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O_3/BAF工艺用于石化污水厂二级出水深度处理的试验研究

关注热度:147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高祯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石油化工行业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石油化工废水的处理也一直是环保领域的研究的重点。石化综合污水厂二级出水的出水量大,如进行深度处理用于回用,是有效缓解我国的水资源危机的措施之一。 本课题采用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某石化污水厂二级出水,全面细致的分析了污水厂的出水水质,较为深入的研究了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石化污水厂二级出水COD在60-120mg/L之间,TOC在20.5-43.6mg/L之间,出水中分子量小于1K Da的有机物占原水的54%~62%,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对原水的COD贡献较大。三维荧光结果显示水中蛋白质和腐植酸含量较高,GC-MS结果表明具有环状结构的有机物占总量的56.8%,烷烃占17.8%,还包含了酮、烯烃等其他有机物。 臭氧预氧化单元研究结果表明,在臭氧投量为10mg/L,臭氧接触时间为4min的条件下,单独臭氧预氧化对COD的去除率稳定在18.8%左右,对UV254的平均去除率为19.6%,经臭氧氧化后,水中分子量小于1K Da的有机物的平均含量由58%上升到67%,废水的可生化性明显提高,同时研究发现在碱性条件下臭氧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要强于酸性条件。 臭氧预氧化与曝气生物滤池联合处理反应结果表明,在臭氧投量为10mg/L,臭氧接触时间为4min,曝气生物滤池进水量为1L/h,水力停留时间3h,气水比为3:1的条件下,进水COD平均浓度为78.2mg/L,出水COD的平均值为48.9mg/L;进水UV254平均值为0.736,出水UV254平均值为0.45;出水浊度平均值为4NTU,经GC-MS分析,出水中检测出的主要有机物种类减少了150多种。 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曝气生物滤池联合工艺对石化废水二级出水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臭氧预氧化 曝气生物滤池 二级出水 深度处理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3
  • 1.1 课题背景11-12
  • 1.1.1 我国石化废水排放现状和水质特征11-12
  • 1.2 石化废水深度处理现状12-14
  • 1.2.1 国外的石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现状12
  • 1.2.2 我国的石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现状12-14
  • 1.3 臭氧氧化技术介绍14-17
  • 1.3.1 臭氧氧化的机理14-15
  • 1.3.2 臭氧氧化的工艺形式及设备15-16
  • 1.3.3 臭氧氧化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16-17
  • 1.4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介绍17-21
  • 1.4.1 曝气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及工艺特点17-18
  • 1.4.2 曝气生物滤池的主要形式18-20
  • 1.4.3 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20-21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21-23
  •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
  • 1.5.2 研究内容21-22
  • 1.5.3 创新点22
  • 1.5.4 课题来源22-23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23-31
  • 2.1 试验装置及试验用水23-26
  • 2.1.1 试验装置介绍23-25
  • 2.1.2 曝气生物滤池填料的选择25-26
  • 2.1.3 试验水质26
  • 2.2 测定的指标及检验方法26-31
  • 2.2.1 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26-27
  • 2.2.2 常规指标及检测方法27-28
  • 2.2.3 特殊指标及检测方法28-31
  • 第3章 石化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水质特性研究31-39
  • 3.1 二级出水常规水质指标31-32
  • 3.2 二级出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32-33
  • 3.3 二级出水的三维荧光特性33-35
  • 3.4 出水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特性35-36
  • 3.5 二级出水中重金属元素分析36
  • 3.6 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 GC/MS 特性分析36-38
  • 3.7 本章小结38-39
  • 第4章 臭氧预氧化石化综合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研究39-52
  • 4.1 臭氧反应器运行参数的研究39-42
  • 4.1.1 臭氧的转移率和利用率39-40
  • 4.1.2 接触时间40-41
  • 4.1.3 臭氧投量41-42
  • 4.2 石化二级出水臭氧预氧化处理效果的研究42-51
  • 4.2.1 有机物的去除42-44
  • 4.2.2 UV254的去除44-46
  • 4.2.3 分子量分布的变化46
  • 4.2.4 对二级出水可生化性的影响46-47
  • 4.2.5 水中有机物种类的变化47-49
  • 4.2.6 pH 对臭氧氧化效果的影响49-51
  • 4.3 本章小结51-52
  • 第5章 臭氧-曝气生物滤池联合处理石化二级出水的研究52-68
  • 5.1 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52-55
  • 5.1.1 挂膜方式的选择52-53
  • 5.1.2 挂膜启动试验分析53-55
  • 5.2 曝气生物滤池的影响因素55-57
  • 5.2.1 气水比对曝气生物滤池的影响56
  • 5.2.2 水力负荷对曝气生物滤池的影响56-57
  • 5.3 O_3/BAF 联合处理石化二级出水的效果57-67
  • 5.3.1 有机物总量的去除58-59
  • 5.3.2 UV_(254)和色度的去除59-61
  • 5.3.3 浊度的去除61-62
  • 5.3.4 分子量分布变化的影响62-63
  • 5.3.5 有机物组成结构的变化63-65
  • 5.3.6 不同填料层高度有机物降解规律65-67
  • 5.4 本章小结67-68
  • 结论68-70
  • 致谢70-71
  • 参考文献71-76
  • 作者简介76-7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77-7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一种新型悬浮填料的性能试验研究    张菊萍,孙华,周增炎

