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太阳能 > 正文

GaInSb单结热光伏电池的研究

关注热度:144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李宝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热光伏技术(TPV)是把高温辐射源中的近红外能量通过热光伏电池直接转为电能的技术。由于热光伏系统充分利用能量及热源的多元化选择等优点,因此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及商业价值。对于热光伏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重中之重。至今,关于热光伏系统的研究焦点主要还是对新型电池材料的开发、器件结构的设计以及生长工艺的优化等方面。本论文主要从实验和理论仿真两个方面对热光伏电池进行研究:一方面应用LP-MOCVD技术生长Ga In Sb薄膜,探讨生长参数对薄膜表面样貌特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应用Silvaco/Atlas软件仿真Ga In Sb热光伏电池,并探讨了器件参数和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使用LP-MOCVD方法在Ga Sb衬底上生长了GaxIn1-xSb三元合金,研究了生长参数对薄膜表面样貌的影响。优化获得光滑平整表面并且XRD衍射峰半高宽较小的GaxIn1-xSb外延层的生长温度为550oC、气相V/III比为1.5、TMIn/III比为0.1、反应室气压是100Pa。(2)仿真研究表明,在发射层的厚度是5μm,基层的厚度是0.2μm时,热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输出最大,随着有源区厚度进一步增加,电池性能随之下降;当发射层的掺杂浓度是3×1017cm-3,基层的掺杂浓度是1×1018cm-3时,电池效率最高,进一步提高掺杂浓度,电池的性能急剧变差。窗口层的厚度和掺杂浓度有个最佳值。此时窗口层的厚度为0.1μm,掺杂浓度为2×1019cm-3。背电场层主要起电场作用。热光伏电池具有负的温度特性,随着工作环境温度的提高,电池的输出功率将减少;随着辐射源温度的升高,光功率密度和光谱范围均增加,更加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在工作温度为300K,辐射源的温度为1473K,其中热光伏电池的面积设计为2400mm,仿真模拟该单结热光伏电池。其模拟结果:0.43ocV=V,26.18/scI=A cm,2maxP =1.95W/ cm, 7.35%celh = 。
【关键词】: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 GaInSb薄膜 Silvaco/Atlas GaInSb热光伏电池 计算机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91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4
  • 1.1 热光伏技术概述8-11
  • 1.2 基于锑化物的热光伏电池11-12
  • 1.2.1 GaSb热光伏电池11
  • 1.2.2 GaInAsSb/GaSb热光伏电池11-12
  • 1.2.3 GaInSb/GaSb热光伏电池12
  • 1.3 热光伏电池的应用价值及前景12-13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13-14
  • 2 GaInSb薄膜的MOCVD生长特性研究14-28
  • 2.1 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概述14-16
  • 2.1.1 MOCVD外延生长过程14-15
  • 2.1.2 MOCVD技术应用优势15-16
  • 2.2 MOCVD生长系统16-18
  • 2.3 GaxIn1-xSb的MOCVD生长特性研究18-27
  • 2.3.1 基本性质19-20
  • 2.3.2 GaxIn1-xSb薄膜的制备20-23
  • 2.3.3 GaxIn1-xSb薄膜表面形貌分析23-26
  • 2.3.4 高质量GaxIn1-xSb薄膜的制备26-27
  • 2.4 本章小结27-28
  • 3 GaInSb热光伏电池模拟28-52
  • 3.1 仿真软件Silvaco-TCAD简介28-30
  • 3.2 模拟思路及方法30-32
  • 3.3 器件结构及材料参数32-42
  • 3.3.1 器件结构32-33
  • 3.3.2 材料参数33-42
  • 3.4 GaInSb/GaSb热光伏电池性能模拟42-50
  • 3.4.1 有源区厚度及掺杂浓度对于热光伏电池性能的影响43-46
  • 3.4.2 窗.层厚度及掺杂浓度对于热光伏电池性能的影响46
  • 3.4.3 背电场层厚度及掺杂浓度对于热光伏电池性能的影响46-48
  • 3.4.4 温度效应对于热光伏电池性能的影响48-50
  • 3.5 GaInSb/GaSb热光伏电池优化50
  • 3.6 本章小结50-52
  • 4 研究总结和展望52-54
  • 4.1 研究结论52-53
  • 4.2 研究展望53-54
  • 致谢54-56
  • 参考文献56-5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2002年世界光伏电池产量    于培诺 ,王长贵

2003年世界光伏电池产量    王长贵 ,于培诺

高效低耗的光伏电池    胡建明

光伏电池设备:关注大尺寸自动化    

我国获取提高聚合物光伏电池性能新方法    

奥开发出电动车专用光伏电池系统    

浅述光伏电池的研究发展趋势    吴晓莉;

未来的光伏电池能源    

透明光伏电池光电效率提升一倍    

日本开发新光伏电池技术    

利用结晶实现塑基光伏电池形态的控制    杨小牛;鲁广昊;黎立桂;

光伏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研究    傅望;郭珂;周林;

包含近场热传递的热光伏电池系统的性能分析    翟小锋;赖建军;

973项目-低价、长寿命新型光伏电池的基础研究    耿新华;

光伏电池表面周期性微结构减反特性分析与计算    徐琴芳;忽满利;李听昕;赵佩;高平安;梁磊;向光华;孙浩;

有机光伏电池中的界面效应研究    魏怀鑫;李艳青;唐建新;

有机光伏电池进展    景悦林;曹莉;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光伏电池特性仿真研究    苑舜;吴桐;蔡志远;

聚合物薄膜光伏电池    印寿根;杨利营;

石墨烯材料光伏电池的研究    印寿根;陈永胜;

限制中国光伏电池产品将破坏全球清洁能源健康发展    记者 方方

斯坦福大学团队研发出自冷却光伏电池    王菁 编译

光伏电池的应用与实践    广西 退休教师 赵春霆

光伏电池设备:关注大尺寸 自动化    中电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 杜海文张瑾

拓日新能8.5亿元投资光伏电池    本报记者 李瞧 收集整理

奥地利开发出电动汽车专用光伏电池系统    刘钢 黄国栋

霍尼韦尔推出晶硅光伏电池新材料    顾定槐 王晓岚

2010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达8吉瓦    王佑

拓日新能拟斥8.49亿再建光伏电池生产线    记者 吴芳兰 编辑 祝建华

拓日新能8.5亿投资光伏电池    邢佰英

光伏电池表面微结构制备及其抗反射性能研究    张伟

多酸/ZnO光伏电池的构建和性能研究    罗新泽

锑化物热光伏电池材料的MOCVD生长特性研究及其器件模拟    彭新村

太阳能级硅(SOG-Si)光伏电池中多孔硅吸杂工艺及其神经网络分析方法研究    张彩珍

自动气象站用太阳能高效控制系统的设计    印晶

光伏电池单二极管模型显式建模方法研究    郭婷婷

基于MPPT控制器的光伏系统设计研究    付营飞

基于CFD模拟下太阳能光伏通风玻璃窗应用于建筑的研究    常琛

采用自适应区间扰动MPPT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    周华

数字式光伏电池模拟器设计与实现    刘一欣

具有MPPT功能的太阳能发电并网逆变器    王璐

CPC耦合PV/T系统设计及其热电性能研究    李晓磊

便携式光伏电源控制器及其关键技术    孙传杰

微尘传感环能回收装置的研究    王雅岑

 
关键词: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