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污泥循环式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关注热度:175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刘金光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生物造粒流化床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污泥颗粒化技术。该技术将造粒流化床高效固液分离技术和污泥颗粒化两项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用于处理城市污水。本实验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变换供氧方式、增设污泥循环系统等方式对生物造粒流化床工艺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上,研究流化床造粒效果、微生物特性、污染物去除规律,进一步进行中试试验,研究结果如下: (1)生物造粒流化床能够形成大粒径、高密度、沉淀分离性好的球型颗粒污泥,能在一体化装置中同步去除悬浮物及有机物,实现高效的固液分离。 (2)颗粒污泥的粒径为1-4mm,外表呈黄褐色、内部呈灰褐色,近似球形。并且随着流化床高度的增加,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3)生物造粒流化床为微生物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系统运行稳定之后能够保持108个/g数量级的生物量,而且具有丰富的生物相。 (4)系统总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2h,远低于常规活性污泥法的水力停留时间,对污水中的COD、NH3-N、TP的去除率分别为:79%、64%、59%,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5)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显示,颗粒污泥中存在硝化菌及反硝化菌,并在泥水混合液中发现NO3-N、NO2-N。说明在生物造粒流化床中可以培养出具有硝化反硝化作用的颗粒污泥。 (6)物化和生化过程在污水处理中同时发挥了作用。在反应器中,DO、COD、TP、NH3-N的浓度沿水流方向降低,底部的大尺寸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对底物的的吸附起了重要的作用,吸附的有机物在曝气池内得到降解。 (7)中试研究结果显示,COD、NH3-N、TP的去除率分别为77%、36%、62%,说明该工艺能在高效去除污水中悬浮性、胶体和溶解态污染物,实现高效固液分离的同时,还能同步脱氮除磷。
【关键词】:污泥颗粒化 生物造粒流化床 污泥循环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27
  • 1.1 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8-10
  • 1.2 污泥颗粒化技术的研究进展10-15
  • 1.2.1 基于微生物作用的污泥颗粒化技术10-13
  • 1.2.2 自我造粒流化床高效固液分离技术13-15
  • 1.3 生物造粒流化床工艺的理论基础15-22
  • 1.3.1 造粒流化床高效固液分离原理15-18
  • 1.3.2 生物造粒流化床工艺的生物学原理18-21
  • 1.3.3 颗粒污泥对不同形态污染物去除特性21-22
  • 1.4 生物造粒流化床工艺设计22-26
  • 1.4.1 颗粒污泥的形成22-23
  • 1.4.2 生物流化床溶解氧的提供方式23-25
  • 1.4.3 调节池的设置25-26
  • 1.5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26
  • 1.5.1 研究目的26
  • 1.5.2 研究内容26
  • 1.6 课题来源26-27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27-34
  • 2.1 实验装置27-28
  • 2.2 实验操作条件28-30
  • 2.2.1 实验室机理试验操作条件28-29
  • 2.2.2 现场中试试验操作方法29-30
  • 2.3 分析方法30-34
  • 2.3.1 水质化学分析30-31
  • 2.3.2 颗粒污泥特性分析31
  • 2.3.3 生物量的测定31
  • 2.3.4 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31-34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34-50
  • 3.1 颗粒污泥的特性分析34-35
  • 3.2 微生物特性分析35-38
  • 3.2.1 微生物量的分布35-36
  • 3.2.2 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36-37
  • 3.2.3 生物造粒流化床的生物相37-38
  • 3.3 有机物沿流化床高度的变化情况38-41
  • 3.3.1 COD变化情况38-39
  • 3.3.2 NH_3-N变化情况39-41
  • 3.3.3 TP变化情况41
  • 3.4 生物造粒流化床的有机物的去除效果41-46
  • 3.4.1 COD的去除效果41-43
  • 3.4.2 脱氮效果43-45
  • 3.4.3 TP的去除45-46
  • 3.5 生物造粒流化床城市污水处理效果46-50
  • 3.5.1 有机物去除46-47
  • 3.5.2 脱氮效果47-48
  • 3.5.3 除磷效果48-50
  • 4 结论50-51
  • 致谢51-52
  • 参考文献52-56
  • 附录5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物化法在发展中国家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沈玉梅

