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生物阴极MFC处理中高浓度生活污水研究

关注热度:203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付增圣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在现今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的大前提下,以生物质发电技术为核心的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微生物燃料电池独特的产电、去污两种特性,是它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主要原因。 实验充分考虑了已有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类型,比较其优缺点,设计了一种以生活污水为电解液的双室生物阴极MFC。课题以间歇式、连续流两种进水方式运行MFC为实验基础,考察了进水底物浓度、水力停留时间的改变及质子在离子交换膜间扩散转移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电化学、动力学等研究方法初步探讨了生物阴极MFC在处理生活污水、产电时的基础性能,并取得以下实验成果: 进水有机底物浓度对MFC的电压输出、功率密度具有明显的“饱和效应”,进水底物浓度越大,电池电压提升越慢,可以用经典的Monod方程来描述这一变化规律,实验得到了连续流时电压随进水COD浓度变化的Monod经验公式:V=132.1S94.34+S。相比间歇式来说,进水底物浓度相同时,连续流运行MFC有更好的水力紊动条件,电池的输出电压、功率密度及COD去除率都高于间歇式;并且在实验中得到最大的电压输出为118.6mV,最大功率密度为81.2mW/m~3,COD的平均去除率在80%左右。电池的库仑效率随进水底物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实验中取得的最大库仑效率为1.93%,电子回收率较低。 连续流运行MFC,水力停留时间减小时,电池电压、功率密度呈减速上升趋势;水力停留时间延长有助于提高污水的COD去除率。实验中得到反应器的最优水力停留时间为25h,对应下的平均输出电压112.4mV,平均功率密度56.2mW/m~3。 无添加缓冲剂连续流进水时MFC的阳极和阴极,均有比间歇式较好的pH环境,阳极的电解液pH接近中性;和其他研究者的结论相比,实验中MFC阳极pH值没有明显下降的原因在于Gore-Tex膜对OH~-的传质能力比对H~+更强,OH~-大量的从阴极扩散至阳极中和了阳极室的酸性环境。计算得到Gore-Tex膜对OH~-的传质系数KT=1.402×10~(-6)cm·s~(-1)。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MFC) 生物阴极 Gore-Tex膜 生活污水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799.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8
  • 1.1 环境污染下新能源的发展9-11
  • 1.1.1 能源危机与空气污染9-10
  • 1.1.2 水污染现状10
  • 1.1.3 污水的能源化利用10-11
  • 1.2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11-16
  • 1.2.1 MFC 的发展历程12-13
  • 1.2.2 MFC 的工作原理13-14
  • 1.2.3 产电细菌的电子转移机理14-15
  • 1.2.4 生物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15-16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6-17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17-18
  • 2 实验方法与材料18-30
  • 2.1 生物阴极燃料电池的构建与启动18-23
  • 2.1.1 反应器结构设计18-19
  • 2.1.2 MFC 离子交换膜的选取19-21
  • 2.1.3 材料预处理21-22
  • 2.1.4 反应器的接种与启动22-23
  • 2.2 数据的采集与方法23-24
  • 2.2.1 电压采集23
  • 2.2.2 实验化学参数分析方法23-24
  • 2.3 MFC 的性能评价与计算24-30
  • 2.3.1 极化曲线与功率密度曲线24-26
  • 2.3.2 MFC 内阻的计算26-27
  • 2.3.3 库伦效率27-28
  • 2.3.4 COD 去除率28
  • 2.3.5 MFC 的电位化学分析理论28-30
  • 3 间歇式进水 MFC 处理生活污水的性能研究30-46
  • 3.1 MFC 的启动30-31
  • 3.2 MFC 启动初期的运行特性31-34
  • 3.2.1 阳极有机底物的变化规律31-33
  • 3.2.2 MFC 的产电性能33-34
  • 3.3 MFC 稳定运行期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性能34-40
  • 3.3.1 COD 去除效果及库仑效率35-38
  • 3.3.2 电池输出电压38-40
  • 3.3.3 功率密度40
  • 3.4 无缓冲剂时 MFC 的 PH 值变化影响40-45
  • 3.4.1 pH 值的变化对 MFC 的影响40-42
  • 3.4.2 OH-在离子交换膜中的传质42-45
  • 3.5 小结45-46
  • 4 连续流进水 MFC 处理生活污水的性能研究46-58
  • 4.1 进水底物浓度对 MFC 的影响46-50
  • 4.1.1 COD 去除率及电压输出46-48
  • 4.1.2 输出电压 Monod 经验公式的建立48-49
  • 4.1.3 功率密度与库仑效率49-50
  • 4.2 最优水力停留时间选择50-54
  • 4.2.1 不同 HRT 下 MFC 的产电性能51-52
  • 4.2.2 有机物去除率52-54
  • 4.3 PH 对 MFC 的影响变化比较54-57
  • 4.4 小结57-58
  • 5 结论58-59
  • 致谢59-60
  • 参考文献60-6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生物絮凝吸附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    张金梅;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脱氮方面的研究进展    覃彪;支银芳;周华;周楚新;

