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燃气能 > 正文

聚集型煤系烃源岩天然气贡献率定量计算——以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为例

关注热度:104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戴箫 关平 韩定坤 刘若冰 谢小琴 张巍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随非常规油气和川东北陆相天然气勘探的迅速发展,急需厘清各类型烃源岩对整个气藏的贡献。因此,选择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作为突破,通过控制变量对比研究,发现分散型有机质源岩与聚集型有机质源岩各约占须家河组烃源岩的90%和10%。干酪根镜检分析表明,分散型有机质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为Ⅱ2型和Ⅲ型,分别约占55%和45%,聚集型有机质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为Ⅲ型。天然气同位素及组分等成因性质分析表明,元坝地区须家河组气藏煤型气与油型气各约占70%和30%。计算表明,聚集型有机质源岩对元坝须家河组气藏贡献率约为60%。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元坝气田 须家河组 有机质类型 煤系烃源岩 定量分析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CB214801)资助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非常规油气的兴起,石油勘探中的“源控论”得到发展,烃源岩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烃源岩研究中,煤系烃源岩的研究处在重要位置。20世纪40年代,煤成气第一次被德国学者提出,到70年代,煤成烃的理论已经逐步成熟,煤成气几乎占到世界探明天然气储量的70%。在此背景下,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中国陆相成因天然气同位素组成特征    沈平,徐永昌

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烃源岩和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陈建平,赵长毅,王兆云,何忠华,秦勇

浅析中国中西部盆地煤系烃源岩成烃研究    曾治平,邹华耀

含煤地层中石油的生成、运移和生油潜力评价    黄第藩,熊传武

我国煤成烃气的δ~(13)C-R_0关系    戴金星,戚厚发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沉积发育模式探讨    徐宇艳;黄光辉;谭思哲;杜宇斌;

成煤作用中形成的天然气和石油    戴金星;

中亚煤成气聚集域形成及其源岩──中亚煤成气聚集域研究之一    戴金星,何斌,孙永祥,李鹏举,李先奇

煤成油研究历史和我国煤成油田勘探方向    胡社荣,宋丽君,张喜臣

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特征和各类天然气鉴别    戴金星;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    盘昌林

油成甲烷碳同位素分馏的化学动力学及其初步应用    卢双舫;李吉君;薛海涛;徐立恒;

内蒙古商都地区CO_2气成因及其意义    薛军民;李玉宏;魏仙样;高兴军;任战利;

烃源岩TOC地球物理定量预测新技术及在珠江口盆地的应用    刘军;汪瑞良;舒誉;曾驿;史运华;

煤层气流动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及应用分析    何玮;段永刚;王喜梅;刘杰;朱鹏;曾珠;

我国80年代气体地球化学研究    徐永昌

天然气碳同位素部分反序与乙烷碳同位素特征的模拟研究    郑建京,吉利明,孟仟祥

银额盆地查干凹陷原油地化特征及油源对比    陈建平,何忠华,魏志彬,王东良,秦建中,国建英

热成因甲烷碳同位素分布的形成机制    关平,伍天洪

成藏过程对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的控制作用    赵孟军,潘文庆,张水昌,韩剑发

彩南油田:一个典型三元混合油田    陈建平,邓春萍,梁狄刚,王绪龙,石新璞,靳涛,钟宁宁

混源天然气的混源比例判识方法    金强;程付启;刘文汇;

塔河油田奥陶系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    王杰;顾忆;饶丹;

恩洪向斜煤层重烃浓度异常及其成因探讨    兰凤娟;秦勇;林玉成;王爱宽;申建;

国内外煤层气中重烃异常分布特征及成因初探    兰凤娟;秦勇;常会珍;郭晨;张飞;

森林沼泽泥炭不同演化阶段气体碳氢同位素演化特征    段毅;吴应忠;姚泾利;刘显阳;孙涛;何金先;徐丽;夏嘉;张晓丽;

Gas emission from the Qingzhu River after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Southwest China    Guodong Zheng;Sheng Xu;Shouyun Liang;Pilong Shi;Jun Zhao;

Carbon isotope fractionation during methane-dominated TSR in East Sichuan Basin gasfields,China:A review    Chunfang Cai;Chunming Zhang;Hong He;Youjun Tang;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晚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天然气勘探潜力研究    闫建萍

汶川Ms 8.0地震后川西地区的气体地球化学    周晓成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奥陶系潜山含油气性研究    顾乔元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的生烃动力学及其分子特征研究    付少英

临清坳陷东部石炭—二叠系煤成烃成藏作用研究    何会强

塔里木库车前陆盆地油源与成藏特征研究    张俊

低渗透煤层气开采与注气增产流固耦合理论及其应用    孙可明

羌塘盆地侏罗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含油气远景    时志强

江苏下扬子区海相中、古生界石油天然气成藏机制、成藏过程研究    刘东鹰

热成因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及其地质应用    张海祖

南华北地区中晚二叠世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研究    尹玉静

煤层气分馏机理    陈润

惠州凹陷古近系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张洋

川西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五段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邹瑜