利用好氧颗粒污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    白晓慧

混凝法在城市污水强化处理中的应用    姜应和,张发根

ABR中厌氧颗粒污泥的微生物学特性    徐金兰,黄廷林,王志盈

SBR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与除污效能    黄玉峰,张丽丽,郝薇,蔡伟民

造粒流化床对不同形态污染物的强化去除    李志华;王振;王晓昌;李侃;李金容;李佳育;

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的研究进展    尤作亮,蒋展鹏,祝万鹏,师绍琪

微生物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技术    陈瑛;任南琪;李永峰;程瑶;

造粒流化床颗粒污泥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吸附机理研究    李侃;王晓昌;王振;李金容;李佳育;

荧光原位杂交在环境微生物学中的应用及进展    邢德峰,任南琪,李建政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与反硝化聚磷基础研究    张小玲

城市污水中污染物的分布规律及可处理性评价的研究    赵红梅

生物造粒流化床技术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占天刚

生物造粒流化床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杨英静

生物造粒流化床微生物特性研究    王黎

应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    方玲玲;周元祥;

噻黄隆生产废水处理实验研究    周学明;

UASB处理蛋白废水的实验研究    俞珊珊;刘锋;马三剑;王秋云;

UASB工艺处理秸秆乙醇废水的厌氧研究    乔华军;蒋文化;姜涛;马三剑;

加压厌氧反应系统的实验运行研究    於胜洪;华喜萍;姜涛;蒋京东;

UASB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实验研究    周宇昭;蒋文化;张晔;戴庆武;马三剑;

涤纶短纤维废水中试研究    周宇昭;

UASB-SBR工艺处理屠宰废水    刘绍根,黄显怀,赵峰

活性污泥生物吸附性能的研究    李冰璟;刘绍根;倪丙杰;王育来;徐得潜;

DE氧化沟工艺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马美玲;

EGSB工艺在啤酒废水处理改造中的应用    边伟伟;王国懿;王晶日;张华;

EGSB反应器中毒后快速恢复活性    黄益平;夏伟;邹鑫;刘毅;徐景富;刘爽;

畜禽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畜禽养殖的清洁生产    傅学起;谭海周;

浅谈中小型马铃薯淀粉厂污水处理方案    王子戡;徐考群;

重庆市三峡库区适用污水处理工艺与技术探讨    熊勤;江开伟;

半化学草浆废水处理和运行成本核算    张义华;张华东;

微量金属元素对农业废弃物厌氧消化的作用    潘云霞;

家畜粪便厌氧消化中CH_4和H_2S含量变化规律初探    刘德江;邱凌;李志华;高桂丽;裴智琴;

牛仔布纺织洗水的深度处理回用研究    汪晓军;顾晓扬;

UASB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内循环运行试验研究    袁志宇;程赟林;

常温下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    袁志宇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及机理研究    张增胜

预处理后剩余污泥中温两相厌氧消化效能研究    李广

利用两种大型海藻制备生物能源的探索研究    冯大伟

聚合氯化铁—腐殖酸(PFC-HA)絮体空间形貌的各向异性研究    于富玲

基于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特征的预处理研究    张胜利

医院污水膜生物反应器(MBR)污泥消毒处理的研究    张景丽

颗粒污泥用于污水生物除磷及剩余污泥中磷回收技术研究    黄宇

折流板管状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构建及产电特性研究    李贺

CSTR和ABR处理有机废水产氢产甲烷特征与效能    郑国臣

不同结构氧化锰矿物氧化硫化物动力学特点及影响因素    李倩

生产性IC反应器的启动及“酸化”研究    沈小华

旋流内循环厌氧反应器(EIC)处理酒精废水的试验研究    丁玉

A/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除磷脱氮性能试验研究    吕晶晶

一种新型厌氧化反应器的研制与启动试验研究    孙延格

UCT工艺脱氮除磷运行优化试验与研究    郭姣

改良UASB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模拟及启动性能研究    孙向鹏

厌氧折流板—好氧反应器处理染废水中试试验研究    呼冬雪

屠宰废水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及其除污效果的研究    岳瑞校

同步除硫脱氮除磷微生物筛选及对矿区废水处理实验研究    任军俊

生物除磷工艺技术发展    田淑媛,杨睿,顾平,王景峰,李琛琛,何倚

DO对同步硝化反硝化影响及动力学    徐伟锋,孙力平,古建国,郑先强

好氧颗粒污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    杨麒,李小明,曾光明,谢珊,刘精今

城市污水化学除磷的探讨    邱维,张智

环境质量评价中的赋权技术    陈玉成,李章平,曹秋华

几种模糊聚类法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张美华,陈宏

矩阵排序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李银山,张月香,李桂兰

温度对亚硝酸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高景峰,彭永臻,王淑莹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CEPT)技术    邱慎初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    袁林江,彭党聪,王志盈