以新亚甲基蓝为电子媒介体的大肠杆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    邹勇进;孙立贤;徐芬;杨黎妮;

世界能源供需现状与发展趋势    唐炼

污水处理厂沼气发电的经济性分析    郑林静;陈洪斌;何群彪;屈计宁;

好氧生物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同时硝化和产电的研究    谢珊;陈阳;梁鹏;黄霞;

生物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    毛艳萍;蔡兰坤;张乐华;侯海萍;黄光团;刘勇弟;

中国污水处理电耗分析和节能途径    赵正权;徐冬;张浩;孙正滨;杨慧慧;周远;

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生活污水产电特性研究    强琳;袁林江;丁擎;

膜在微生物燃料电池分隔材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谢珊;欧阳科;黎丽华;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有机废水过程中的产电特性研究    尤世界

三种不同阴极类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研究    张金娜

隧道施工废水研究进展及对环境的影响    季铁军;陈培帅;

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    郭冀峰;李胜;

产电微生物与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赵丽坤;闫蕾蕾;李景晨;吕莹莹;郝耀彤;

景观水体治理技术的研究    朱强;任汇东;任良志;杨玉姣;何志平;

甜叶菊萃取工业的废水处理工程调试思路探讨    张瑜琦;张红莉;李正;曹文平;刘春阳;

玉米发酵酒精废水厌氧处理产沼气发电研究    李涛;王伟;

高温蓄热式加热炉中的燃气流流动分析    李健;赵博宁;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杨敬东;苟兴华;王跃华;

Fenton试剂改性海底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及电化学性能    刘佳;付玉彬;徐谦;李魁忠;赵仲凯;

水处理混凝剂投加量自动控制方式研究进展    史如萃;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Waste Phosphate Rock Treatment for Pollution Control of Coal Waste Piles with Spontaneous Combustion by Inhibiting Pyrite Oxidation    

循环经济背景下水资源立法的健全与完善    王明远;

第六章 外语教学改革    

在理论课教学中强化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    郝瑞霞;吴珊;

水质工程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    董良飞;李艳;涂保华;张凤娥;

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的探索    陈慧;苏馈足;袁守军;胡真虎;

“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肖利萍;狄军贞;姜彦立;李喜林;

农村饮用水净化工艺及其设备的选择    傅薇莉;陈慧妃;

马铃薯等农作物生产燃料乙醇的性能比较    苏小军;熊兴耀;谭兴和;刘明月;

市政污泥脱水技术进展    王睿韬;汪澜;马忠诚;

电子中介体固定化及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的应用    王凯鹏

中国大陆超深钻(CCSD)高压变质岩嗜碱铁还原菌培养研究    吕国

甘肃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张涛

嗜热厌氧杆菌工程菌(Δldh)的构建及其廉价生物质乙醇发酵的研究    蔡友华

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政府责任分析    张刚

医院污水膜生物反应器(MBR)污泥消毒处理的研究    张景丽

微生物燃料电池能量特性研究    张培远

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刘俊建

微涡旋接触絮凝澄清器工艺过程优化分析及试验研究    张莉平

我国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研究    周明磊

生产性IC反应器的启动及“酸化”研究    沈小华

A/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除磷脱氮性能试验研究    吕晶晶

UCT工艺脱氮除磷运行优化试验与研究    郭姣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啤酒废水的实验研究    吴英

金属化合物催化煤燃烧规律的实验研究    姜建勋

城市污水混凝预处理及污泥厌氧消化试验研究    明磊

海绵铁过滤—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李冰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测算模型及应用    杨迎

前置反硝化UBAF处理城市污水脱氮性能研究    陈利娜

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工艺诊断及优化运行研究    肖伟

生物制氢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尹爱国;林汉森;

北京市水资源供需平衡趋势预测及分析    范英英;刘永;郭怀成;

多功能混合菌剂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研究    崔丽;张贤光;胡筱敏;

