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活性污泥2号模型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改造的研究

关注热度:140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张代钧 卢培利 严晨敏 龙腾锐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利用自行开发的活性污泥 2号模型ASMNO .2计算机模拟程序对重庆市某污水厂三种脱氮除磷改造方案 (A O ,A2 O ,倒置A2 O)进行了模拟研究 ,寻求了每一种方案的最佳运行控制参数 .结果表明 :(1)将现有曝气池前端 1 4控制为缺氧而形成A O工艺 ,缺氧区溶解氧浓度为 0 .10mg L ,混合液内回流比为 10 0 % ,可以使TN去除率达到 5 8.6 % ,提高 2 4个百分点 ,TP基本不受影响 ;(2 )将现有曝气池前端 12 %控制为厌氧区 ,2 4 %控制为缺氧区 ,缺氧区溶解氧浓度为 0 .10mg L ,混合液内回流比为 10 0 % ,可以使TN去除率达到 6 2 .1% ,提高约 2 8个百分点 ,TP去除率达到 78.3% ,提高 37个百分点 ;(3)倒置A2 O工艺与常规A2 O工艺的出水水质基本相当 ,但倒置A2 O工艺在工程实践中更易于实现 ;(4)三种工艺出水COD和氨氮均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环境科学系 重庆大学环境科学系 重庆大学环境科学系 重庆大学城市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活性污泥号模型 活性污泥法 生物脱氮除磷改造
【基金】:重庆市科委“十五”重点科技项目
【分类号】:X703
【正文快照】:
国际水协 (InternationalWaterAssociation ,IWA)活性污泥模型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1— 5] ,但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6— 8] .本研究的前期工作基于ASMNO .2模型开发了模拟程序并对模型进行参数校核 ,校核后模型的连续多日运行状况的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倒置A~2/O工艺出水指标预测和评价方法的研究    林海;张薇薇;甘一萍;常江;郝二成;

活性污泥模型碳氧化过程参数的呼吸法估计    卢培利;艾海男;张欣;张代钧;龙腾锐;

倒置A~2/O工艺的短程生物脱氮中试    付国楷;周琪;杨殿海;邱兆富;徐晓宇;

活性污泥模型有机组分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李春娟;柳栋;

活性污泥模型研究及其应用新进展    杨正丹,孙培德

氧化沟水力特性对处理效果和能耗的影响    刘广立;种云霄;樊青娟;贾晓珊;李寿辉;

一种改进的MSBR工艺脱氮除磷性能的仿真模拟与试验研究    严晨敏,张代钧,唐然,卢培利,龙腾锐

A~2/O工艺污水处理厂运行参数优化的数值模拟    陈昆柏;宋英琦;孙培德;曹荣华;

全耦合活性污泥模型(FCASM3)Ⅲ:AAO工艺最佳运行工况数值模拟    楼菊青;孙培德;王如意;

