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地热能 > 正文

中国地热研究的进展与展望(1995~2014)

关注热度:92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庞忠和 黄少鹏 胡圣标 赵平 何丽娟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地热是主要地球物理场之一,地热能是地球的本土能源。李四光在20世纪60年代开创了我国地热科学。到90年代,学科体系基本建立。在过去20年里,我国地热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本文从大地热流、岩石圈热结构、地热系统、油气盆地地热、矿山地热、天然气水合物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回顾地热研究代表性的创新进展,并对深层地热、海洋地热、环境地热等研究方向作了展望。本文认为,过去20年我国地热研究成果丰硕,国际影响力得到提高,未来发展势头强劲。在经历了由浅入深,从今到古的成长之后,地热研究还将不断拓展领域,为我国地球科学,特别是能源与环境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关键词】中国 地热研究 进展 展望 综述
【分类号】:P314
【正文快照】:
李四光在20世纪60年代开创的我国地热科学研究,迄今已经走过50多年的历程。20世纪60年代为初创阶段,70~80年代为成长阶段,90年代走向成熟(汪集旸,1989;陈墨香等,1994)。最近20年来,我国地热研究在理论与应用上都得到了深化与拓展,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作为基础性工作,我国热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李四光教授倡导的中国地热研究    汪集旸;

从钻孔温度看气候变化──方法介绍及实例    黄少鹏,沈伯瑜,汪集旸

中国大陆地区沉积盆地热状况剖面    邱楠生

沉积盆地热体制研究的基本原理和进展    胡圣标,汪集

热流测量中垂向地下水运动干扰的校正方法    胡圣标,熊亮萍

流变边界层及其对华北克拉通热/地震岩石圈底界差异的意义    何丽娟;

新疆塔县盆地地热显示与热储温度预测    庞忠和;杨峰田;袁利娟;李义曼;

莺歌海盆地构造热演化模拟研究    何丽娟,熊亮萍,汪集旸,杨计海,董伟良

中国东、西部两类盆地岩石圈热-流变学结构    王良书,李成,刘福田,李华,卢华复

油气盆地地热史恢复方法    胡圣标;张容燕;周礼成;

昌潍坳陷新生代古地温分析    李善鹏,邱楠生,曾溅辉,尹长河

应用生烃动力学法研究川东上二叠统烃源岩生烃史    徐立恒;陈践发;卢双舫;马广宇;李吉君;

川东建南地区页岩成熟度模拟分析    潘仁芳;黎建;李坤运;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热史与成藏期判识    李亚军;李儒峰;陈莉琼;宋宁;方晶;

“源热共控”中国近海盆地油气田“内油外气”有序分布    张功成;陈国俊;张厚和;李友川;梁建设;杨树春;

黔东—湘西早古生代岩石圈热状态与高产热率HHPRM型地幔源区    方维萱,胡瑞忠,苏文超,漆亮,蒋国豪

营潍断裂带结构特征及其与相邻盆地的关系    孙磉礅;

试论大地热流对地表环境与生态演变的影响    匡耀求,黄宁生,朱照宇,胡振宇

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成因、展布特征及其与天然气运聚成藏关系    何家雄;夏斌;张树林;阎贫;刘海岭;

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峰值年龄事件及其沉积-构造响应    陈刚;王志维;白国绢;孙建博;章辉若;李向东;

敏感性分析在烃源岩成熟度史模拟中的应用——以川东北地区普光5井古生界海相烃源岩为例    饶松;唐晓音;朱传庆;胡圣标;汪集旸;

四川盆地中生代地热特征与前陆盆地构造、沉积作用    朱传庆;饶松;徐明;胡圣标;

济阳坳陷沾化东区块现今地温场及热历史    程本合;徐亮;项希勇;穆星;

南黄海南部盆地地温场特征及热-构造演化    杨树春;胡圣标;蔡东升;冯晓杰;高乐;卢景美;

Geothermal field and thermotectonic evolution in Southern South Yellow Sea Basin    

沉积盆地构造热演化研究进展:回顾与展望    何丽娟;汪集旸;

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在四川盆地的地热学响应    朱传庆;徐明;袁玉松;赵永庆;单竞男;何志国;田云涛;胡圣标;

