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强化复氧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研究

关注热度:164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张帅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人工湿地是一种成本低、管理方便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该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人工湿地内部供氧量不足是其处理效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成为限制人工湿地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为了提高湿地供氧能力,采用连续曝气、间歇曝气、潮汐式运行供氧三种强化复氧方式,重点研究了不同强化措施对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为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提供相应的参考。结果表明: 在进水COD平均浓度为508.04 mg/L的情况下,普通型人工湿地的出水COD平均浓度为64.52 mg/L,连续曝气人工湿地、间歇曝气人工湿地、潮汐型人工湿地对于COD的去除效果有明显的提高,出水COD平均浓度分别为47.09mg/L、44.84 mg/L、48.80 mg/L 在进水TN平均浓度为75.22 mg/L的情况下,普通型人工湿地的出水TN平均浓度24.09 mg/L,连续曝气人工湿地、间歇曝气人工湿地、潮汐型人工湿地的出水TN平均浓度分别降低为19.07 mg/L、18.13 mg/L、18.92 mg/L,出水水质均较为稳定。对不同类型人工湿地氮去除途径研究表明,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是N去除的主要途径。 在进水TP平均浓度为9.788 mg/L的情况下,普通型人工湿地的平均出水TP浓度为3.019 mg/L,连续曝气人工湿地、间歇曝气人工湿地、潮汐型人工湿地的出水TP浓度分别为2.305 mg/L、2.155 mg/L、2.164 mg/L。对磷去除机理的分析表明,不同强化复氧措施对磷去除途径有一定的影响,但基质吸附仍是去除污水中P的主要途径。 基质脲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与人工湿地对TN、TP、COD的去除效能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预示,人工湿地介质生物活性与污染物的去除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人工湿地 农村生活污水 强化复氧技术 去除率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目录10-12
  • 1 绪论12-32
  • 1.1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概况12-21
  • 1.1.1 农村生活污水特点及现状12-15
  • 1.1.2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处理方式15-21
  • 1.1.3 总结21
  • 1.2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原理及研究现状21-29
  • 1.2.1 人工湿地简介21-23
  • 1.2.2 人工湿地的主要构成23-26
  • 1.2.3 人工湿地的去污原理26-27
  • 1.2.4 影响人工湿地效能的因素27-29
  • 1.3 问题的提出29-30
  •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30-32
  • 1.4.1 研究目标30
  • 1.4.2 研究内容30-31
  • 1.4.3 技术路线31-32
  • 2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32-36
  • 2.1 试验材料及装置32-33
  • 2.2 进水水质特征33-34
  • 2.3 试验方法34
  • 2.4 分析方法34-36
  • 2.4.1 水质测定34
  • 2.4.2 基质测定34-35
  • 2.4.3 植物测定35-36
  • 3 强化复氧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36-49
  • 3.1 不同人工湿地对COD的去除36-38
  • 3.2 不同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38-44
  • 3.2.1 不同人工湿地对总氮的去除38-39
  • 3.2.2 不同人工湿地对氨氮的去除39-41
  • 3.2.3 不同人工湿地出水硝氮、亚硝氮的变化41-42
  • 3.2.4 不同人工湿地进出水pH变化42-43
  • 3.2.5 氮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分配平衡43-44
  • 3.2.6 不同人工湿地中对氮的去除分析44
  • 3.3 不同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44-47
  • 3.3.1 不同人工湿地进出水TP的变化44-46
  • 3.3.2 磷在人工湿地系统中分配平衡46-47
  • 3.4 本章小结47-49
  • 4 不同人工湿地系统内酶的水平分布49-51
  • 4.1 不同人工湿地系统内脲酶的水平分布49-50
  • 4.2 不同人工湿地系统内磷酸酶的水平分布50
  • 4.3 本章小结50-51
  • 5 结论与展望51-53
  • 5.1 结论51
  • 5.2 创新点51
  • 5.3 建议与展望51-53
  • 参考文献53-59
  • 致谢5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鄱阳湖区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探讨    张新华;杨期勇;王慧娟;

大连农村污水处理现状调查与治理研究    周莉

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    应俊辉;

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周爱萍;

人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方面的应用    许春华,周琪,宋乐平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政策选择    梁祝;倪晋仁;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于少鹏,王海霞,万忠娟,孙广友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讨    苏东辉,郑正,王勇,罗兴章,吴文继

分层填料土地毛管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杨健;严群;吴一蘩;阙愿林;董卫华;

新型一体化氧化沟工艺的节能特点    邓荣森,俞天明,王涛,肖海文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过程中的生物作用    梁威,胡洪营