原油伴生气中CO_2浓度变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马晓强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深层烃源岩评价    逯瑞敬

孝泉—丰谷构造带须家河组成藏条件差异性研究    朱丽

合兴场—高庙子地区须家河组流体成因与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张勇

临清坳陷上古生界典型油气藏解剖与分析    王瑞

南堡凹陷天然气成因及有效烃源岩研究    赵杰

四川中坝须二致密砂岩气藏成藏机理    周文,王允诚

四川盆地页岩气藏和连续型-非连续型气藏基本特征    刘树根;曾祥亮;黄文明;马文辛;

沉积盆地热流体活动及其成藏动力学意义    叶加仁,杨香华

塔北、塔中天然气中烷烃同系物碳同位素组成系列倒转现象的解释    王国安,申建中,何宏,季美英

煤系源岩倾油倾气性研究    程克明,熊英,刘新月

烃源岩TOC值变化与其生排烃效率关系的探讨    钟宁宁,卢双舫,黄志龙,张有生,薛海涛

不同地质条件下各种类型气源岩气态烃产率的求取    姜正龙,罗霞,李剑,胡国艺,王春怡,李志生

川中—川南地区上三叠统沉积相研究    施振生;杨威;金惠;朱秋影;刘满仓;郭长敏;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类型与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李伟;邹才能;杨金利;王坤;杨家静;吴亚东;高晓辉;

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期高分辨率层序格架与古地理演化    叶黎明;陈洪德;胡晓强;姜平;林良彪;李国新;彭海燕;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及砂体分布研究    高红灿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气藏成藏机理研究    库丽曼·木沙太

川东北前陆盆地须家河组沉积相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    高红灿

川南地区三叠系嘉陵江组构造解析    李乐

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申艳

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    余承玲

官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特征    疏壮志;殷孝梅;彭军;

荷包场须家河组欠平衡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胡海涛;杨碧松;杨仁林;

川东T构造须家河组储层地震响应及形成机制    王长城;

贵州赤水地区须家河组的储集特征及其发育影响因素    陈晓慧,张廷山,谢刚平,胡东风,姜照勇,黄世伟,兰光志

包界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特征    殷孝梅;彭军;何琰;刘建锋;周康;

川中-川南地区须家河组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成藏指示意义    谢增业;杨威;高嘉玉;金惠;谢武仁;施振生;

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资源潜力分析    马立元;周总瑛;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与层次分析的储层定量评价——以包界地区须家河组为例    何琰;

龙门山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中的古地震记录    张伟;

四川盆地东部须家河组沉积环境和煤层冲蚀    王小川;陈礼贤;

赤水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特征及含气性初探    黄世伟;张廷山;王顺玉;陈晓慧;姜照勇;董同武;

三维纵波裂缝检测技术预测川西南部须家河组须二段储层    徐明华;刘定锦;朱敏;张华军;蒙杉;

四川盆地西部三叠系须家河组须二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姜在兴;

四川盆地中部须家河组天然气藏地质特征与控制因素    高晓辉;陶士振;李伟;杨家静;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有利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高晓辉;陶士振;

四川盆地大川中合川—安岳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成果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连续型”大气区形成、分布与评价    公言杰;邹才能;陶士振;

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段沉积环境分析    陆廷清;黄勇;

四川盆地安岳须家河组储层岩石力学与地应力评价研究    周长林;桑宇;冉立;彭均亮;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页岩气资源评价与选区    苏时才;陈杨;牟必鑫;

须家河组研究取得丰富成果    黎家盆

注重需求 瞄准前沿 勇于创新 实现突破    本报记者 滕艳 整理

普光地区陆相勘探获得突破    记者 于银花 通讯员 张怀发

普光地区陆相勘探 滚动评价有序推进    于银花 黄德明

川南须家河组低渗透储层特征及测井预测    肖玲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探井地应力解释与井壁稳定性评价    谢润成

四川盆地西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地层学及沉积体系研究    李华启

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储层流体特征与天然气成藏    尚长健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    盘昌林

川中龙女寺地区须家河组储层预测及流体检测技术研究    张艳芳

四川前陆盆地须家河组层序充填样式与储层分布规律研究    戴朝成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地层与有利储集砂体分布预测    金惠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及砂体分布研究    高红灿

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    张峰

赤水及邻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及含气特征探讨    黄世伟

四川盆地川中~川南过渡带构造—沉积特征分析及须家河组成藏评价    王雪梅

川中~川南过渡带须家河组储层预测研究    张光荣

蜀南荷包场地区须家河组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研究    潘泉涌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林良彪

九龙山须家河组井壁稳定性的测井评价研究    吴林蔓

旺苍立溪岩须家河组砂岩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    成欣怡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    张武

川南观音场~瓦市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    王文之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地层学研究及储层预测    李士祥

 
关键词: 元坝气田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