江汉盆地南部热史与下志留统海相烃源岩成熟度演化研究    李宗星;赵平;孙占学;袁玉松;赵永庆;

中国地热科学的若干新进展——纪念李四光倡导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40周年    庞忠和;汪集旸;

储层温度与垂向流体运移关系的数学模型    许鹤华;熊亮萍;汪集旸;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及盆山耦合关系    王建强

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流体逸散系统与沉积物变形    孙启良

松辽盆地北部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研究    朱焕来

南海大陆边缘盆地构造热演化模拟    赵长煜

临清坳陷东部石炭—二叠系煤成烃成藏作用研究    何会强

藏北羌塘盆地热力构造作用特征及其演化    杨兴科

焉耆盆地油气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姚亚明

铜陵矿集区构造—岩浆—成矿系统模型研究    王庆飞

叠合盆地构造—热演化研究    郝建荣

江陵凹陷白垩—第三系含油气系统    陈孔全

准噶尔盆地北部燕山期构造事件及其古地温特征分析    李振华

黑龙江省浅层地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袁文涛

新疆三塘湖盆地地质特征和盆地热演化    郝建荣

海拉尔盆地热演化史与油气成藏史研究    崔军平

大民屯凹陷油气性质与成藏机理研究    史建南

裂谷盆地有机质成熟度史模拟及在江汉盆地中的应用    袁厚勇

鄂尔多斯盆地古地温演化与多种能源矿产关系的研究    张盛

关中盆地地下热水循环模式及可更新性研究    范基姣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北部山前带二叠系油气勘探前景初步分析    周铁锁

内蒙古敖汉旗热水汤地热田地热成因、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    刘英

中国东部岩石圈热状态与流变学强度特征    汪洋;程素华;

中国及相邻区域岩石圈结构及动力学意义    朱介寿;蔡学林;曹家敏;严忠琼;

反应动力学参数的优化模型及算法    冯恩民,吴铁生,朴明植,常云岫

华北平原区地温梯度与基底构造形态的关系    熊亮萍,张菊明

华北地区岩石圈热结构的研究    臧绍先,刘永刚,宁杰远

塔里木盆地深部构造的地震转换波探测结果    邵学钟,张家茹

下扬子区地温场和大地热流密度分布    王良书,李成,施央申,汪屹华

塔里木盆地大地热流密度分布特征    王良书,李成,施央申

塔里木盆地岩石层热结构特征    王良书,李成,杨春

中国大陆主要地质构造单元岩石圈地热特征    汪洋,汪集,熊亮萍,邓晋福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赴北欧地热利用培训团活动剪影    徐玉琳;范广勤;

“八五”地热攻关简讯    

中国地热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    汪美华;

全国地热学术交流会在榕召开    陈大方

天津市成立地热利用研究培训中心    

天津市地热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王祖伟

地热:21世纪的能源宝库    侯福志

中国地热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前景    张业成,胡景江,周瑞良

日本的地壳热构造与地热利用的现状    汤原浩三,傅淑芳

地热利用中的地温可恢复特性及其传热的增强    高青,于鸣,乔广,李明,白金玉

21世纪地热利用将迈入非金属化时代    蔡义汉;

中国低温地热利用的经营管理    王万达;

天津市粮食学校地热利用的经验和存在问题    蒋英;

河北省沧州地区地热利用现状及对策    何清洁;蔡建华;

让地热产业在西部热起来    任湘;

21世纪地热利用中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朱家玲;

天津市西南部地热利用浅析    靳宝珍;张子亮;刘斐;王曦;

天津地热利用典型剖析    侯福志

北京地热利用渐成气候    记者 王虹航

我国地热利用量居世界第一    邝烨

山东:地热利用每年省煤12亿吨    赵治国

德州实施浅层地热回灌试点项目    姜勇 张长奎 崔福泉

天津颁布地热利用工程设计标准    津讯

天津率先颁布地热利用工程设计标准    张剑

广东地热有点冷    本报记者 吴桂霞 通讯员 刘如春

我国地热利用居世界第一    记者 李伟锋 李晓明 段全平

中低温地热利用又有新途径    金文

 
关键词: 中国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