活性污泥模型及其工艺软件的研究进展    唐敏康,赵根成

反硝化同步除磷动力学原理及其在改善MSBR性能中的应用    汪林

生物脱氮除磷ASM2D模拟及机理研究    徐伟锋

城市污水脱氮除磷过程模拟及工艺优化运行研究    高志广

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联合处理城市污水研究    付国楷

卡鲁塞尔氧化沟液固两相湍流与生物反应动力学研究    许丹宇

三沟式氧化沟工艺数值模拟与优化运行研究    杨跃

污水处理过程数学模型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韦安磊

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工艺诊断及优化运行研究    肖伟

活性污泥模型COD组分测试与表征    曹海彬

二沉池一维通量模型及其应用    李振亮

活性污泥系统水力—生物耦合模型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宋英琦

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工艺的优化设计研究    施炜

基于ASM2D模型对污水处理工艺的模拟及优化    龙川

双循环两相(BICT)生物处理工艺的建模方法研究    宗晶晶

短程硝化反硝化倒置A~2/O工艺脱氮效果研究    王斯坦

卡鲁塞尔氧化沟污水—污泥两相模型及液—气两相模型    郭丽莎

基于ASM2的活性污泥模型研究与应用    高溢璟

活性污泥法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和展望    卢培利,张代钧,刘颖,王飞

活性污泥法动力学模型应用中的参数校核    卢培利,张代钧,严晨敏,刘颖

活性污泥生物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    黄勇,杨铨大,王宝贞,聂梅生

传统活性污泥法COD去除及脱氮改造的模拟    张代钧,卢培利,陈丹琴,刘颖

活性污泥法2号模型(ASM2)简介    吴俊奇,汪慧贞

缺氧/厌氧/好氧工艺的脱氮除磷研究    毕学军,高廷耀

简易改造城市污水厂的脱氮除磷新工艺    高廷耀,周增炎

生物处理动力学参数测定研究    黄勇,杨铨大,王宝贞,聂梅生

内循环对A~2/O工艺脱氮的影响    王建龙;彭永臻;高永青;

计算机辅助科学研究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    陈勇;

活性污泥法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和展望    卢培利,张代钧,刘颖,王飞

SUFR系统去除废水中COD和氮、磷的模拟    罗固源,温亮,豆俊峰

活性污泥模型碳氧化过程参数的呼吸法估计    卢培利;艾海男;张欣;张代钧;龙腾锐;

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硝化作用的计算机模拟    刘贤荣;闫秀懿;张永祥;

活性污泥法动力学模型应用中的参数校核    卢培利,张代钧,严晨敏,刘颖

ASM1中废水和污泥组分浓度的测定方法研究    肖凡,顾国维

ASM中水质特性参数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邓科,陈银广,马民,顾雪峰

活性污泥法处理焦化废水COD不达标原因分析    吴高明;刘汉杰;陆晓华;

城市污水COD组分划分、测试与标准化表征    张代钧;卢培利;

A/O接触氧化法处理厕所污水的工艺流程    刘伯红;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ASM2d简介    李亚新;罗俊丽;

污水生化处理的智能建模与优化控制策略应用研究    杨红

反硝化同步除磷动力学原理及其在改善MSBR性能中的应用    汪林

含硝基苯类化合物工业废水生物降解及处理技术研究    安立超

双泥生物反硝化吸磷脱氮系统工艺的试验研究    罗宁

无机离子废水深度处理的工艺与溶液化学研究    黄自力

排除厌氧富磷污水ERP-SBR除磷脱氮工艺研究    吉方英

螺旋升流式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    豆俊峰

影响活性污泥产率的环境因素研究    李冰

高盐度废水生物处理特性研究    李玲玲

生物脱氮除磷ASM2D模拟及机理研究    徐伟锋

A~2/O、倒置A~2/O和前置缺氧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比较研究    侯亚辉

重金属对生物除磷影响的研究    谢曙光

两相厌氧-好氧工艺动力学和操作参数估算    李宇庆

伟统活性污泥过程及其生物脱氮除磷改造的动力学模拟研究    卢培利

氧化沟数学模型的初步研究    魏辉

MIOD脱氮除磷及侧沟式固液分离器机理研究    郎建

上向连续流A/O反应器生物除磷的探索与试验    支银芳

污水处理的两相厌氧-好氧工艺及应用研究    董昌生

城市污水活性污泥系统模拟    李志颖

可发性聚苯乙烯废水的处理技术及工艺研究    方斌斌

改进的遗传算法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区间数优化设计模型中的应用    蒋茹,曾光明,黄国和,谢更新,林玉鹏,秦肖生

运用活性污泥一号模型对缺氧—好氧生物废水处理工艺的模拟    胡晓东;