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部分制药废水的研究    郎咸明,魏德洲,郭艳红,朱一民,沈岩柏

活性炭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化工废水的研究    刘景明;吕世海;陈立颖;王希;王静芳;刘伟;

膜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特性的研究进展    张维;黄娟;王世和;

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港口化学品洗舱废水    丛丛;汪晓军;

臭氧预氧化对城市污水二级出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王树涛;张立珠;马军;刘惠玲;

含油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    孙伟生

单级生物脱氮技术的进展    曹国民,赵庆祥,张彤

改进的BAF工艺用于工业废水处理    孙力平,侯红娟

石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作循环冷却水    张东曙,高廷耀

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顾华详

污水处理用高发泡E/VAC悬浮填料的研制与应用    刘宇航;陆晓中;胡翔;赵明;孙晓民;

高龄老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分析    付飞;李异;张健;

全球气候变化下低碳城市实现的规划途径    张洪波;徐苏宁;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循环经济规划研究——以安徽能源循环经济规划为例    崔木花;

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    汪少波

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黄晓霓;

三氧化钨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质研究    宋继梅;张小霞;焦剑;汪鑫;

絮凝过滤在石化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卢磊;王曙光;王敏;

对我国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几点思考    王守敬;

长三角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胡建一;

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研究    常慧娟;

节能高效、减排低碳与责任和快速工业化及经济腾飞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

民营房地产业发展报告    李毅;

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镇)污水处理问题刍议——运城市城市(镇)污水处理问题的思考    曹醒侨;薛晓光;

臭氧氧化法处理叔丁醇废水试验研究    张树德;李婷;高伟杰;

芬顿氧化技术处理醇酮模拟水的研究    张晓飞;杨春鹏;王毅霖;

用BAF工艺处理炼油碱性污水    谢文玉;陈建军;钟华文;廖艳;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推广与普及    王娜;邱琦;

化肥减施及秸秆过腹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弘毅生态农场为例    唐海龙;徐玉新;蒋高明;刘沙沙;张偲;钟世霞;

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    杜熙茹

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研究及其在渤海湾的应用    谭映宇

海洋优势菌种附着腐蚀Fe_3Al及其复合材料界面与机理研究    常雪婷

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    胡雪梅

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汪慧玲

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    陈春常

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定价研究    董国强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    李玉凤

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刘林

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    罗力

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    高晓辉

棉花纤维发育伸长期和次生壁加厚期数字表达谱分析    闫恒超

内源性营养盐对藻类生长机制的影响与调控研究    黄传灵

双能场/生物法降解废水中苯酚的研究    陈静颖

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王旭

煤粉永磁强磁滤器的研究    刘鹏

湘中南地区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谭啸

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的技术措施研究    史玉岩

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    毕圣洁

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    陈伟

改性陶粒的制备及其过滤去除有机物的研究    高桂青;鞠治杰;鞠海燕;

微生物扫描电镜样品清洗方法的改进与固定干燥方法比较    钱天乐;周逸卿;邹珍友;王琰;孔肖菡;史永红;茅冬梅;谭同和;丁海东;郭凯;赵静;

活性污泥微型动物种群动态与水质净化效能的关系    陈声贵,许木启,曹宏,周可新,徐军,杨向平,甘一萍,翟家骥,刘伟岩,邵永怡

生物浮动床处理电厂厂区生活污水    吴根,宋存义,李朝海,李明

氧传感器的原理与进展    杨邦朝,简家文 ,段建华 ,张益康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污水的一种新型填料——悬浮填料    刘翔,高廷耀

