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燃气能 > 正文

混凝—高效复合微生物处理煤气洗涤废水的研究

关注热度:75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黄仕元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煤气洗涤废水是一种典型有毒难降解的深度污染废水,长期以来,寻求高效、经济、简便的水处理方法,是废水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混凝沉淀与生化处理相结合是该废水处理的重要手段,在实践工程也得到了采用。但因其工艺流程较复杂,运行成本较高,给生产单位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本文介绍了煤气洗涤废水的形成及特点,并对其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混凝—高效复合微生物处理煤气洗涤废水的方法。 研究发现,采用HCA型高分子破乳剂与HCB型高分子混凝剂相结合,得到了较理想的处理效果,其焦油、SS、酚、COD_(cr)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7.1%、98.2%、48.3%、46.5%。 另外,采用SBR反应器法,在反应器中投加高效复合微生物作为煤气洗涤废水的生化处理,由于高效复合微生物具有优异的破杂环,断长链、耐盐、除氮、降COD、提高可生化性的能力,其二级处理效果很好,废水中焦油、BOD_5、酚、COD_(cr)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88.1%、93.1%、99.6%、93.6%,出水水质符合国家相应排放标准。 混凝——高效复合微生物处理煤气洗涤废水,对焦油、COD_(Cr)、BOD_5、酚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295mg/L、1642mg/L、581mg/L、260mg/L的煤气洗涤废水,采用先破乳、后混凝再经复合微生物曝气处理的方法,处理后出水的焦油、COD_(Cr)、BOD_5、酚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2~9.2mg/L、61.4~104.4mg/L、26~41mg/L、0.64~0.83mg/L。由于选用了合适的混凝剂和生物菌种,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是一种在实际工程中值得推广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煤气洗涤废水 HCA破乳剂 HCB混凝剂 高效复合微生物 混凝沉淀 SBR法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9
  • 第1章 概述9-45
  • 1.1 炼焦制气生产工艺简介9-11
  • 1.1.1 炼焦制气生产工艺流程9
  • 1.1.2 有关工艺几点说明9-11
  • 1.2 煤气洗涤废水的来源与特点11
  • 1.2.1 原料煤附带的水分和煤中化合水,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废水11
  • 1.2.2 生产过程中引入的生产用水和用蒸汽等形成的废水11
  • 1.3 煤气洗涤废水的水量及水质11-12
  • 1.4 煤气洗涤废水处理技术回顾12-43
  • 1.4.1 煤气洗涤水中酚去除技术13
  • 1.4.2 煤气洗涤废水萃取脱酚的一级处理13-15
  • 1.4.3 煤气洗涤废水的生化处理15-43
  • 1.5 混凝——高效复合微生物法简介43-45
  • 第2章 煤气洗涤废水中重要污染物的特性及检测方法45-58
  • 2.1 煤气洗涤废水中几种典型难降解有机物的特性45-49
  • 2.1.1 三种典型难降解有机物的物理化学特性46-47
  • 2.1.2 三种典型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特性47-49
  • 2.2 煤气洗涤废水中COD的特性及检测方法49-52
  • 2.2.1 煤气洗涤废水中COD的特性49
  • 2.2.2 煤气洗涤废水中COD的检测方法49-52
  • 2.3 煤气洗涤废水中SS的特性及检测方法52-53
  • 2.3.1 煤气洗涤废水中SS的特性52
  • 2.3.2 煤气洗涤废水中SS检测方法52-53
  • 2.4 煤气洗涤废水中酚的特性及检测方法53-55
  • 2.4.1 煤气洗涤废水中酚的特性53
  • 2.4.2 煤气洗涤废水中酚的检测方法53-55
  • 2.5 煤气洗涤废水中焦油的特性及检测方法55-58
  • 2.5.1 煤气洗涤废水中焦油的特性56
  • 2.5.2 煤气洗涤废水中焦油的检测方法56-58
  • 第3章 混凝沉淀处理煤气洗涤废水的实验研究58-73
  • 3.1 混凝沉淀的实验目的、原理与方法58-60
  • 3.1.1 实验目的58
  • 3.1.2 混凝沉淀的实验原理58-60
  • 3.2 混凝沉淀的影响因素60-62
  • 3.2.1 絮凝剂种类的影响60
  • 3.2.2 絮凝剂投加量的影响60
  • 3.2.3 絮凝剂投加顺序的影响60
  • 3.2.4 水温的影响60-61
  • 3.2.5 水的pH值和碱度的影响61
  • 3.2.6 水中的悬浮物浓度的影响61-62
  • 3.2.7 水力条件对絮凝的影响62
  • 3.3 混凝工艺中混凝剂的选用62-65
  • 3.4 混凝沉淀的实验材料与装置65
  • 3.5 实验过程与方法65-66
  • 3.6 实验结果分析66-73
  • 3.6.1 HCA型阳离子高分子破乳剂最佳投药量的确定67-68
  • 3.6.2 HCB型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最佳投药量的确定68-70
  • 3.6.3 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70-71
  • 3.6.4 沉降时间对去除焦油效率的影响71-72
  • 3.6.5 小结72-73
  • 第4章 高效复合微生物处理煤气洗涤废水73-99
  • 4.1 高效复合微生物介绍73-76
  • 4.1.1 高效复合微生物的微生物种类73-74
  • 4.1.2 几种主要菌属简介74-76
  • 4.2 实验目的与原理76-78
  • 4.2.1 实验目的76
  • 4.2.2 实验原理76-78
  • 4.3 试验装置与工艺流程78-79
  • 4.3.1 试验装置78
  • 4.3.2 试验工艺流程78-79
  • 4.4 SBR污水处理技术79-86
  • 4.4.1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简79-81
  • 4.4.2 SBR设计要点、主要参数81-83
  • 4.4.3 SBR设计需特别注意的问题83-84
  • 4.4.4 SBR工艺的需氧与供氧84
  • 4.4.5 SBR工艺中排出比(1/m)的选择84
  • 4.4.6 SBR反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84-85
  • 4.4.7 SBR调试程序及注意事项85-86
  • 4.5 试验过程与方法86-90
  • 4.5.1 高效复合微生物的培养与驯化86-89
  • 4.5.2 试验水样与方法89-90
  • 4.6 试验结果与分析90-97
  • 4.6.1 曝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90-91
  • 4.6.2 进水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91-94
  • 4.6.3 pH值对去除效果的影响94-95
  • 4.6.4 实验结果分析95-97
  • 4.7 小结97-99
  • 结论及建议99-101
  • 参考文献101-109
  • 致谢109-110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1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明胶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    康文庆