活性污泥模型NO.1及“SSSP程序”在中国污水厂适用性的初步探讨    汪慧贞,曹秀芹

生物膜增长动力学模型    刘雨,王岐东

活性污泥法优化控制──溶解氧浓度对运行费用的影响    崔莉凤,张宏伟,彭登富

非确定数学方法在水污染状况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郑文瑞,王新代,纪昆,王汉林

调节器 变频器多参数共同作用对水泵变频调速系统运行的影响    刘自放,李长友,陈艳勇,黄作能,胡传宝

弯道水流的基本特性及数值模拟    董耀华

中国城市水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框架研究    邵益生

城市化发展与水系统的演变    高云福

三维自由面湍流场数值模拟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王志东

厌氧氨氧化工艺研究    张少辉

活性污泥法工艺系统优化设计模型及应用研究    庞子山

短程反硝化除磷工艺特征及运行效能研究    蒋轶锋

混合呼吸测量仪研制与活性污泥模型进水COD组分表征研究    卢培利

生物脱氮除磷ASM2D模拟及机理研究    徐伟锋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系统中典型有机物迁移转化研究    黄满红

环境质量模糊评价方法应用研究    卜全民

城市污水活性污泥生物脱氮模型及模拟研究    鞠兴华

卡鲁塞尔氧化沟液固两相湍流与生物反应动力学研究    许丹宇

合建式一体化氧化沟水力性能和节能特点研究    俞天明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过程仿真软件设计及在控制中的应用    商敏儿

伟统活性污泥过程及其生物脱氮除磷改造的动力学模拟研究    卢培利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处理工艺的研究    朱雅兰

氧化沟数学模型的初步研究    魏辉

新型一体化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张景波

城市污水活性污泥系统模拟    李志颖

一体化氧化沟的生产性试验研究    孙伟民

城市污水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模拟预测及设计(ASM2)    任海英

武汉城市污水水质特征分析    张翔凌

垂直潜流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能研究    仝昭昭;王延华;顾中铸;

MSBR工艺的发展应用浅析    李茂材;陈建中;

氧化沟弯道流场的模拟与改进    王红菊;郭亚兵;胡钰贤;

强化生物脱氮分步进水型序批式反应器    韩志英;朱军;丁颖;吴伟祥;陈英旭;

活性污泥系统仿真软件的研究进展    周振;吴志超;顾国维;

污水中溶解性惰性有机物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周振;吴志超;王志伟;蒋玲燕;王荣生;麦穗海;

Microbial community study in 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by PCR-DGGE    赵立军;马放;郭静波;刘硕;

一维分层弥散模型在二沉池模拟中的应用    周振;吴志超;马民;顾国维;

新型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工艺的试验研究与优化设计    张冰;周雪飞;任南琪;

A~2/O工艺污水处理厂运行参数优化的数值模拟    陈昆柏;宋英琦;孙培德;曹荣华;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设备—气升式深水型氧化沟处理污水的效果研究    庞洪涛;施汉昌;杭浩宗;殷益明;杨超;

A~2/O工艺脱氮除磷及其优化控制的研究    吴昌永

反硝化同步除磷动力学原理及其在改善MSBR性能中的应用    汪林

分步进水序批式反应器处理猪场废水工艺研究    韩志英

卡鲁塞尔氧化沟液固两相湍流与生物反应动力学研究    许丹宇

异波折流板厌氧反应器处理低浓度污水研究    叶长兵

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物质流和能量流解析及应用    巫建光

改良型A~2/O工艺处理低浓度城市污水的特征及控制研究    樊杰

复合潜流人工湿地与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梁建军

A~2/O工艺脱氮除磷及其优化控制的研究    吴昌永

包含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形成与降解及同时贮存与生长机理的新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建立与模拟研究    范吉

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工艺诊断及优化运行研究    肖伟

7池MSBR工艺的脱氮除磷的试验研究    郑敏

规模化猪场废水厌氧发酵液固液分离工艺研究    梁仁礼

新型一体化3R生物反应器设计方法研究    侯莉

制药废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    刘鹏

CARROUSEL2000氧化沟DO运行控制的研究    陈华

Orbal氧化沟处理实际生活污水脱氮除磷中试研究    闫骏

异喹啉和2-甲基喹啉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廖丽莎

6池与7池MSBR除磷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    冷寒

ASM3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模拟预测研究    李松良

废水生物处理过程的结构化模型    黄勇,杨铨大,王宝贞

EFOR 程序的仿真模拟功能应用研究    陈立

利用COD指标进行活性污泥法系统的设计    朱明权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的发展和使用    汪慧贞,吴俊奇

