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生活污水的分散式处理及回用研究

关注热度:127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王玉恒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本论文以分散式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为研究对象,采用厌氧-好氧工艺,并结合高效菌种,降低运行成本,主要目的是使出水达到农业灌溉用水和生活杂用水标准,并兼顾脱氮工艺的研究。 生活污水的分散式处理和回用,尤其适用于小区、学校、小城镇,其优势在于降低了地下输送管网建设费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厌氧段采用两级折流板反应器,无动力消耗,对COD_(Cr)去除率可达到40~60%,且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减轻后续的好氧处理的负荷;好氧段采用吸附再生工艺,可有效地防止污泥膨胀。 实验分两部分进行。在第一部分实验中,采用厌氧—好氧的工艺并结合投菌法,使出水水质达到农业灌溉用水和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装置在稳定运行期间,当水力停留时间为4h(厌氧HRT为3h左右,好氧为1h左右)时,COD_(Cr)、BOD_5、氨氮、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8.6%、85.6%、54.3%、86.6%,达到农业灌溉用水的水质标准;当水力停留时间为7h(厌氧HRT为5h左右,好氧为2h左右)时,COD_(Cr)、BOD_5、氨氮、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3%、96.4%、69.7%、97.5%,达到生活杂用水的水质标准。 在第二部分实验中,装置利用ABR-缺氧-好氧回流工艺处理生活污水,以达到脱氮的目的。实验结果说明,当总水力停留时间HRT为7h时,好氧池混合液回流比为2∶1,溶氧浓度在2.5-3mg/L之间时,该工艺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为76.5%。按国标8975-1996最新排放标准监测,出水的COD_(Cr)、BOD_5、氨氮、总氮等都能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由于本工艺比单纯采用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明显缩短了好氧处理的HRT,可节能50%以上;ABR和好氧吸附再生工艺都具有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的特点,在进行冲击负荷试验时,出水水质稳定无明显变化。在好氧段投加异养硝化菌,使氨氮的去除率显著提高。异养硝化菌是一类具有硝化作用的异养菌,它突出的特点是时代周期短,可实现氨氮和COD_(Cr)的同步去除。保持异养硝化菌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的优势以获得较长的投菌周期,将是后续研究工作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分散式处理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吸附再生工艺 异氧硝化菌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X799.3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第一章 前言6-20
  • 1.1 水资源危机及解决对策6-8
  • 1.1.1 水资源危机原因6
  • 1.1.2 我国水资源状况6-7
  • 1.1.3 水资源危机的解决方案7-8
  • 1.2 城市污水回用的目的和意义8-9
  • 1.3 城市污水回用的范围与方式9
  • 1.4 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的现状9-11
  • 1.4.1 城市污水处理现状9-10
  • 1.4.2 城市污水回用现状10-11
  • 1.5 国内外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技术现状11-17
  • 1.5.1 A/O工艺系列13-15
  • 1.5.2 Bardenpho工艺系列15-16
  • 1.5.3 氧化沟工艺16-17
  • 1.5.4 SBR工艺17
  • 1.6 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发展新趋势17-18
  • 1.6.1 二级处理的池体向一体化方向发展17
  • 1.6.2 由大规模污水集中处理向分散式处理发展17-18
  • 1.7 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目的与内容18-20
  • 1.7.1 课题来源18
  • 1.7.2 主要研究目的18
  • 1.7.3 研究内容18-20
  • 第二章.实验材料与方法20-24
  • 2.1 实验装置20-21
  • 2.2 实验原水21
  • 2.3 接种污泥21
  • 2.4 试验所用主要仪器与试剂21-22
  • 2.5 分析方法22-24
  • 第三章 ABR-吸附再生工艺处理生活污水24-54
  • 3.1 工艺简介24-26
  • 3.1.1 厌氧生物处理及折流板反应器24-25
  • 3.1.2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简介25
  • 3.1.3 气提回流装置25-26
  • 3.2 实验方法26
  • 3.2.1 装置的启动26
  • 3.2.2 投菌实验26
  • 3.2.3 稳定运行期的实验26
  • 3.3 实验分析方法26-27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27-51
  • 3.4.1 实验装置的启动27-29
  • 3.4.2 装置的稳定运行29-39
  • 3.4.3 各种因素对装置运行的影响39-43
  • 3.4.4 装置运行参数的确定43-47
  • 3.4.5 好氧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47-51
  • 3.4.6 污泥形态及生物相观察51
  • 3.5 小结51-54
  • 第四章 ABR-缺氧-好氧回流工艺脱氮的研究54-60
  • 4.1 生物脱氮概述54
  • 4.2 实验方法54-55
  • 4.2.1 实验流程54-55
  • 4.2.2 二级厌氧池改缺氧池55
  • 4.2.3 回流启动55
  • 4.2.4 进水量控制55
  • 4.3 实验分析方法55
  • 4.4 试验结果与讨论55-58
  • 4.4.1 回流比对总氮去除的影响55-56
  • 4.4.2 溶解氧对氮的去除影响56-58
  • 4.4.3 回流运行对出水其它水质指标的影响58
  • 4.5 小结58-60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60-62
  • 5.1 结论60
  • 5.2 建议60-62
  • 致谢62-63
  • 参考文献63-67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6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处理城市废水的现状与发展    周琪,胡纪萃,顾夏声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    郭静,郑培福,杨秀文,田淑媛