高水力负荷人工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湖水    汪俊三,覃环

水解池—滴滤池—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余浩

高负荷好氧—厌氧地下人工土渗滤系统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程俊

厌氧-复合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蒯圣龙;尹程;

山东褐土高产农田的供磷特性    孟庆华;李根英;王吉光;王刚;张延亮;

星星草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张立宾;刘玉新;张明兴;

畜禽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效铜锌铁锰含量的影响    赵征宇;蔡葵;赵明;

泰安、威海棕壤高产农田的供磷特性    葛晓轩;孟庆华;李根英;

不同钾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郑福丽;刘兆辉;张文君;江丽华;王梅;林海涛;

施用硫酸钾镁对苹果产量、品质和叶片矿质营养的影响    林海涛;江丽华;刘兆辉;宋效宗;郑福丽;王梅;张文君;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性质的通径分析    黄书涛;

有机肥料对土壤可溶性氮素变化的影响及肥效研究    赵明;赵征宇;蔡葵;于秋华;王文娇;

畜禽粪肥不同用量对青花菜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李祥云;宋朝玉;王瑞英;王圣健;高峻岭;朱丕生;

玉米-线辣椒套作系统中土壤养分与土壤生物因子的关系    徐强;谢宝英;

肥料与石膏配施对滨海盐土玉米生理活性的影响    李孝良;李健姣;吕宝磊;陈效民;王晓洋;詹国飞;

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对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敏;叶舒娅;刘枫;袁嫚嫚;

不同控释氮肥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袁嫚嫚;叶舒娅;刘枫;李敏;吴学忠;

合肥地区大棚土壤7种重金属相关环境质量评价    蒋光月;郭熙盛;朱宏斌;何传龙;

非洲菊连作对土壤理化性状与生物性状的影响    马海燕;徐瑾;孙霞;朱翠英;郑成淑;

南京淳东灌区WRSIS湿地子系统的改进及其减污效应研究    李琳娜;邵孝侯;李铃君;刘钰;黄万勇;朱亮;吴七斤;徐征;

人工湿地处理小城镇污水在海南的发展前景    周祖光;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进展    陈小敏;王梅;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与管理中相关问题分析    张冬梅;刘文莉;陈英旭;

连作杨树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酚酸的累积及其化感效应    王延平

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王齐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张俊忠

温性荒漠草原放牧利用退化草地生态系统营养动态研究    焦婷

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江山

低C/N比污水间歇曝气MBR脱氮研究    陆谢娟

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吸附工艺的特性及模拟研究    刘绍根

两种典型盐生植物耐盐机理及应用耐盐植物改良盐渍土研究    李瑞利

TNT污染土壤的生物泥浆反应器修复机理研究    谯华

超高效螺旋式厌氧反应器三相流动特性的研究    陈小光

施用工程菌和草木灰对污染土壤Cd形态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朱小娇

猪粪农用对土壤—小麦系统中镉迁移的影响    翟静雅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鄂北岗地不同品种冬小麦氮效率差异性的研究    柴彦君

水稻根际促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水稻作用效果的研究    胡雪

基于植物群落分析的武汉城市湖泊湿地植被恢复典型模式研究    曾毅

鄂南棕红壤区施用石灰对桃园土壤和树体营养的效应研究    蔡东

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土壤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时空演变特征    闫鸿媛

不同棉花基因型钾吸收和利用效率差异的机理研究    夏颖

免耕稻田磷素动态及组分特征的研究    通乐嘎

农村生活污水新型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对策    詹金星;支崇远;夏品华;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研究    白晓龙;顾卫兵;杨春和;金胜哲;姚进一;花海蓉;乔启成;

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模式与技术研究    卜全民;

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制约因素与政府职能强化    唐华清;

美国管理分散污水处理系统的政策和经验    

无动力、地埋分散式厌氧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黄武;陈明晖;赵光桦;刘银秀;王志荣;

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调查    凌霄;杨细平;陈满;张志坚;杨高华;徐东川;

广西农村地区污水的排放调查与处理探讨    黎勇;钟格梅;刘展华;黄江平;李裕利;

地下土壤渗滤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应用研究    沈晓清;王卫琴;

生物膜法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张磊;郎建峰;牛姗姗;

高效藻类塘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氮磷去除机理及工艺研究    何少林

城市污水处理特许经营管理研究    李明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式的研究    郭思

稳定塘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模拟试验研究    韩雪

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谷敬花

污水土地厌氧净化系统处理村镇污水的中试研究    王岩石

生物接触氧化—温室结构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胡奇

大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    张世坤

东滨污水处理厂可行性研究    黄朝若

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李理

大连市水资源合理配置影响因素评价分析研究    陆宇峰

大连市水资源合理配置及其方案综合评价研究    黄旭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堵塞现象及成因探讨    邵坚;程林;刘俊;