活性污泥生物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    黄勇,杨铨大,王宝贞,聂梅生

活性污泥法动力学模型的研究与发展    彭永臻,高景峰,隋铭皓

传统活性污泥法的脱氮除磷改造实践    杜英豪,黎耀,陶清

PO_4~(3-)-P在线测定在生物、化学联合除磷控制中的应用    牛学义

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中的矛盾关系及对策    华光辉,张波

活性污泥法2号模型(ASM2)简介    吴俊奇,汪慧贞

浅析废水生物处理的两种方法    石小蒙;赵然;高樱梅;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张涛;

浅谈城市污水处理新技术    禹燕琴;张丽霞;

论活性污泥在改良型氧化沟工艺中的培养应用    黄炳坤;

浅论SBR污水处理工艺对自动控制系统的需求    卢飞;贺成艳;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高温条件下的运行    李海曙;

同步好氧污泥稳定的活性污泥法设计计算    邱福海;

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实际效果    吴霞红;蔡珂;

以OCC废纸制浆造纸的废水处理工程改良工艺特点    黄强山;王两争;

案例推理方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汤伟;贝玉朗;李正开;

活性污泥法+膜技术——未来废水处理的主体工艺    杨顺生;

富马酸废水的生化处理研究    王明星;郭光;张洪林;蒋林时;

应重视纯氧活性污泥法的应用    崔连起;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及其在污水处理厂设计中的应用    王闯;顾国维;王磊;

“活性污泥法+缺氧变速生物滤池”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系统的试验研究    王彩琴;陈中博;

连续活性污泥法降解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台秀梅;杜志平;王万绪;刘英;王天壮;

填料强化生化池剩余污泥减量试验    仉春华;崔玉波;安晓雯;

城市污水好氧生物处理过程智能控制系统    胡学姝;柯益华;

氟离子对生物处理系统的影响    冯晓西;陈学威;陈晓清;王厦;乌锡康;

活性污泥的显微镜观察    马厚悦;赵树明;张风山;龙柱;刘燕韶;

活性污泥法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广州中环万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夏昕

LPCA与其他活性污泥法技术经济比较    李开春

用生物法进行污水处理    罗敏

活性污泥法的调试技术    广州中环万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康明春

张统:愿把清流还人间    张建明 田兆运

新型氧化沟工艺专除氮磷    李杰

纳污吐清靓家园    本报通讯员 孙爱霞 记者 王武龙

净水添新绿    通讯员 刘正伟

巴陵公司采用新技术处理污水    特约记者 彭展

啤酒工业废水排放将有“国标”    汪震宇

活性污泥法工艺系统优化设计模型及应用研究    庞子山

活性污泥法处理碱减量印染废水的研究    官宝红

活性污泥法除磷动力学研究    王锐刚

城市污水脱氮除磷过程模拟及工艺优化运行研究    高志广

含氮废水生物亚硝化与自养反亚硝化试验研究    魏琛

基于计算智能方法的活性污泥系统的模拟、评价和优化    方芳

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联合处理城市污水研究    付国楷

超声空化及其组合技术降解焦化废水的研究    徐金球

低温生物膜及其微生物特性的研究    韩晓云

新型复合生物反应器    王然

螺旋升流式反应器系统脱氮除磷的模拟、预测及优化    温亮

加压曝气生物氧化法处理乙醛废水的动力学研究    闫广平

污泥中胞内和胞外聚合物的形成及对污泥性能的影响研究    孙明

FCM检测低能N~+注入对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朱海霞

高盐度环氧丙烷生产废水生物处理的试验研究    马国斌

活性污泥中丝状菌污泥膨胀控制研究    屠唯华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模糊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    孟德韬

强化悬浮填料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研究    胡业诚

MBR与CAS的特性比较和MBR-CAS工艺的小试研究    黄翠芳

Fenton预氧化—生化法处理聚丙烯酰胺污水的实验研究    王娜

 
关键词: 活性污泥号模型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