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太阳能 > 正文

美国对华晶体硅光伏电池“双反”案法律问题探究

关注热度:202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路换平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2006年的“美国对华铜版纸‘双反’案”开启了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反补贴合并适用(即“双反”)的贸易救济模式。2012年3月13日美国签署通过了《1930年关税法》修正案(H.R.4105法案),这意味着中美两国“双反”贸易争端在未来的几十年必将更加激烈。2011年10月24日,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正式对中国的晶体硅光伏电池进行反倾销反补贴立案,这预示着美国对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贸易救济将成为中美“双反”争端的发展趋势。本案中有三个方面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首先,美国合并适用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其次,所涉及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最后,本案调查过程中美国国会通过了《1930年关税法》修正案(H.R.4105法案)。 本案中的争议焦点体现了中美“双反”争端的关键问题:替代国制度问题、反补贴问题和双重救济问题。本案中,美国调查当局违背WTO协议的公平原则,武断的选择替代国计算正常价值,滥用自由裁量权对可诉性补贴进行认定,无视WTO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对相关案例的裁决,并且未尽到全面搜集证据承担举证责任的义务。最终美国商务部裁决对中国晶体硅光伏电池企业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极大地损害了我国国家和光伏企业的利益。美国对华的“双反”调查愈来愈频繁,我国的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如何在大浪淘沙般的“双反”调查中立足与发展成为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政府和企业都应当做好全面的应对工作,通过对中美光伏“双反”案例的研究分析进而提出应对策略是一个可靠的途径。 在美国对我国晶体硅光伏电池“双反”调查程序中,申诉方德国Solar World及其联合的其他6家光伏生产企业、调查当局美国商务部及被申诉方无锡尚德、常州天利光能等75家中国光伏电池生产企业之间围绕三大焦点提出了各自的诉辩理由和观点,我国政府也与我国被申诉企业一起进行了抗辩。该三大争议焦点为: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采取反倾销措施时替代国的选择及替代价格的确定;可诉性补贴的认定,主要是“公共机构”和补贴专项性的认定;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合并适用“双反”是否存在“双重救济”以及“双重救济”的举证责任承担。本文将从美国对华晶体硅光伏电池“双反”案的三个争议焦点出发,依据WTO协议的规定和WTO争端解决机构对以往“双反”争端案件的裁决从法律和事实证据方面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以下观点:替代国制度往往因本身歧视性规定和调查当局滥用自由裁量权选择替代国而导致倾销的成立和较高的倾销幅度;我国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并不因政府占有多数所有权即表示被政府“控制”而构成《SCM协议》规定的补贴主体之一——“公共机构”,政策指导性文件不具有法律上的专项性;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合并适用“双反”措施会导致“双重救济”,调查当局应承担证明“双重救济”不存在的举证责任。最后,本文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了应对美国“双反”措施的对策,为我国应对美国越来越频繁的“双反”调查提供借鉴。无论是替代国制度、补贴的认定问题还是双重救济问题无一不是与美国拒绝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而采取的歧视性贸易政策有关,所以争取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是应对“双反”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光伏产业 “双反” 替代国 可诉性补贴 双重救济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96.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2
  • 一、 中美“双反”争端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12-15
  • (一) 中美“双反”争端的现状12-13
  • (二) 中美“双反”争端产生的原因13-15
  • 二、 基本案情及当事各方诉辩理由及观点15-22
  • (一) 基本案情15
  • (二) 当事各方对涉案问题的诉辩理由及观点15-22
  • 三、 对本案争议焦点的评析22-37
  • (一) 替代国的选择不合理22-26
  • (二) 本案中不存在可诉性补贴26-31
  • (三) 本案中存在“双重救济”31-37
  • 四、 应对美国“双反”的策略37-41
  • (一) 争取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37-39
  • (二) 利用 WTO 争端解决机制39-40
  • (三) 对完善 WTO 规则提出建议40-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5
  • 个人简介45-46
  • 致谢4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走向及战略选择——基于美国对华光伏“双反”调查的思考    凌捷;

中国面临的反补贴及其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救济    郭策;

国有企业是否当然为《补贴与反补贴协定》第1.1条意义上“公共机构”辨析——兼评美国对来自中国某些产品最终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措施WTO争端案    龚柏华;

中美“双反措施”WTO争端案上诉机构有关双重救济裁决述评    龚柏华;

