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地热能 > 正文

20世纪90年代之后热带外海洋增暖与冬季北极海冰面积之关系

关注热度:175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李菲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1.引言近年来,尽管北极涛动没有明显的正、负位相变化(Lindsay and Zhang,2005),同时,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冬季全球变暖停滞(IPCC,2013),但是北极海冰面积(ASIC)仍持续减少。早期研究表明,大气环流的变化,来自大西洋或者太平洋的海洋热传输,局地辐射过程,以及通过弗拉姆海峡的海冰运输,都可能导致在年际尺度上ASIC的变化(Gao et al.,2015)。因为向极输送的热量和水汽通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驱动ASIC(Ukita et al.,2007;Yoo et al.,2014),远程强迫(例如,北半球热带外海表增暖)可能导致北极变暖以及海冰减少。我们注意到海表温度(SST)在热带太平洋中东部有明显的变冷趋势,而在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热带外地区有明显的变暖趋势(Wu et al.,2012)。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热带外海表温度(ET-SST)和ASIC变化的潜在联系,并分析其中的可能机制。2.研究数据和方法本文所用的数据包括:(1)ERA-interim和(2)NCEP1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3)NOAA SST资料;(4)Had ISST1海冰密集度资料。E-P(Eliassen-Palm)通量的计算方法采用Andrewes et al.(1987)的定义。分析之前,所有数据均已去除线性趋势。3.主要结论 1994-2013年冬季ET-SST和ASIC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相对于一个ET-SST PC1正(负)标准差,巴伦支-喀拉海和哈德逊湾(巴芬湾和白令海)海冰面积减少(增加)100-400 km2。这一关系的维持可能是由于热带外海洋增暖对极涡的影响。当ET-SST处于正位相(异常偏暖)时,对流层顶极涡异常偏冷、加强。4.可能机制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中纬度海温正异常(40°N附近)使得行星波向赤道的传播加强,同时高纬度海温负异常使得对流层低层行星波向平流层的传播减弱。前者表明向极地的经向扰动动量通量加强,后者表明向极地的扰动热量通量减弱,这有利于对流层高层极夜急流和极涡的加强。因此,气旋性环流异常出现在北极东部地区,通过平均经向热通量输送,改变ASIC。5.讨论本文还探讨了ET-SST和ASIC相关关系长期变化的可能原因。ET-SST和ASIC之关系的长期变化与ET-SST模态的低频变率有关。我们认为ET-SST的暖位相导致了冬季ASIC的减少。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热带外海表温度 北极海冰面积 Rossby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10007和41130103)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306026) 欧盟第七框架计划(FP7 2007-2013)下通过NACLIM项目(308299)
【分类号】:P732;P731.15
【正文快照】:
图1 1994-2013年12-2月(a)北极海冰面积(ASIC)和(b)热带外海温(ET-SST)EOF1模态;(c)标准化的ASIC(黑线)和ET-SST(蓝线)PC-1;(d)标准化的ASIC PC-1(黑线),巴伦支-喀拉海海冰面积(蓝线)和白令海海冰面积(红线)Figure 1(a)Arctic sea ice cover(ASIC)and(b)extra-tropical SST(ET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Arctic Sea Ice and Eurasian Climate:A Review    GAO Yongqi;SUN Jianqi;LI Fei;HE Shengping;Stein SANDVEN;YAN Qing;ZHANG Zhongshi;Katja LOHMANN;Noel KEENLYSIDE;Tore FUREVIK;SUO Ling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Bering Sea Ice Cover and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Year-to-Year Variations    李菲;王会军;

Decreasing Arctic Sea Ice Mirrors Increasing CO_2 on Decadal Time Scale    Ola M Johannessen;

Effects of autumn-winter Arctic sea ice on winter Siberian High    

Will boreal winter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 increase in the future? An AGCM simulation under summer “ice-free Arctic” conditions    

Reduction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after the mid-1980s and possible cause    HE ShengPing;

The increase of snowfall in Northeast China after the mid-1980s    WANG HuiJun;ShengPing;

Spring surface cooling trend along the East Asian coast after the late 1990s    LI Fei;WANG HuiJun;

Simulation of Greenland ice sheet during the mid-Pliocene warm period    Qing Yan;Zhongshi Zhang;Huijun Wang;Ran Zhang;

Weaken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and ENSO after mid-1970s    

EFFECTS OF VARIATION OF WINTER SEA-ICE AREA IN KARA AND BARENTS SEAS ON EAST ASIA WINTER MONSOON    武炳义;黄荣辉;高登义;

北极海冰的基本特征    方之芳

北极海冰变化同我国气温相联系的若干统计学分析    武朝德,彭公炳

北极海冰的气候变化与20世纪90年代的突变    方之芳,张丽,程彦杰

中国夏季高温与北极海冰的联系特征    方茸;杨修群;

冬季北极海冰与中国同期气温的关系    高清清;孙照渤;倪东鸿;

一月北极海冰对六月亚洲-西太平洋环流的影响    方之芳

长江上、中游汛期水情与北极海冰面积的关系    王小兰,彭公炳,范钟秀,周恩济

2030年夏季北冰洋将无冰?    李忠东;

科技要闻    

北极海冰对2008年1月乌拉尔高压异常的影响    韩哲;李双林;

侧边界融化对北极海冰影响的数值模拟    王庆元;李清泉;王兰宁;

北极海冰减少与欧亚大陆冬季低温的关系    武丰民;何金海;

北极海冰对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影响研究    何冬燕;

春季北极海冰与我国夏季降水变化的关系    武炳义;张人禾;

北极海冰融化 极地动物濒危    本报记者 杨冉冉

北极海冰快速减少或为诱因    采访人 本报记者 郑菲

北极海冰偏少欧亚冷冬频现    记者 高琳

北极海冰融化加剧是今年寒冬主因?    潘希

20年后北极夏季将不再有冰    记者 余晓葵

北极海冰异常偏少,致我冬春灾害频发?    记者 林晖

今年将是有史以来最暖年份之一    

高温“烤出”北半球社会和环境灾难    本社记者 刘恺 魏大方 杨骏

新岛屿诞生海象大逃亡    本报见习记者 吴宇桢

变暖!变冷!谁在忽悠地球?    本报记者 张保淑

北极海冰变化及其气候效应研究    魏立新

北极海冰快速变化及大气优势模态的响应    周晓

北极海冰异常对中国夏季气候的可能影响    张若楠

北极海冰年代际转型及其对冬季极端低温的影响    狄慧

 
关键词: 热带外海表温度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