膜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特性的研究进展    张维;黄娟;王世和;

光催化-臭氧联用技术降解苯胺研究    胡军,周集体,张爱丽,杨松,李玉明

腐殖酸三维荧光光谱特性研究    傅平青,刘丛强,尹祚莹,吴丰昌

扫描电镜的微生物样品制备方法    谢家仪,董光军,刘振英

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回用中的应用研究    张速新

臭氧-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组合工艺研究    李魁晓;杜婧茹;刘辉;张静慧;周军;甘一萍;

市政污水厂出水回用电厂循环水系统工艺研究    申亮;王鹤立;廉新颖;赵广吉;李昱辰;董焱城;

我国城市污水资源化回用现状探析    王颖;王琳;

低温条件下组合式人工生态系统对二级出水中氮磷的去除效应研究    熊集兵;高冲;白向玉;丁杰;

再生水厂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改进    雷兆武;刘茉;

上向流好气滤池冬季挂膜启动及运行参数探讨    朱兆亮;曹相生;孟雪征;张杰;

UBAF组合工艺处理二级出水性能研究    李秀芳;吴建堃;王志远;

紫外分光法测定污水厂出水中的COD    宋来洲,李健,运如艳,吴国菊,侯雅丽

微絮凝-纤维过滤法去除二级出水中磷的试验研究    程丽,王铁民,李亚民

二级出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研究    康军利;

浅谈怎样利用二级出水及中水做节能环保小区    金孝诚;王静;

曝气生物滤池去除二级出水中NH_3-N的试验研究    王岽;郦和生;刘德华;

再生水用于洗车用水处理技术研究    

投加PAC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二级出水的影响研究    林红军;陆晓峰;王文浪;梁国明;

光催化-生物活性炭净化城市污水二级出水的研究    张彭义;李来胜;祝万鹏;

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发展前景    张旭;张秀丽;季建莲;

城市污水源热泵的可行性分析    李明霞;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和中水中优先监测物质的监测方法研究    翟家骥;邵永怡;

给水曝气生物滤池配水系统方案的优化    张勇;徐鸿魁;席欣欣;卫达;

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在重庆市某污水处理厂的应用研究    段秀举;

支持提高二级出水和再生水水质    记者 张翰轩

“变废为宝”换来“绿色发展”    实习记者 海艳丽

开源节流话“中水”    本报记者 李晔

天津“双膜再生水”用于供热示范工程启动    建闻

银川亟待补足污水处理设备    记者  王海英 实习生 袁洋

曝气生物滤池首获成功    本报记者 陈群 本报通讯员 傅建设

天津市“双膜再生水”用于供热示范工程启动    记者 吴国文

曝气生物滤池国内首次应用获成功    傅建设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国内首次应用成功    傅建设

水解--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简介    安徽国祯环保

臭氧—微滤工艺处理二级出水过程中的膜污染及控制机理    朱洪涛

改良土壤含水层处理系统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能    魏亮亮

O_3/BAF联合工艺深度处理生活污水二级出水的研究    王树涛

气浮—好气滤池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    朱兆亮

城市水循环经济模式与技术支持系统    张兴文

针织染整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研究    卢徐节

印染碱减量废水二级出水生物活性炭法深度处理工艺的研究    田晴

基于混凝或生化处理的高盐污水氯化消毒技术研究    翟黎明

低温条件下组合式人工生态系统对二级出水氮磷的去除研究    熊集兵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特性研究及工艺改良    邱珊

O_3/BAF工艺用于石化污水厂二级出水深度处理的试验研究    高祯

曝气生物滤池—超滤(BAF-UF)组合工艺处理二级出水试验研究    马迎霞

典型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水质特征分析及混凝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王奇

混凝—吸附对二级出水中氮磷及水溶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研究    姜政圻

Scenedesmus dimorphus的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及其产油特征研究    范金凤

三维电极法处理城市污水二级出水的试验研究    赵美英

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深度处理工艺及运行优化控制研究    李贝

制药厂二级出水混凝处理工艺研究    张鹏

絮凝沉淀—微滤布过滤处理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及沉淀数值模拟    白祖国

污水深度处理方法去除二级出水有机物(EfOM)的效能及其缓解超滤膜污染研究    王保贵

 
关键词: 臭氧预氧化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