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的计量分析

关注热度:130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李科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2006年以来,节能减排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现实看,产业结构是经济能耗的重要来源,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和政策手段。从文献资料看,有关中国产业结构与节能减排关系的研究主要采用线性回归(协整)模型或指数分解模型。然而,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和政府宏观调控使产业结构反复波动,具有典型的非线性特征,这导致已有的研究结论常与现实不一致,其政策建议也存在局限性。本文针对中国能源变量的数据特征和能源经济相关理论,应用前沿且适用的能源经济和计量经济的理论和方法,展开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以期产生具有明显的现实与政策意义的结论。全文的研究工作和结论及其创新意义概况如下: (1)应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结果均表明,中国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以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度量)对能源强度产生的效应不尽相同。以中国产业结构与能源强度的数据演变特征为依据,构建了一个非线性阈值协整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产业结构处于40.435%处,产业结构对能源强度的长期效应发生非线性转移,并可由逻辑函数刻画其转移特征。具体而言,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向下调整的1983-1994年、1998-2002年和2009年间,产业结构对能源强度具有微弱间断的 结构红利;而在1980-1982、1995-1997和2003-2008年间,产业结构体现了明显耗能的特征。这一结论表明,始终不渝的调整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结构具有持续节能效应的长期战略;而在短期内,建议将工业占GDP比重调整到40%以下。与已有研究文献相比,本文的研究结论明确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幅度。 (2)基于Kaya恒等式所反映的理论内涵和变量关系,尤其是针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非线性波动特征,应用非线性模型揭示了结构调整对碳强度的影响受制于经济增速。具体来说,当经济增速高于9.053%时,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均不利于碳强度的下降。在此基础上,基于估计的模型而应用依赖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情景分析,结论表明,中国碳强度年均下降速度的可能值是4.34%(2011-2015年)和3.51%(2016-2020年),这意味着碳强度2020年同比2005年预期将下降41.19%;而将经济增长速度调控到适度区间(约为7%~8.4%),有助于碳减排的可持续性。显然,非线性模型的设定及其实证分析充分体现了中国的经济背景和现实特征,而基于仿真的情景分析,消除了以往文献中简单的三种情景分析中的主观性因素,其分析结论具有稳健性和合理性,因此,上述研究结论对中国未来实施碳减排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3)中国不同省份的资源配置方式具有显著差异,已有文献在分析各省的能效水平时常忽略了这一差异。本文充分考虑各省资源配置方式的异质性,以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为阈值变量,运用阈值效应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了各省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检验和估计结果表明,各省的经济增长存在三个技术俱乐部,且产业结构逾合理,全要素能源效率值逾高。不同技术俱乐部下产出增长率的分解结果显示,产业结构逾不合理,要素投入,尤其是资本投入对经济产出的贡献度逾高,而技术进步对经济产出的贡献度逾低。上述结论表明,改变依赖要素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依靠技术进步而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4)考虑能耗产生的碳排放污染,本文采用超效率DEA模型而估计环境方向距离函数以改善效率前沿面省份的节能减排效率值;基于估计结果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对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不利于节能减排效率的提高;劳动力要素的产业间流动有助于提高节能减排效率,而资本的产业间转移则相反;制造业结构变动和升级无助于提高能源效率,但有助于提高节能减排效率。这些结论表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破除产业间壁垒而促进要素流动和转移、坚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而提高制造业结构的高度化水平是可持续性节能减排的长期途径。与已有文献不同,本文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制造业结构高度化为实施节能减排的结构调整政策提供了新视角和新证据。
【关键词】:能源效率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非线性 随机前沿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24;F121.3;F124.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30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5
  • 1.2 文献综述15-27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27-30
  • 2 中国产业结构对能源效率的非线性效应30-48
  • 2.1 问题的提出30-32
  • 2.2 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32-39
  • 2.3 模型的检验与估计39-44
  • 2.4 中国结构的能耗效应及其国际比较44-46
  • 2.5 本章小结46-48
  • 3 中国结构调整对碳强度的影响分析48-75
  • 3.1 引言48-50
  • 3.2 国内外研究述评50-54
  • 3.3 模型与数据54-58
  • 3.4 模型估计及检验58-64
  • 3.5 碳强度下降率的预测及敏感性分析64-68
  • 3.6 2010-2020 碳强度下降率的动态路径68-73
  • 3.7 本章小结73-75
  • 4 中国能源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及结构调整效应75-105
  • 4.1 引言75-76
  • 4.2 研究方法76-82
  • 4.3 变量选择及说明82-89
  •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89-103
  • 4.5 本章小结103-105
  • 5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分析105-143
  • 5.1 引言105-106
  • 5.2 投资驱动和结构调整影响能源效率的机理106-110
  • 5.3 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算及其分解110-122
  • 5.4 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122-140
  • 5.5 本章小结140-143
  • 6 结论与展望143-147
  • 6.1 主要研究结论143-145
  •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145-147
  • 致谢147-148
  • 参考文献148-165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16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Technological Progress,Structural Change and China's Energy Efficiency    