生物燃料电池    贾鸿飞,谢阳,王宇新

生物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康峰,伍艳辉,李佟茗

DMFC阳极催化剂Pt-M/C的制备及性能比较    武明丽;张萍;曾美云;汤志勇;

千瓦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衣宝廉,韩明,张恩浚,曲天锡,邵志刚,林治银,孙德尧,张海峰,刘浩

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生物阴极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王刚;黄丽萍;张翼峰;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中试实验研究    蒋胜韬;王三秀;

微量热法研究硒对砷在大肠杆菌生长中的联合作用    李曦,刘义,吴军,屈松生

超导磁分离污水处理系统中纳米磁种子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张浩;黄荣进;蔡方硕;徐向东;李来风;

产氢—产乙醇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    邢德峰

黄姜废水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去污性能研究    李辉;朱秀萍;许楠;倪晋仁;

微生物燃料电池中产电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谢丽;马玉龙;

处理城市污水同时生产电能的微生物燃料电池    崔龙涛;左剑恶;范明志;

以天然混合菌接种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研究    陈旸;钱超;钱冬全;王麓;刘龙飞;

阳极电势对Geobacter sulfurreducens产电性能的影响    曹效鑫;范明志;梁鹏;黄霞;

双筒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及污水净化特性的研究    梁鹏;黄霞;范明志;曹效鑫;崔岳;

直接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影响因素    宋天顺;叶晔捷;徐源;陈英文;沈树宝;

双极室联合处理啤酒废水的微生物燃料电池    温青;吴英;王贵领;赵立新;孙茜;孔凡英;

木质素磺酸盐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降解及产电性能研究    赵世辉;李友明;万小芳;莫光权;

基质浓度·电极距离·离子强度对MFC影响的研究    刘莹;徐惠忠;韩京龙;张章堂;陈博彦;

不同底物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    孔晓英;孙永明;李连华;李东;杨改秀;

菌株Dysgonomonas mossii的分离及产电特性    李颖;孙永明;孔晓英;李连华;杨改秀;袁振宏;

微生物作为阴极催化剂强化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步偶氮染料脱色与产电性能的研究    侯彬;胡勇有;孙健;

挂膜方式对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王井玉;黄卫民;王璇;林海波;

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阳极的五氯酚共代谢降解    黄丽萍;郭瑞;甘琳琳;王宁;

床层膨胀高度对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    岳学海;赵书菊;郭庆杰;王许云;

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杨改秀;孔晓英;孙永明;

同步降解偶氮染料与产电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长期运行性能    孙健;胡勇有;侯彬;张亚平;

碳纳米管负载二氧化锰用作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强化氧气还原的研究    张亚平;胡勇有;孙健;侯彬;李斯哲;

利用U型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加速盐碱土石油烃降解    王鑫;蔡章;周启星;张志能;陈翠红;

微生物燃料电池有很大挖掘空间    记者 符王润 通讯员 曾晓舵 李洁尉 刘静

微生物也可发电    记者 路平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污水发电两不误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污水发电两不误    萧潇

进水相机检修体会    黑龙江 王立家

东西河坝年进水可达700万立方米    记者宝玉

多个渠道进水 一个龙头放水    陈贵长 俞根文

潜艇水下发射为何不进水?    马庆恒

无人伤亡60户房屋进水    记者 马昭 实习生 陈洁 牛行芳

墓穴进水陵园担责    李恩舫

折流板管状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构建及产电特性研究    李贺

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结构及催化剂的研究    史昕欣

微生物燃料电池廉价填料型电极材料的研究    魏锦程

新型石墨纸和石墨烯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张叶臻

电子中介体固定化及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的应用    王凯鹏

功能化碳纳米管材料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莫光权

微生物燃料电池能量特性研究    张培远

基于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李中坚

生态人工快速渗滤系统(ECRI)处理高浓度生活污水工艺研究    赵福祥

空气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分隔材料、阴极及构型优化    张潇源

生物阴极MFC处理中高浓度生活污水研究    付增圣

微生物燃料电池脱氮的研究    李金涛

微生物燃料电池法处理难降解污染物及其产电性能的研究    刘晖

双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制浆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赵世辉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多孔介质中处理重金属铬废水的研究    杨方

纳米二氧化铈制备、表征及修饰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的研究    周宁波

基于“产电—除污”耦合工艺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    姜颖

基于过硫酸盐活化技术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    王莹

微生物燃料电池纳米材料电极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涂丽杏

基于pH调控的蓝藻水处理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特性研究    吴瑾妤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