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地热能 > 正文

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的变异研究

关注热度:114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杨宇星 黄菲 王东晓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为了研究在何种时间尺度上定义研究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简称印-太暖池)更有意义,本文中应用功率谱等统计学方法,对印-太暖池的季节、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印-太暖池、东印度洋暖池(简称东印暖池)在季节变化上表现为单峰结构,而西太平洋暖池(简称西太暖池)则为双峰结构;在年际变化上印-太暖池和西太暖池表现出很强的3—6年变化周期,东印暖池则存在准两年的振荡周期;印-太暖池还存在10年以上的年代际周期振荡,特别是70年代中后期的年代际突变明显,而东印暖池的这种变化更为明显。由此可知印-太暖池的年代际变化与东印暖池、西太暖池年代际变化较为相似,季节和年际变化颇为不同,所以,在研究年代际尺度的问题上,定义并研究印-太暖池的意义更大,而在研究年际、季节尺度上的问题时东印暖池、西太暖池应分而视之。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海洋大气与气候实验室(OAC)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海洋大气与气候实验室(OAC)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LED)
【关键词】印度洋-太平洋暖池 季节变化 年际年代际变化 ENSO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403603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05009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3033号
【分类号】:P733.4
【正文快照】:
暖池又称“热库”、“暖堆”或“暖水库”,指的是热带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东部的暖水。它的变化不仅在热带海洋海气相互作用中举足轻重,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形成。20世纪70年代后期,暖池出现年代际突变,“暖池研究”与“暖池”一起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热带气旋全球模态及西北太平洋频发区热带气旋变化特征研究    杨宇星

IPCC模式对印太暖池模拟的研究    孙燕

西太平洋暖池纬向变异规律研究    齐庆华

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变化及其与ENSO循环的研究    王宏娜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对中国降水和沿海自然灾害的影响    李万彪,周春平

大洋暖池特征变化和成因的研究    周春平,李万彪

西太平洋暖池基本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李克让,周春平,沙万英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的热状态及其上空的对流活动对东亚夏季气候异常的影响    黄荣辉,孙凤英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上空对流活动对东亚夏季风季节内变化的影响    黄荣辉,孙凤英

厄尔尼诺的发生与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    李崇银,穆明权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的某些海洋学特征分析    张启龙,翁学传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及其与南方涛动和副热带高压关系    翁学传,张启龙,颜廷壮

南海暖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及数值模拟    贾英来,刘秦玉,孙即霖

西太平洋暖池海域SST场的时空特征    张启龙,翁学传,颜廷壮

夏季热带对流对江淮流域降水的影响    胡姗姗;

The Role of the Equatorial Currents on the Evolution of SSTA in the Eastern Pacific during Two Different Kinds of El Nio Event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des of Winter Tropical Pacific SST Anomalies and the Intra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Following Summer Rainfall Anomalies in China    

Tropical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in Subsurface Ocean Temperature    

亚洲干旱/半干旱区降水与大洋暖池气候的相关特征研究    白庆梅;田文寿;冯兆东;王澄海;靳立亚;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对中国降水和沿海自然灾害的影响    李万彪,周春平

大洋暖池特征变化和成因的研究    周春平,李万彪

东亚季风和中国梅雨暴雨研究的评述    李峰

冬夏季热带太平洋至印度洋次表层海温变化的模态特征    李晓婧;肖天贵;孙照渤;唐毅;黄金霞;

青藏高原-热带印度洋地区大气热源的时空变化特征    蒋贤玲;巩远发;马柱国;张元;

不同区域海温异常对中国夏季旱涝影响的诊断研究和预测试验    王蕾;张人禾;

不同季节海温与中国夏季降水的时空特征分析    王蕾;黄嘉佑;

西太平洋暖池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    陈锦年;王宏娜;吕心艳;

福建夏季降水异常与ENSO循环及东亚季风的关系    蔡学湛;

2009年9月到2010年3月贵州特大干旱分析    王兴菊;

2009年9月到2010年3月西南地区特大干旱分析评估    王兴菊;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面水温与相关大气环流变异规律研究    崔茂常;莫军;乔方利;

厄尔尼诺形成和发展机制的数值研究    李东辉;张铭;谭言科;

ENSO本质的进一步研究    李崇银;穆明权;

青藏高原-季风“大三角”影响域水汽输送特征与中国区域旱涝异常    徐祥德;陶诗言;王继志;周丽;王秀荣;

日本海海平面年际变化及其对ENSO的响应    王天顺

华北降水时空变化及降水量减少影响因子研究    郝立生

全球低频遥相关年代际变化规律研究    杨若文

IPCC模式对印太暖池模拟的研究    孙燕

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的改进及对1997/1998 El Nino事件的模拟与诊断分析    岳彩军

大洋波动和近海涡旋的观测与理论研究    乔方利

太平洋暖池区深海沉积物中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    曾润颖

南半球大气环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及其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    高辉

越南降水量的气候学特征分析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场的关系研究    梁俊明

苏北盆地兴化钻孔近3Ma环境变化记录研究    舒强

青岛近海夏季海雾年际变化的低空气象水文条件分析    白慧

初夏850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气候特征及分析    韩永清

中国夏季降水影响因子评估和统计预测研究    郭玲

东北春夏极端低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全球海温异常的关系    张霏燕

不同海域异常模对中国地区冬季气温异常影响的诊断研究    吴燕珠

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高温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周强