ABR 反应器的性能及水力特性研究    郭静,李清雪,马华年,王冬云,史长林

三沟式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的效应    周律,钱易,杨肇健,高嵩,颜元

德国生物脱氮工艺中曝气池的设计计算    屈计宁,高廷耀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的工艺特性及其运用    黄永恒,王建龙,文湘华,钱易

我国城市污水回用事业的现状与发展    周国成,高坤瑞

我国污水资源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籍国东,姜兆春,赵丽辉,丁蕴铮,袁星

DE型氧化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及氧化为容积计算    王雅昌,李思敏

氧化沟智能模糊控制器的实现    张瑞武,单立志,柯细勇,王涛

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再生处理中的应用    贺峰;甘胜;徐明;

应用DE型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解幸幸;顾年福;缪应祺;

生化一体化反应器的应用及发展    李英华;孙铁珩;李海波;李晓东;

HACCP体系在污水水质控制中的应用    林祥日;

微波辐射处理生活废水方法研究    孙保平,冯建敏,邓宇,李兰青子

城市污水厌氧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谭超;张军;何容信;盖超;

交替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研究与应用进展    杨彬彬;徐祖信;王晟;

ABR反应器基质降解动力学有关参数的试验研究    王存政,李建萍,黄继国,李辉,陆要斌

污水资源化再利用的现状分析    张文华,孙大群

几种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刘红波;邵丕红;韩相奎;

污水资源化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雷一庭;

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污染控制    耿静;王元刚;李秀荣;徐金凤;

中水系统在大河西先导区规划中的应用    徐培军;刘娜;

浅谈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规划    陈立;李成江;尚巍;

浅谈创建北京的节水型园林    杨颖;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甘薯淀粉废水的研究    赵大传;乔梁;

一体化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的生产实践    邓荣森;王涛;李伟民;张贤彬;

改进型氧化沟的工程应用    涂强;朱永全;

城市新景——T1小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张临苏;唐纪进;周晋黔;

我国中水回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汤卫华;孙勇民;范志华;

常温下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    袁志宇

城镇污水处理定价研究    马乃毅

三沟式氧化沟工艺数值模拟与优化运行研究    杨跃

折流板管状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构建及产电特性研究    李贺

高密度水产养殖生态工程设计及循环水流转机理研究    刘鹰

宁南旱区应变型种植制度的机理与技术体系构建    王龙昌

EM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系统应用研究    王平

聚合物载体流化床反应器生物颗粒特性及焦化废水流化床系统生物脱氮研究    杨平

环境温度下厌氧折流板反应器运行特性的研究    李刚

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用水健康循环与污水资源化研究    王鹏飞

烟道气微生物脱硫反应器研究    马岩岩

污水灌溉对苜蓿生长、品质及土壤相关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志华

生物砂滤工艺用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试验研究    徐宇峰

滇池入湖河道城市污水的CEPT+A/O处理方法实验研究    李永明

高效节能搅拌器的数值模拟及性能预测    朱培模

污水处理厂绩效评价的多目标树图分析    杨硕

常德市江北城区污水处理现状与措施研究    潘哲

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稳定性运行的试验研究    李佳

污灌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对策研究    李纲举

城市污水处理厂A~2/O工艺调试和运行    纪润花

城市污水回用示范工程    周桐

中水道技术    纪任旺,范瑾初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生活污水    周琪,袁嗣兵,竺建荣,胡纪萃,顾夏声