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研究进展    杨晓忠;

现代农村水污染的特征与防治对策    陈歆夏;

污水土地处理技术中几种处理工艺的分析    王季震;乔鹏帅;鲁智礼;

应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处理中小城市排放废水    程树培

污水湿地处理工艺优化组合设计    李万庆,乔玉清,于秀玲,孙晓蓉

废水处理与利用生态工程Ⅱ—类型及一些案例    赵思平,颜京松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有效措施    王琳,杨鲁豫,王宝贞

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对城市生活污水中N、P去除的优化研究    孙静,郭伟,李小宁,孙贻超,邓小文

生态塘——简易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设计应用    王宝贞,王琳,杨鲁豫,万玉衡

污水土地生态处理脱氮机理与效率的研究    关小满

婺源晓起景区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的研究    孙燕;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除藻研究    况琪军,吴振斌,夏宜琤

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特性    宋铁红,林英姿,彭举威,崔玉波,韩相奎,王翠兰

黑龙江省应大力推广人工湿地法处理利用城镇污水    张立臣;杨继明;金翼;

粉煤灰基质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污水的研究    尹连庆,张建平,董树军,何凤鸣

Cd~(2+)、Cu~(2+)和Zn~(2+)对人工湿地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黄正,K.Sakadevan,J.Bavor

人工湿地植物根区土壤酶活性与污水净化效果及其相关分析    吴振斌,梁威,成水平,贺锋,傅贵萍,陈辉蓉,邓家齐,詹发萃

人工湿地基质中土壤酶空间分布及其与水质净化效果之间的相关性    岳春雷,常杰,葛滢,朱荫湄

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废水工艺及案例介绍    刘源月,郑爽英,李开源

人工湿地植物景观营造的研究    李晶,于泽源,耿美云

人工湿地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周文敏;肖华;喻曼;许育新;符建荣;

人工湿地水处理技术生态价值的研究    常高峰;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左文涛;康苏花;

水循环处理与园林景观的融合——以郑州市郑东新区人工湿地公园为例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应用前景    王黄金;乔亮亮;

人工湿地在回用水中的应用及须考虑的问题    余杰;田宁宁;钱靖华;李燕林;高成杰;

人工湿地中氮代谢微生物的共存策略及机理    马建国;刘月敏;陆明;

基于人工湿地的组合式无能耗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示范    李德斌;李建;刘正实;段秋宴;

人工湿地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毒性消减试验研究    李杰;徐竟成;李光明;黄翔峰;

不同处理能力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比较    黄龙;韩春元;田娟;刘杰;

我省开始推行城镇人工湿地技术    记者 邓建华

上面养花种草 下面过滤污水    桐庐记者站 程大鹏记者 陈玮 桐庐记者站 裘一琳

深圳建石岩河人工湿地工程    黄慧诚 易雁翎

玉溪人工湿地建设全国领先    记者 蒋贵有 通讯员 夏德喜

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作用有多大?(下)    本报记者 宗宝泉 通讯员 姜宝泉

生活污水 生态处理    本报实习生 郭艺珺 本报记者  张奕

经营管理及生态系恢复成交流重点    王威克

昆阳磷矿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效果好    胡崇良

人工湿地净化机理    董仁杰

获国家千万元资金支持    记者 苏晓梅

人工湿地预处理引黄水库水的试验研究    修春海

人工湿地构建及其对污染的黄河灌溉水处理效应    司万童

城市径流特征与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研究    肖海文

人工湿地基质植物除钼机理与效能研究    练建军

人工湿地系统氯离子分布特征及其综合生态效益研究    陈明辉

人类—自然耦合系统中生产和分解子系统功能强化研究    刘冬

人工湿地减排温室气体估算研究    潘涛

北方都市生态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的研究    王昊

水田氮磷运移规律及排水净化再利用研究    张一丁

CWM1模型在人工湿地水体修复及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于慧卿

微电场—人工湿地耦合系统处理重金属废水初探    卢守波

应用人工湿地处理城镇生活污水    杨帆

污水厂升级改造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温小鹏

寒冷地区人工湿地基质的筛选及净化效能研究    肖婷

复合式人工湿地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的研究    刘峰

农田径流人工湿地处理中磷的去除研究    刘波

人工湿地对微污染水中污染物去除特征研究    曾永刚

人工湿地处理源水中两种典型POPs物质的效果研究    张键

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植物筛选与人工湿地基质净化性能比较    张蔚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对高速公路服务设施生活污水处理研究    马源

 
关键词: 人工湿地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