热带太平洋海气系统年际和年代际异常时空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影响研究    王超

近四十年华南前汛期极端降水年际、年代际异常时空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章开美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东中国海及邻近海域热力变异的关系    谭红建

北太平洋无风带位置的变化及其对ENSO的响应    李轶斐

大洋暖池特征变化和成因的研究    周春平,李万彪

中太平洋西部赤道潜流的水文分析    何魁荣

El Ni■o期间太平洋赤道潜流逆转事件    姜景忠

TOGA COARE IOP期间西太平洋暖池海域的热状况    林传兰,方同德,厉善华,徐炳荣

西太平洋暖池基本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李克让,周春平,沙万英

The 1997/ 98 ENSO Cycle and Its Impact on Summer Climate Anomalies in East Asia    黄荣辉,张人禾,张庆云

A New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Index and Its Variability    李建平

Impact of the Thermal State of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on onset Date and Proces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黄荣辉;顾雷;周连童;吴尚森;

Interannual Thermocline Signals and El Nio-La Nia Turnabout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钱维宏;胡豪然;

ENSO循环之中的海气相互响应——对次表层海温和大气旋度的资料分析    刘琳;于卫东;

全球变暖对北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    方长芳

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的改进及对1997/1998 El Nino事件的模拟与诊断分析    岳彩军

热带太平洋年代际变化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冯琳

大洋暖池特征变化和成因的研究    周春平,李万彪

ENSO与热带西北太平洋海洋上层热含量及副热带高压变异的关系    林传兰

我国干旱、地震与厄尼诺    缪启龙,刘雅芳

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温度异常对热带大气环流及我国汛期降水的影响    陈烈庭

南海海温变化与初夏西太平洋副高活动及长江中、下游汛期降水关系的分析    罗绍华,金祖辉

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降水的年变化和年际变化    杨广基,刘家铭

ENSO及热带海-气相互作用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    黄荣辉

北半球夏季遥相关型的年际变化及其数值模拟    黄荣辉,孙凤英

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    符淙斌,王强

ENSO事件发展的时空特征    张秋庆,黄荣辉

近14a也门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    加买尔;龚;陆维松;

Millstone地区垂直等效风场的气候学变化    文坤杰;刘立波;万卫星;宁百齐;

虎林市酸性降水的季节变化及其气象条件    张秀艳;刘传顺;尹增风;王春丽;

海北高寒湿地地气长、短波辐射的季节变化特征    刘安花;李英年;张法伟;薛晓娟;

马斯克林高压的变化特征    崔锦;杨修群;张爱忠;

慕士塔格冰芯中大气粉尘记录的季节变化    邬光剑;姚檀栋;徐柏青;田立德;李真;段克勤;

城市边界层温度廓线及特征的季节变化    王喜全;王自发;郭虎;

北太平洋波浪输运和西边界流的季节变化    张坤兰;吴克俭;胡保全;毕凡;

连云港近海海域水质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田慧娟;杨华;刘吉堂;吕海滨;

北京1951—2008年升温趋势和季节变化    丁海燕;郑祚芳;刘伟东;

对流层顶季节变化特征的初步分析    陈洪滨;孙二林;吕达仁;

东亚上空天气尺度瞬变扰动活动和温带急流的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任雪娟;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晴天CO_2交换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    赵双菊;张一平;于贵瑞;宋清海;孙晓敏;

东亚地区对流层臭氧季节变化特征模拟研究    高丽洁;张美根;

金华汛期降水集中期气候特征分析    王琳莉;

金华汛期降水集中期气候特征分析    王琳莉;

东亚上空天气尺度瞬变扰动活动和温带急流的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任雪娟;楚翠娇;杨国杰;

北半球夏季热带印度洋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季节活动特征    齐艳军;

城市污泥中佳乐和吐纳麝香的时空分布    王珺;张晓岚;郭亚文;盛国英;傅家谟;

念青唐古拉山拉弄冰川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孙维君;秦翔;杜文涛;刘宇硕;侯典炯;

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吕未菊

青海雷电防御中心服务德令哈机场建设    记者 金泉才 通讯员 袁延得

大气热源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中国降水的关系    简茂球

亚澳季风系统水汽收支的气候特征及其季节内变化和年际年代际变化    乔云亭

全球三维大气化学模式和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的耦合研究及应用    刘茜霞

城市草坪温室气体通量研究    梅雪英

全球海平面变化的热力学机制研究    颜梅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荒草地湍流和湍流能量传输特征及能量平衡状况    肖霞

初夏至盛夏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变化及其异常分析    董丽娜

北太平洋、东海黑潮及黑潮延伸体海域海平面变化机制研究    陈美香

中高层大气气辉辐射研究    高红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光照效应研究    孙百晔

印度洋暖池的变异及其对亚洲气候的影响    杨宇星

南海暖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孟祥新

北太平洋波浪输运和西边界流的季节变化    张坤兰

东中国海表层悬浮体分布的遥感反演及输运机制研究    王文娟

中国近海海面通量的气候平均和季节变化特征    刘海龙

成都市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热岛效应研究    郝丽萍

2000-2005年山东省大气污染变化特征分析    刘新玲

1981—2003年我国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特征    杨琨

马斯克林高压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    陶娜麒

三峡水库蓄水后浮游甲壳动物生态学研究    姚建良

 
关键词: 印度洋-太平洋暖池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