氧化沟水平轴曝气机性能指标研究    陈吕军,钱易

ABR 反应器的性能及水力特性研究    郭静,李清雪,马华年,王冬云,史长林

我国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的回顾及展望    李裕芳

硅酸盐水质稳定剂的研究及应用    叶大远

不同循环水质的处理方案及研究应用    李本高,叶飞宁,杨小莉,张青,马欣,王征,陆婉珍

废水综合利用的鞍钢高炉煤气洗涤循环水系统的水质稳定处理    王作顺,杨文忠,周本省

含油污水絮凝剂的筛选复配研究    吴东平,张江

应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    方玲玲;周元祥;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氧化沟处理高浓度淀粉废水    王向华;朱晓东;张丽;李杨帆;陈克亮;

高效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分区进水的启动实验    彭举威;王宏哲;崔玉波;姜晓东;董魁;

某酒业集团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实例    吴健;卢振付;周稳;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分区进水的实验研究    丁绍兰;秦宁;董凌霄;

ABR/MBBR组合工艺处理草浆中段废水的中试研究    孙玲玲;何仕均;王建龙;李坤豪;解明曙;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退浆废水的启动研究    周建冬;奚旦立;李小琴;刘荣荣;

ABR作为产甲烷相反应器处理食品废水的中试研究    刘贞培;伍健东;周兴求;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性能研究进展    周磊,陈朱蕾,廖波,孙蔚旻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的研究    李晓明;陈少华;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技术与一体化装置    贾晓竞;张亚雷;周雪飞;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高浓度含硫酸盐有机废水研究    罗慧东;曾国驱;王文秀;李登兰;孙国萍;

低基质浓度下低温对厌氧污泥床系统ABR的影响研究    胡细全;蔡鹤生;信欣;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废水处理网络综合与优化    刘永健;罗祎青;袁希钢;

ABR大豆蛋白废水处理系统的产氢性能分析    朱葛夫;李建政;吕炳南;林芝红;

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对策    李浩;王顺发;熊兵;田先锋;

分散再集中式污水处理是湛江市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赖学江;李锐;

过程工业水分配网络系统集成的NLP模型    刘永健;罗祎青;袁希钢;

专科医疗器械集中处理难点及对策    张晓春;

高浓度焦化废水的液膜分离应用研究    王新伟;王杰;张小勇;郑明东;

生物治水有突破    柯实

农村生活污水 开始告别直排    陆文杰朱雅萍

污染防治,呼唤科技到位    冯永锋

多媒体手机更关注应用功能    

着眼长远变革图存    本报通讯员 常青 记者 吴绍林

截污:东湖治水的起点    

南宁出现一批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样板    陶丽红

专家建言“分散处理”湖泊污水    记者 金涛通讯员 王丽娅

行式高端打印机    

互联网冲击银行业务    王小伟

分散式养猪废水处理技术工艺研究    杨利伟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与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的耦合作用研究    胡绍伟

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高浓度退浆废水的研究    刘荣荣

分散式生活污水多级生物膜处理工艺及菌群特性研究    刘智晓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统的构建理论与方法    陈荣

生活污水的分散式处理及回用研究    王玉恒

西安市分散式中水利用的可行性研究及工程实例分析    康曲

废润滑油絮凝—吸附再生工艺的研究    陈世江

膜—序批式生物膜法(MSBBR)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试验研究    侯健

大学校园分散式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陈向南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应用研究    刘宏娟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甘薯淀粉废水的研究    乔梁

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中试研究    李莹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启动及其微生物群落研究    孙蔚旻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脱氮除磷性能研究    席颖

 
关键词: 分散式处理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