美国反倾销、反补贴程序的举证责任分析——以美国对华“双反”案件重复计算问题为例    赵艳敏;

同时适用“两反”的合法性和重复计算的违法性辨析(上)    莫世健;

美国《1930年关税法》修改的法律观察    刘瑛;

美国新反补贴税法案及其影响    赵艳敏;

从美国《1930年关税法》修订案看中美贸易关系发展    倪鑫煜;

中国入世10年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实践述评    龚柏华;

美国保障措施法的新体系及其运作特点    陈立虎;

论美国外贸法中的调整援助    黄海波,郑玉琴

中美知识产权制度比较研究    李正华

WTO保障措施的法律实践——兼评美国201条款的违法性    王志刚

保障措施的实质要件及其实践之比较——以美国“201条款”和欧盟“3285/94号条例”为例    胡勇;

试析特别301条款制度——兼论其与TRIPs协定的关系    叶波;

“双反调查”的法律和案例分析及其启示    叶波;

论WTO协议与国内法的关系    黄仕红

论反倾销法的历史局限性    袁磊,颜延,蒋群英

论WTO环境规则在中国的适用    唐仙丽;

论招商引资模式的改进——从反补贴的角度分析    翁国民;王林;

国际反倾销规则与中国反倾销法律制度的完善    沈四宝;安宁;

论“未预见的发展”作为启动保障措施的条件    陈立虎;杨向东;

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之法律依据探究    徐泉;

美国对华并用反倾销反补贴措施问题分析    陈立虎;赵艳敏;

美国贸易自由化补偿机制——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研究    陈利强;屠新泉;

中美知识产权案的法治意义    韩立余;

论反补贴调查中实质损害威胁的确定    欧福永;

论《SCM协定》中的补贴专向性及我国的立法完善    张目强;

论WTO体系下的主权基金法律定位问题——以中国汇金公司为例    毛骁骁;

美国反补贴实体法律实施问题研究    林惠玲

东亚金融合作法律制度研究    隋伟

WTO规则对低碳经济的约束与激励    王淼

“入世”后我国对美贸易战略研究    张立辉

国际货物贸易中的补贴与反补贴法律问题研究    甘瑛

《SPS协定》研究    肖冰

WTO框架下的补贴与反补贴协定研究    李本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反倾销的法律问题研究    陈明聪

中国在WTO中的定位、作用和策略    屠新泉

国家经济主权论    徐泉

国际贸易中补贴与反补贴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许红霞

中国国有企业补贴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刘珊

WTO框架下的渔业补贴法律问题研究    朱榕

反补贴中利益传递的法律分析    刘滢泉

WTO框架下补贴界定探析    张敏婕

美国对华并用反倾销反补贴措施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汪广毓

我国农业环境补贴制度的立法研究    王宝臻

论我国产业损害预警制度    肖凌峰

金融服务补贴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李明荣

论“双反调查”对中美贸易的影响以及国际公平竞争秩序的维护    孟为

光伏产业发展障碍的经济学思考    蔡登云;张芳;

美国反补贴法适用探析——以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适用为考察对象    徐泉;

中、美、墨三国税收补贴争端的法律分析    彭岳;

GATT第20条(a)项公共道德例外条款之研究——以“中美出版物和视听产品案”为视角    刘瑛;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方略    马章良;马仁秒;

反倾销和反补贴重复救济问题及其司法审查研究——兼析美国国际贸易法院非公路用轮胎双反案判决    邓德雄;

美国对华反补贴的焦点问题与我国的对策    唐宜红;唐若韬;

WTO补贴规则与中国产业政策——中国集成电路增值税案引起的思考    秦娅;

“十二五”时期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对策    汪锋;于文华;

关于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的三个理论问题    崔之元

    商务部部长 陈德铭

反倾销累积评估初探    王俊峰;

    

    

    

    

    

    

    

    

    

欧美对我国光伏“双反”的研究    姬海臣

论贸易救济中的“双反”措施    窦振京

美国对华晶体硅光伏电池“双反”案法律问题探究    路换平

美对华“双反”措施法律问题研究    施向明

美国对华“双反”实践的法律分析与应对思考    陆婷婷

WT/DS414“双反”案所涉法律问题研究    续阳

对江苏省优秀后备男子网球运动员反手(双反)击上旋球动作技术运动学分析    邱志涛

中电光伏战略发展研究    张善忠

 
关键词: 光伏产业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