焦化废水中特征污染物含量与COD的相关性研究    初元满,匡宏兴,崔丽娜,何华,宋利敏

煤气化洗涤废水中酚、氨的回收利用    郭海彦,夏尊江

利用01-N1~#菌强化处理焦化废水初步研究    李政一,王业耀

新型复合混凝剂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郭金华,田作林,冯天伟,李彦光,陈占华

焦化废水处理利用的复合生态工程系统实验    许为义

固定化细胞技术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朱柱,李和平,郑泽根

A_1-A_2-O生物膜系统处理焦化废水试验中好氧段影响因素的研究    仇雁翎,赵建夫,李咏梅,顾国维

焦化废水处理中酚、氰降解细菌的分离选育    李日强,王翠红,辛晓芸,徐建红

Fenton-混凝催化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的影响因素    许海燕,李义久,刘亚菲

铁屑法与瓦斯泥+铁屑法预处理焦化废水    唐光临,徐楚韶,董凌燕,陈建凯,毕敏

新型杀菌灭藻剂ClO_2的特点、制备及经济性评价    牛金岭,逯宜媛

亚硝酸氮积累的影响因素    陈清艳,胡群义

改性膨润土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王红梅,郑振晖

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进展    郑俐;

化学沉淀法处理稀土氨氮废水的研究    景明霞;

降解焦化废水优势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皇甫尚旻;蔡昌凤;

微生物遗传学技术发展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吴秀玲,毕学军

高活性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李国莲;

H_2S引起的污水管道腐蚀及其控制    高文乔

亚硝化作用菌种的分离筛选及条件选择    廖雪义;马光庭;蓝荣;李献;

焦化废水零排放探讨    张仁鹏;戎吉;刘海棠;房井新;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研究进展    林琳;曹宏斌;李玉平;

啤酒废酵母对水中亚甲蓝的吸附性能研究    余兰梅;邱奎;刘卉;吴跃敏;吴桂萍;

微胶囊型相变材料制备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邹光龙;付维军;

复合锌盐稳定配方LSH-418技术开发    杨岳;梁宝锋;王树勖;陈萍;张海燕;

软水控制系统PLC5到ControlLogix的改造    魏海波;

二次悬浮聚合树脂的合成及应用技术探讨    徐斌;修慧敏;钟轶泠;楼政;

干熄焦除氧器控制系统的PID参数整定    黄学海;

二氧化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会强;

二氧化氯用于工业冷却水的化学处理    严以强;

污水生化处理的智能建模与优化控制策略应用研究    杨红

凝胶注模成型法制备1-3型PMN-PZT/环氧树脂压电复合材料研究    杜景红

固定化微生物净化低浓度SO_2烟气研究    黄兵

内循环三相流化床生物高效降解炼油污水技术研究    秦统福

氧化铝纳米流体在发动机油冷器中的强化传热研究    钟勋

人工湿地处理城镇污水和猪场废水研究    李淑兰

电子中介体固定化及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的应用    王凯鹏

基于溶胶—凝胶法的功能因子缓释技术研究及其在纺织品芳香保健功能整理中的应用    李永海

聚苯胺应用复合方法及其防腐蚀性能研究    戈成岳

组合式白腐真菌反应器处理实际染料废水过程中生态结构和功能解析    高尚

利用焦化废水中水洗煤对煤的可浮性影响研究    郑西强

双能场/生物法降解废水中苯酚的研究    陈静颖

混凝-Fenton法及白腐真菌处理DDNP废水的研究    牛菲菲

沸石吸附与化学沉淀法联用处理氨氮废水研究    文婷

壳聚糖改性沸石对刚果红、亮绿和酸性铬蓝K的吸附研究    韩攀

A~2/O~2在工艺不同运行方式下的脱氮试验研究    李石磊

TiO_2/Fe_3O_4-SiO_2光催化剂对废水中萘降解性能研究    周爱娟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在炼油污水回用中的应用    贺兆伟