城市污水中污染物的分布规律及可处理性评价的研究    赵红梅

生物造粒流化床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杨英静

污泥水分含量对其空气气化特性的影响(英文)    解立平;李涛;高建东;费学宁;吴霞;姜远光;

浅谈城市污水处理的措施与途径    李健;

毛细吸水时间测定仪的试制和应用    刘敏之,周增炎,高廷耀

联邦德国净化污泥在农业上的利用    王祥;

法国带式压滤机的性能    冯生华

化纤污泥高温堆肥处理的试验研究    赵子定,常玉海

硫酸废水处理后排放污泥的利用    左任成

日本的污泥处理现状及展望    尹军,韩卫泽

污泥离心脱水成套装置    

关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泥排放量考核与控制的讨论    吴敏,杨健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最终处置方式的探讨    陈鸣;

太阳能污泥干燥的试验研究    郑宗和;梁江;贾为群;

污泥热解技术    蔡炳良;辛玲玲;

生活垃圾和污泥对作物种子发芽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摘要)    邵海林;卜玉山;王建程;

CEPT污泥制备吸附剂的试验研究    许国仁;张为堂;

餐厨垃圾与污泥比例对联合发酵产沼气的影响    赵云飞;刘晓玲;李十中;阮文权;刘建双;田梦;

污泥农用中重金属性质分析及稳定化初步实验研究    孙颖;吕彦;陈玲;赵建夫;

底泥和污泥中的全氟化合物    蔡亚岐;潘媛媛;

城市污泥中佳乐和吐纳麝香的时空分布    王珺;张晓岚;郭亚文;盛国英;傅家谟;

用城市垃圾、污泥烧制生态水泥展望    王建军;黄志远;万善奎;

盛泽:污泥变资源 环境受益 经济得利    本报记者 王凯 巩劲标

每天可“吃掉”1800吨污泥    记者 高家宽 通讯员 黄炼锋

只要利用好 污泥淤泥也是宝    记者 刘晓冰

变废为宝 珠三角探城市污泥处理产业路    王攀

省内首个污泥化处置项目园区竣工    记者 施艳燕

成庄矿“污泥种菜”试验成功    任凤敏

莫让污泥成新患    沈兴

我国污泥回注调剖处理工艺试验成功    周宏

污泥处置: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话题    本报记者 汤璇

供热企业烧污泥供热    李大勇 邾鼎军 张应松

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技术及理论研究    袁宏林

印染污泥的生态治理    李晓阁

土壤、作物及微生物对污泥施用及Pb、Cd污染的反应    谭启玲

污泥中Cu、Pb和Zn的生物沥滤研究    华玉妹

表面活性剂对植物吸收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陈玉成

粉煤灰与污泥配施改良山东郑路、华丰盐碱地的实验研究    周学武

超高效螺旋式厌氧反应器三相流动特性的研究    陈小光

AB法A段处理城市污水效能与机理研究    周健

基于化学活化法的污泥衍生吸附剂的制备及应用基础理论研究    翟云波

厨余物厌氧产氢过程控制因素优化研究    赵明星

污泥循环式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刘金光

生物造粒流化床对污染物转移转化模式研究    张斌令

生物造粒流化床的溶解氧分布规律和污染物去除特性研究    朱蕊

二级串联生物造粒流化床对污染物的去除特性研究    李忠民

生物造粒流化床颗粒污泥物理化学特性研究    邹林琳

不同卫生无害化处理技术对污泥养分效率与环境生态效应的影响    吴慧兰

江苏地区城市污泥的基本性质及其强制通风堆肥技术研究    张雪英

粉煤灰对污泥中重金属的钝化作用及其在园林绿化应用的研究    余观梅

初沉污泥水解产酸及其利用研究    吴一平

冷冻法固定化微生物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技术研究    尤勇军

 
关键词: 污泥颗粒化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