工业轻重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齐志新;陈文颖;吴宗鑫;

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机制与价格非对称效应研究——基于结构VEC模型的计量分析    刘畅;孔宪丽;高铁梅;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和制度效应——基于一个随机前沿模型的研究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

GDP增长与能源消耗的非线性门限——对中国传统产业省际转移的实证分析    俞毅;

中国工业结构转型升级:进展、问题与趋势    金碚;吕铁;邓洲;

生产率增长、要素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分行业的经验研究    赵春雨;朱承亮;安树伟;

技术差距、资源分配与后发大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    欧阳峣;易先忠;生延超;

耗竭性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本积累内生经济增长    王海建

制造业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    吕铁

Paths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n Economically Underdeveloped Areas——A Case of Huaian,China    

产业结构调整对皖北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范迪军;董青青;

农户精养淡水鱼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    刘泽隆;范红霞;

贵州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    谢会强;宋山梅;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均衡分析    白卫国;

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研究——以淮安市为例    陶爱祥;

河南省农民增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王浩;

综合直补与农产品提价对农民贫富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刘鹏;张秀丽;

河南省经济增长周期分析    刘荣利;

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    柳江;

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    周芳;石磊;马中;

制造企业快递服务需求的区域差异研究    徐林清;

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评价与分类研究    王治平;

环境质量、政府规制与经济增长:一个拓展的内生性框架    董雪兵;尹敬敬;文雁兵;

环境管制与生产率增长——以APPCL2000的修订为例    李树;陈刚;

西部大开发中的信息化、经济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8--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王宏涛;王晓芳;

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评价与分类    王治平;

中国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    刘军;

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

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    邱瑞

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    郭艳秋

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    丁胜

信息测量系统及其若干问题的研究    苏日建

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    张伟

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    王思薇

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    姚宇

国际分割生产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发展的研究    杨永华

台湾经济波动冲击效应研究    陈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    王博

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    高晓辉

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    袁昭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研究    熊召军

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孙作人

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    吴栋

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宋学印

浙江省产业结构与环境质量关系实证研究    余晓娟

哈尔滨市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研究    王海姣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    王慧聪

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金景仲

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王中英;王礼茂;

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及测算    余修斌,任若恩

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上)    王庆一

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    王庆一

影响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析    陈彦玲;王琛;

中国污染变化的主要因素——分解模型与实证分析    陈六君,王大辉,方福康

北京市环境政策评价研究    吴玉萍,董锁成

中国工业化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张赞;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检验    彭水军;包群;

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以大气污染为例    陆虹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需求及保障研究    李艳梅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经验研究:描述性事实和特征事实(1949~2006)    汤铎铎

 
关键词: 能源效率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