腈纶废水生化出水的深度处理方法研究    王明明

几种工业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    赵婷婷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有效措施    王琳,杨鲁豫,王宝贞

兼氧—好氧工艺处理高浓度化工废水    牛樱,陈季华

明胶生产清洁工艺研究及实施效果    钱明,柳培文,张小华,张丽华,陆本虎

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技术评析    陈昱,姜应和,李玲玲

活性污泥法2号模型(ASM2)简介    吴俊奇,汪慧贞

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的研究现状    周世辉

水流对混凝沉淀影响研究    詹咏

混凝—过滤法在生活污水中的实验研究    黄树辉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艺试验及优化研究    史骏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脱水、厌氧消化及厌氧堆肥    施跃锦

利用固定化细胞法降解含酚废水的研究    孙艳,谭立扬

活性污泥模型NO.1及“SSSP程序”在中国污水厂适用性的初步探讨    汪慧贞,曹秀芹

新型复合混凝剂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郭金华,田作林,冯天伟,李彦光,陈占华

含酚废水高温生物处理效果的研究    周群英,王士芬

石灰在煤泥水混凝中的作用机理    苏永渤,张秀娟

酚醛树脂基气体分离炭膜制备    魏微,胡浩权,尤隆渤

煤气化废水酚降解细菌的筛选及生长条件研究    孙智敏,高静梅,韩融冰,丁雨辰,郑振球

两级上向流填料床缺氧—好氧系统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章非娟,刘锦珠

A-A/O法处理焦化废水中试研究    文一波,张辉明,钱易

生物膜反应器挂膜方法的试验研究    俞汉青,顾国维

新型高效气浮絮凝剂及设备的开发应用研究    魏在山

微孔膜生物反应器在港口含油洗涤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王连湘,李国一,乐毅,王建功

混凝法处理生物质气化洗涤废水研究    张文华,田沈,钱城,杨秀山,袁振宏

混凝活性炭吸附微生物法治理洗涤废水    费庆志

转炉煤气洗涤废水的絮凝沉降处理    李元辉,苏永渤,邹宗树

治理锆系列产品洗涤废水的研究    马逄修,张广成

钢铁企业高炉煤气洗涤废水处理工艺的改进    熊正为,黄仕元,陈春宁,陈胜兵

混凝沉降法处理洗衣废水的实验研究    夏俊方,高麒麟

无机膜处理油脂工业碱炼洗涤废水技术    刘梅荣,欧阳深耕,谢志成,刘凯中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洗涤废水中试    王明锋;邵建军;

生物膜MBR反应器和MBR反应器处理洗涤废水比较    杨庆;赵纬;裴元生;

纳滤膜法脱除干法腈纶纺丝洗涤废水中非挥发组分的研究    钟常明;郎万中;许振良;管爱国;朱亚平;

生物柴油处理硝基苯废水的研究    于凤文;计建炳;姬登祥;

稀土酸法冶炼污染治理途径的探讨    张志强;王俊兰;武勤;

Fenton试剂氧化法预处理多茵灵农药废水的试验研究    赵伟;陈春兵;冯晓西;

小纸厂废水治理    卓祥和;林春明;陈新芳;

韧皮纤维生物制浆废水特性的研究    刘秉钺;白淑云;鲁杰;

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陶德录;高正玉;闫维东;

浅谈洗涤助洗剂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杨瑾;

中小型制革厂废水处理的节能与环保技术    陶梅;刘志斌;陈建平;

利用生物加工技术富集水产加工废水中分子类蛋白的研究    张日俊;刘丽英;唐燕红;

循环利用家庭污水 试试这套装置    本报记者 李松战

洗塑作坊破坏楠溪江美景    记者  李扬 通讯员  洪道聪

环保四举措力争5年后不欠新账    记者  王海英

回收金属铜 实现零排放    本报记者  贺广华 周立耘

红日化工三废治理获双赢    照亮 许芳 晓峰

开米:让绿色洗涤走进千家万户    胡华英

湖南自主研发蚀刻液循环再生机    任鸣

甘肃稀土集团致力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    记者 姚钰

惠康公司年节水11000吨    高寒霜 王英明

锦州钛业公司水气渣循环利用    陈沛

洗涤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    迟英杰

洗涤废水降解菌株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    李湘梅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FC—P处理白土车间洗涤废水的实验研究    谷丽芬

煤气湿式电除尘器洗涤水循环利用的研究    魏永鹏

采用添加剂表面改性和洗涤废水提高低阶煤成浆性的研究    梁嘉铭

某企业两片罐废水处理站的设计与实践    任大庆

环氧树脂废水的物化—生物处理集成技术研究    沈洁民

防护工程内水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吕文博

三格厌氧池—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灰水技术研究    杨金刚

电镀废水中有机层状双金属化合物即时合成及其对污染物的共去除    黄松

 
关键词: 煤气洗涤废水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