特点    曹金留,徐华,张宏康,邢光熹,任立涛,杨保林

被动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区域内污染气体排放通量的方法研究    李昂;谢品华;刘文清;刘建国;窦科;

中国稻田甲烷排放在减少    许黎,丁一汇,罗勇,刘锦銮,杨宁,王天龙,余勇

稻鸭共作对甲烷排放的影响    展茗;曹凑贵;汪金平;袁伟玲;江洋;高大伟;

扎龙芦苇湿地生长季的甲烷排放通量    黄璞祎;于洪贤;柴龙会;柴方营;张万峰;

东北典型旱作农田N_2O和CH_4排放通量研究    黄国宏,陈冠雄,吴杰,黄斌,于克伟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植被土壤N_2O排放特征    孙立广,朱仁斌,谢周清,赵俊琳,邢光熹,施书莲,杜丽娟

华南丘陵区冬闲稻田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特征    刘惠;赵平;孙谷畴;林永标;饶兴权;王跃思;

广东清远早、晚稻稻田甲烷排放的观测研究    许黎;任万辉;杨宁;王天龙;刘锦銮;M A K Khalil;R A Rasmussen;M J Shearer;

西藏高原农田土壤CO_2排放研究初报    刘允芬

基于车载被动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技术的甲醛排放通量遥测研究    吴丰成;谢品华;李昂;司福祺;窦科;刘宇;徐晋;王界;

北京设施黄瓜地土壤N_2O通量的日变化研究    张仲新;李玉娥;华珞;万运帆;姜宁宁;

基于车载DOAS的污染气体排放通量及区域污染气体分布研究    吴丰成;谢品华;李昂;司福祺;王杨;刘文清;刘建国;

规模化猪场甲烷排放通量测量与分析    高新星;赵立欣;

紫外辐射增强对大豆生态系统N_2O排放影响    胡正华;蒋静艳;牛传坡;陈书涛;

覆膜旱种稻田N_2O排放量及排放机理    李天安;樊小林;刘芳;吕雪娟;

内蒙古草原异成二烯排放通量的测量    白建辉;王庚辰;Brad Baker;Patrick Zimmerman;梁宝生;

千烟洲人工林土壤CO_2通量研究    刘允芬;温学发;刘玲玲;

不同施肥处理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特征    秦晓波;李玉娥;刘克樱;万运帆;

中国稻田甲烷排放量及其地理、季节分布(摘要)    颜晓元;蔡祖聪;大原利真;秋元肇;

南农大教授:警惕污水种稻引起的温室效应    通讯员 必强 记者 桂冕

污水灌溉稻田会加剧温室效应    记者 张晔 通讯员 胡必强

菌业发展与固碳减排    翁伯琦

温室气体及其稳定同位素排放通量测量技术和方法研究    王薇

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因子及其定量模型研究    白红英

北京西山地区森林土壤中CO_2、N_2O和CH_4气体的排放通量及动态研究    孙向阳

珠江三角洲森林和蔬菜地土壤一氧化氮排放    李德军

土壤性质和冬季水分对水稻生长期CH_4排放的影响及机理    徐华

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与土壤碳汇研究    郭李萍

控制灌溉稻田甲烷排放规律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李道西

南极苔原温室气体通量时空变化规律与产生机理研究    刘雅淑

水稻植株和土壤对CH_4排放的影响及定量模型研究    傅志强

稻鸭鱼生态种养对稻田甲烷减排及水稻栽培环境改善的功能研究    刘小燕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影响    段翠清

中国燃煤氮排放通量的研究    雷颉

南京市河流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韩洋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大豆—冬小麦轮作系统CO_2、N_2O排放的影响    张寒

少耕覆盖小麦间作玉米土壤CO_2排放特征研究    魏镇泽

闽江河口咸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排放及主要环境因子分析    姚顺

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草地土壤氮储量及氧化亚氮排放通量研究    杨菁

南京市受污染水体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研究    周兴

猪有害气体排放量实时监测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示范    李勋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O_2排放通量的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韩源

 
关键词: CH_4通量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