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燃气能 > 正文

塔里木盆地满东1气藏天然气生成动力学研究

关注热度:109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李贤庆 仰云峰 田辉 冯松宝 王康东 曹鸿亮 王娟 马小敏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采用黄金管-高压釜限定体系生烃动力学装置,对塔里木盆地哈得原油样品进行了热解生气试验研究,推导了原油热解生成气态烃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哈得原油具有很高的产气率,以2℃/h升温速率为例,当热解温度达到600.6℃时,总气产率(C1-5)达到599ml/g。该原油生气动力学参数为:活化能分布范围59~70kcal/mol,主要分布在60~65kcal/mol,频率因子5.0×1014s-1。运用Kinetics专用软件的动力学模拟,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研究了塔里木盆地满东1气藏生气史,认为满东1气藏天然气具有原油裂解气特征,生气层位在寒武系顶部至奥陶系底部之间,原油大量裂解,为满东1气藏形成提供气源。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关键词】原油热解 气态烃 动力学参数 生气史 满东气藏
【基金】:国家油气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07-03)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OGL-2008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2085)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NCET-06-0204)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生烃动力学是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采用实验室快速升温的热模拟方法,再现有机质(烃源岩、原油等)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生成烃类的过程[1~3]。原油热解生气动力学就是在实验室里模拟原油在地质条件下生成天然气的过程,为合理解释天然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过程提供一种新的研究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南海某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区气态烃现场测试及其结果    王宏语;牛滨华;孙春岩;

西沙海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区海底沉积物气态烃成因研究    孙春岩;王宏语;

可溶性气态烃理论基础及其在金矿床中的试验研究    吴烈善;彭省临;

西沙海槽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探及气态烃成因研究    孙春岩;王宏语;牛滨华;

正十八烷的裂解动力学研究(Ⅰ)-气态烃组分与碳同位素特征    张海祖;耿安松;熊永强;刘金钟;耿新华;刘金萍;赵青芳;

正十八烷的裂解动力学研究(Ⅱ)——液态烃组分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张海祖;熊永强;耿安松;刘金钟;耿新华;刘金萍;赵青芳;

松辽盆地石炭-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特征研究    王淑芝;俞萱;

稳定碳同位素分析在井中化探中的应用    李广友;把立强;章复康;杨华敏;王勤;

东濮凹陷马厂构造深层混源气藏气源探讨    贾存善;饶丹;邱蕴玉;

现代藻类及泥炭热模拟产物的碳同位素特征    李广友;把立强;王勤;

微量气体收集装置研制成功    本报记者 江其勤

温籍科学家王维熙发明地震监测仪    记者 夏晶莹 报道组 黄松光

储层中矿物与油气组分相互作用研究    于林平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天然气成因特征及其生成动力学研究    王铜山

热模拟实验结合GC-IRMS在有效烃源岩研究中的应用    熊永强

热成因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及其地质应用    张海祖

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热解动力学研究及其应用    耿新华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与成藏研究    田辉

石炭—二叠系煤成气生成及其与侏罗系煤成气鉴别研究    马国政

碳酸盐岩气源岩有机质丰度下限研究    李宏涛

新疆三塘湖盆地流体包裹体研究    曹青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古生界烃源岩生烃潜力及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李剑锋

单质硫对有机质深化成烃的影响    张更新

惠民凹陷上古生界煤系源岩的热演化特征与成烃研究    赵青芳

神山侏罗系褐煤生烃模拟实验研究    贺建桥

德南洼陷流体包裹体与油气运移研究    刘艳荣

 
关键词: 原油热解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